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人鬥嘴,真的太好玩了

北宋時,有人送王安石一獐一鹿,問王安石五歲的兒子王元澤,哪隻是獐,哪隻是鹿。元澤答:“小獐旁邊是小鹿,小鹿旁邊是小獐。”旁人稱奇。

宋太祖許諾封張融為司徒長史,可詔令一直未下。一日,張融騎一匹瘦馬遇見太祖。太祖問馬為什麼這麼瘦,一天喂多少粟米。張答:“臣許諾一石,但沒有兌現!馬能不瘦嗎?”太祖醒悟,立即發詔任命張融為司徒長史。

清初,有一姓梁的官員,正被人檢舉中,恰好皇帝到河北正定大佛寺上香,梁某去接待,見機拍皇帝的馬屁。皇帝生氣地指著彌勒佛問:“佛見了朕為什麼笑?”梁某答:“佛笑他遇見了佛。”“那佛為什麼見了你也笑?”梁某趕緊摘下官帽,跪下磕頭說:“佛在笑奴才成不了佛。”皇帝聽出梁某在認錯求情,就饒過了他。

看古人鬥嘴,真的太好玩了

宋徽宗時,聽從宰相蔡京的建議,鑄造一種一個頂十個小錢的大錢。一次,宮裡的優伶據此,排演了一出小雜劇:一賣漿子的挑擔上場,吆喝:“熱乎的漿子,一文錢一碗嘞……”一人上場要了一碗,喝完給賣漿子的一大錢,小販找不開。於是,那位顧客只好又喝了七八碗。顧客摸著圓滾滾的肚子說:“要是相公一個大錢頂一百個,我看我是活不成了!”徽宗看後,覺得有理,就廢除大錢。

三國時期的曹魏,鍾毓、鍾會兄弟聰明過人,十二三歲時就名聞朝廷。一日,魏文帝召見兩兄弟。鍾毓跑得滿頭大汗,鍾會卻滴汗未出。文帝詢問原因。鍾毓答:“我不知道犯何罪,所以忐忑不安,汗出如漿!”鍾會答:“我也不曉得出了何事,所以戰戰兢兢,汗不敢出!”文帝大笑。

看古人鬥嘴,真的太好玩了


五代十國時,南唐金陵清涼寺,主持法眼禪師向眾僧問道:“虎的脖子上繫著一個鈴鐺,有誰能把他解下來?”眾人正困惑,忽然高僧法燈趕到說:“系鈴的人能將他解下。”法眼微笑點頭。

北宋對南唐動兵前夕,南唐後主李煜派徐鉉出使北宋求和。徐鉉見到宋太祖,說:“唐和宋關係這麼好,親如父子,您何必非要攻打我們呢?”宋太祖回答:“你見過父子分開兩處吃飯的嗎?”徐無語了。

看古人鬥嘴,真的太好玩了

清朝學者畢沅,在陝西當巡撫時,某日到一寺廟,和主持老和尚聊天。畢沅問:“你誦讀過經書嗎?”答:“誦讀過”。畢又問:“那你說說,一部《法華經》裡,有多少個‘阿彌陀佛’?”老和尚回答:“老衲愚笨,不知道。大人您是狀元,又是陝西巡撫,想問下,你知道四書裡面,有多少個‘子曰’嗎?”畢啞口無言。

漢武帝於上林苑遊玩,見一樹,問東方朔是什麼樹。朔答“善哉”。武帝暗中派人將樹枝砍掉,過了一段時間又問朔,朔答“瞿所”。武帝責問為什麼前後不一致。朔答:“大的馬叫馬,小的叫駒。大的雞叫雞,小的叫雛。大的牛叫牛,小的叫犢。世間萬物,隨著自己的生長衰敗,而不停更換名稱,哪有什麼固定的?”武帝大笑。

看古人鬥嘴,真的太好玩了

北宋書生孫山,與鄰家子至東京應試。發榜那天,孫在最後一名,而鄰家孩子沒有考取。孫先回鄉,鄰家詢問時,孫答:“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後世便一直以“名落孫山”形容考試落榜。


記得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