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去世後世界格局發生鉅變


斯大林去世後世界格局發生鉅變


 1953年3月6日上午,在廣播中宣佈斯大林在前一天晚上死於腦溢血。他當時73歲。馬林科夫被任命為繼任者,赫魯曉夫被選為共產黨的第一書記,但是,由斯大林政權統治的秘密警察局長別利亞在7月被捕並處決。壓下共產黨的是赫魯曉夫,擊敗了貝利亞。蘇聯共產黨的領導基於集體領導,但1980年馬林科夫被罷免,布爾加寧就任總理。

斯大林去世後世界格局發生鉅變


情節隱藏的斯大林病

 斯大林給人留下了無敵的印象,但在戰爭結束後的1945年10月下旬,他就倒下了。這種做法被委託給外交部長莫洛托夫。這次的緝獲量不大,但有傳言說莫洛托夫將接班。相反,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之間的關係惡化了,莫洛托夫逐漸被刪除。

斯大林此後每年夏天平均休假五個月。他晚上只花了幾個小時在克里姆林宮工作,很少會見遊客,並且在郊區別墅中被周圍的環境所包圍。斯大林周圍極度保密,即使是最高級的管理人員也掌握的信息有限。與其他政治官員的關係是族長本身的關係。

 1953年斯大林去世但是,蘇聯領導人暫時建立了集體領導制度,而斯大林的制度也被繼承了。在西方1955年西德重新武裝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並應用到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之間的軍事同盟華沙條約組織形成的,是反對。另一方面,有避免與美國和西方發生決定性衝突的勢頭。1955年,布爾根寧和赫魯曉夫參加了美國,蘇聯,法國和四國之間的第一次戰後首腦會議,這是在日內瓦舉行的四方會談。

 但是,蘇聯的最高權力來自該黨第一書記赫魯曉夫。控制該國的赫魯曉夫1956年批評斯大林。這背後的事實是,冷戰結構已經固定,美國和蘇聯繼續在核武器和導彈開發方面競爭,這兩者都給財政負擔沉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