為什麼有人說要遠離以旅遊為生活意義的人?

糊塗畘悳


題主辛苦了!

在翻閱頭條“推薦”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你提出的問題。猛然一看覺得有點意思,便收藏下來了。當我坐下來準備回答你的問題時,卻發現不對,這題目怎麼回答?是因為有兩個關鍵問題沒有搞懂。一是哪些人屬於“以旅遊為生活意義的人”?二是我們怎麼遠離他們?

什麼人屬於“以旅遊為生活意義的人”

家庭、社會、學習、工作、旅遊等都是人生的必然經歷,每個方面對自己的生活都十分有意義。

如今咱們的生活條件改善了,社會發展進步了,業餘生活豐富多彩了。休閒時唱歌跳舞、琴棋書畫、外出旅遊等等,這都是非常有意義的生活。旅遊的人越不越多,而且通過旅遊開闊眼界,結交新朋友,增加見識。旅遊對人的生活有許多意義。但它只是生活意義的一部分。如果把喜歡旅遊的人,都列入到“以旅遊為生活意義的人”當中,那我得先遠離自己,因為我也喜歡旅遊。我老婆喜歡唱歌跳舞,我孩子天天上班,不旅遊也沒有時間唱歌跳舞,那我是不是也要和他們遠離,他們也要遠離我?接下來,我就要接近不喜歡旅遊、沒有旅遊過的人,實際上我天天和他們在一起生活,很和諧。

怎麼遠離“以旅遊為生活意義的人”

要說世上有沒有“以旅遊為生活意義的人”,剛才已經排除喜歡旅遊和休閒時進行過旅遊的人,再有一部分人的確以旅遊為特別愛好或是職業者。比如旅行家,職業旅行者等。這些人以旅遊為職業,只是生活意義的側重點不一樣,而並非生活意義的全部。單純的“以旅遊為生活意義的人”是沒有的!回頭說說怎麼遠離他們,我根本不認識旅行家,也不認識職業旅行者,原本就離得很遠,還有必要遠離嗎?

結論

這是個偽命題。和諧的社會,和睦的家庭,大家都相互幫助,相互依存,沒有必要動不動就相互遠離。

人生如同上圖,就是生活在矛盾之中,但非常和諧。謝謝閱讀、點贊、關注。(圖文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