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是什麼意思?如何正確看待"色"?

古代人民留下的一些古語,很多可作為警示名言,如今還有著指導意義。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這句話。它究竟有怎樣的現實意義,又有著怎樣的歷史淵源。

都說色字頭上一把刀,但是凡事未必非黑即白,都有其兩面性。就像是這句話,前半句警示後人,色是一把刮骨鋼刀,多少英雄好漢最後倒在了石榴裙下。

但是無色,會怎麼樣?人脈財脈皆斷。這也就是所說的無色人斷路稀,其實財色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傷到自己,又能有利於自己。

這句話其實出自北宋時期有名的《酒色財氣歌》: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倒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這首詩歌的出處和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關。一天,蘇東坡到大相國寺看望好友佛印,正好佛印大師不在。

於是蘇東坡四處瞎逛,突然看到了一間靜室,牆上寫著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面藏,誰能跳出圈外頭,長命百歲壽也長"。

這首詩是寺院前代高僧為了警示廟裡的和尚們所留的名言。無非就是提示和尚們"戒酒,戒色,戒財,戒氣這個四戒守好了,能長命百歲"。

但是蘇東坡看完這首詩後,有了自己的看法,當下直接在邊上題詞

"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

這麼一首詩提在了清規戒律森嚴的寺廟裡,和前輩和尚的詩格格不入。和尚們是要戒酒戒色四戒,蘇東坡卻鼓勵的是四個戒都能佔。

蘇東坡走後,大相國寺又來了一位大文豪,王安石。王安石說前輩和尚留墨寶了,蘇東坡也留了,我要是不留一首給世人亮亮眼,不顯得自己這個大文豪徒有虛名!

於是提筆就來: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後人根據前輩和尚,兩位大文豪的三首詩整合,就成了《酒色財氣歌》。

其實,前輩和尚所著墨寶,在清規戒律的寺院,最為合適不過,但是作為兩位放蕩不羈的大文豪來說,戒酒戒色戒財戒氣不是要了他們老命了,按他們留下的墨寶,就應該酒色財氣均沾,但是要適量。

所以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這句古語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具有很強的警示意義。

多少人因為禁不住美色誘惑,拜倒在石榴裙下,喪失了自我。我們很多人在工作,升職,做生意都必須放到酒桌上來談,無色無財做任何事情都難。

這就在告誡我們,凡事要有度,過多過少都不好。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也許,這句話就是中庸的一種體現吧。

讀者們,關於這句話,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