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知名人士,我會怎麼記錄武漢這段歷史

在武漢人民度過的這段艱難歲月中,“日記”恐怕是抹不去的記憶之一。對於“日記”的看法,中國的網民大致分成三類:一是支持者,說“日記”的作者敢說真話,說出了真話,是當代魯迅;二是反對者,批評作者沉迷於武漢疫情防控早期的瑕疵,看不到武漢、湖北乃至全中國的萬眾一心,看不到可歌可泣的事蹟,看不到武漢抗擊疫情取得的成績;第三種則是強調包容,允許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視角去書寫這段歷史。

我常常想,如果我身處武漢,會怎麼書寫這段歷史呢?

最近我養成了一個習慣,不隨便在朋友圈轉發時事新聞或評論,也不隨便對別人的朋友圈進行評論,原因是,這類新聞反轉的太多了。讓子彈飛一會兒,不是壞事。

所以,如果我身處武漢,也許會每天記錄身邊的事情、自己的感受,大概也就是所謂日記吧。但既然是日記,就是寫給自己看的,目的是抒發自己的感想,或為日後自己整理思想提供素材。當然,身邊的事情,如果未經核實,出於慎重考慮,一定要註明未經核實,不知道真實的成分有多少。

在初期,我的所謂日記很可能是晦暗的色調,因為不斷聽到身邊的親朋、或者鄰居,因為醫療資源短缺,遭遇各種困境,甚至釀成人間慘劇。這個時期,我看不到宣洩的出口,當地的媒體,思維還停留在歌舞昇平的祥和氣氛中,九個指頭和一個指頭的關係,在他們腦中,只允許看到九個指頭。

可以肯定,我肯定會在日記中,對這些現象進行鞭撻。實際上,這個時期,遠離武漢的我,確實是在朋友圈中轉發了一篇“日記”的。

但,正如人們所說,冬天總會過去,武大的櫻花總會如期綻放。

在春風吹來的日子,好消息陸續傳來: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建成、多個方艙醫院投入使用、檢測水平和能力突飛猛進,早期的那種一床難求的局面徹底扭轉,真正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隨著治癒出院人數的增多和確診人數的下降,陸續傳來方艙醫院休艙的消息。

有網友說,有一種醫院,我們建它是為了更早地關閉它。

這幾天,有同學、同事在群裡轉發多段各地支援湖北的醫療團隊撤離湖北的視頻,視頻中當地群眾滿含感激與不捨,夾道歡送親人和英雄,甚至有人長跪不起。每一段都看得我淚流滿面。

如果我在日記中記錄這個場景,我肯定不可能一氣呵成,因為我要不斷擦拭淚水。

如果現在要把疫情爆發以來我的日記結集出版,那麼日記中一定要有疫情初期武漢人的艱辛與無助、有疫情期間基層各種群體的堅守、有各地支援湖北的車隊、有湖北人民歡送各地醫療團隊的淚水,當然,還要有今天中國新增確診病例數、現存確診病例數、世界各國確診病例數,這樣才完美。

當然,我也可以選擇早期的一兩篇日記發表,但總感覺這樣不是很好,就像看電影,只讓你看個開頭。

我想,我肯定不會到現在還滿篇都是晦暗的色調,因為我覺得這些年來我唯一的進步,就是看一個人美不美是看她的整體,而不是隻盯著她臉上的一兩個雀斑不放。

今天是3月24日,全國現存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219例,全世界確診病例309988例。全國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發佈消息說,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已成為工作重點。

好多網友說:感謝武漢!

有消息說,多省的中小學將陸續復學開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