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看到的李建成形象,是一個被刻意過濾、修正的另類版本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后所生的長子隴西成紀人。公元617年,李淵起兵反隋,密召他與其弟李元吉至太原援助。授左領軍大都督,封隴西郡公。李淵立隋煬帝孫代王侑為恭帝,改元義寧。恭帝封李淵為唐王,封李建成為唐王世子,開府置官屬。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大唐,立李建成為皇太子。李建成為人豁達寬厚,長期在京輔佐李淵確立唐初大政。李世民繼位後,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諡號為“隱”。貞觀十六年5月,又追贈李建成為“隱太子”。


由於李建成是唐初那場政治鬥爭中的失敗者,而史書又一向是由勝利者所寫的。因此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倆在史書中幾乎被寫成昏庸無能之輩,甚至再三陷害李世民。最駭人聽聞的說法是說李建成曾在酒中投毒,李世民便吐血數升。但是,史學界也對這一類的史料產生懷疑。投毒事件其實十分可疑,那時兄弟倆早已勢同水火,李世民又怎麼會去東宮和李建成喝酒?如果李建成真的想殺害弟弟,哪有毒不死的道理?人的血又有多少,李世民吐血數升未死,豈不是醫學上的奇蹟?因此不少史學家認為:李世民為了替自己的行為辯護,便在史書中捏造了很多栽贓李建成他們的傳聞。

後人看到的李建成形象,是一個被刻意過濾、修正的另類版本

李建成在建唐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晉陽起兵開始乃至之後的歷次戰役,李建成衝鋒陷陣、一馬當先,並率先攻破長安,奠定了唐都號令天下的軍事基礎。李建成正是憑藉著這樣顯赫的戰功和長子的身份,在父親李淵稱帝后成為大唐的第一位皇太子。但為什麼像李建成這樣位既有功勞又具人望的皇太子最終卻沒能當上皇帝呢?此事說來話長。

唐高祖李淵推翻了隋朝,是名震天下的大唐王朝的創立者李淵有4個嫡親兒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

在這4個兒子當中,李玄霸在後世評書中以“李元霸”的名字傳世,被後世的小說家塑造成了武功卓絕的天下第一好漢。但實際上,李玄霸16歲就夭折了,自然也沒什麼機會像小說中那樣征戰沙場、建功立業。
事實上,在李淵推翻隋朝,並最終一統天下的過程中,他所倚仗的主要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這3個兒子。
但是,李建成的二弟李世民更是了得。唐朝建立以後,李世民討伐薛舉、薛仁杲,擊潰劉武周,生擒竇建德、王世充,平定劉黑闥,為唐朝統一中國作出的貢獻可說是無可匹敵。事實上,李世民之所以能夠屢立戰功,得到如此之多的表現機會,恰恰是因為他沒當上太子而僅僅是秦王。當時,李淵的長子李建成已經被立為皇太子了。身為皇太子,李建成按朝規必須謹言守身,留在東宮韜養資望因此,統兵出征、東征西討的差事自然就落在了秦王李世民的肩上。


這些戰爭的經歷對於李世民來說是絕好的歷練同時也是他積累人望和政治資本的大好機會。當時,他麾下能者如雲武將有李世勳、程咬金、秦叔寶、翟長孫、秦武通、尉遲恭等能征善戰的大將,文臣則有杜如晦、房玄齡、虞世南等“十八學士,真可謂賢臣如雲,勢力蓋天,已經遠遠超過了太子李建成。公元621年,東都大捷之後,秦王李世民班師回長安。唐高祖李淵為勝利的將士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秦王身披黃金甲,騎“颯露紫”,身後是25位威武的大將李世民統率上萬鐵騎,在嘹亮的軍樂聲中通過長安城的街道,兩旁百姓齊聲歡呼令李世民大出風頭。這次大捷之後,李世民被父親李淵封為“天策上將”,更享有特殊的權力,能夠自設一套官署,位在諸位王爺之上,儼然一個小朝廷的架勢。

後人看到的李建成形象,是一個被刻意過濾、修正的另類版本

隨著勢力的增大,雖然自己不像李建成一樣有嫡長子的名分,但李世民也還是不可避免地對皇位產生了覬覦之心。另一方面,李世民勢力的過分膨脹也理所當然地使太子李建成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憑心而論,李建成還是一位厚道豁達的人,在性格上,他比李世民更像他的父親李淵,本來可以成為一位極有作為的有道明君。但是,他最大的麻煩是遇上了一個曠古絕今的天才,而這天才不幸就是他的親弟弟。既生瑜,何生亮,這就是李建成的悲劇所在。
不管李建成怎樣厚道,但是在皇位爭奪這樣的原則性問題上是不能有太多的仁慈之心的。隨著李世民功名日盛,勢力也越來越大,李建成不可能不對李世民充滿敵意,並且要想方設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公元622年,農民起義軍首領劉黑闥第二次起兵反叛唐朝。李建成接受了太子洗馬魏徵的建議,上奏請求率軍親征,李淵馬上批准了他的請求。事實上此前類似的工作都是由李世民全權負責的,這一次換帥,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深意:李淵想要壓制日益強大的秦王府勢力,鞏固東宮的太子地位。
此後,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雙方變得水火不容。李建成也開始正式把李世民視做自己的敵人了。他私自招募了幾千人擴充東宮的軍隊,並且向幽州的羅藝借了三百人馬重做自己的貼身隨從與此同時,李建成還與四弟齊王李元吉聯盟,允諾他自己登基後立李元吉為皇太弟,兩人聯合起來與李世民的秦王府進行爭鬥。


齊王李元吉也不是善類,他是個既有野心,有心計的狠角色李元吉看得很清楚:無論是依憑宗法制度還是個人實力自己都很難與兩位哥哥一爭長短。他的如意算盤是:先幫李建成除掉最難對付的李世民,並在爭鬥中消耗李建成的實力,充實自己的實力,最後再扳倒相對比較容易對付的太子哥哥他的目標根本就不是什麼虛無縹緲的“皇太弟”之位,而是要跨過兩位哥哥的屍體直接登上九五至尊的寶座。
無論李元吉打的是什麼主意,東宮與齊王府聯合的力量,終究會對秦王府構成嚴重的威脅。雙方的鬥爭從後宮、外朝一直到地方,幾乎無所不在縱觀中國歷史,每當朝廷中有兩位或者諸位皇子都有資格競爭太子之位的話,那麼朝中的大臣們也就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分別聚集在這幾位皇子周圍。當時的大臣們自然是分成兩大派:一派支持太子、齊王,另一派支持秦王李世民。

後人看到的李建成形象,是一個被刻意過濾、修正的另類版本

這時,作為關鍵人物的李淵又是一種什麼態度呢?李淵想要堅持嫡長子繼承製,維護李建成的皇太子地位,不許李世民染指。但他也沒有完全倒向李建成邊,想依靠帝王之術來搞平衡,從而維持朝廷內部的秩序。但是,李淵的這種搖擺不定和稀泥的態度非但無法阻止兩派之間日益激烈的爭鬥,卻反而會使兩派的鬥爭愈演愈烈,一場大火拼顯然是無法避免了。

公元626年,突厥數萬騎兵攻入關塞,困烏城,大唐王朝邊關告急原本率軍出征、抵禦外侮是天策上將”李世民的分內之事。

但是這次,李建成卻出人意料地推薦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統率大軍北征。李淵也同意了李建成的提議,或許,他想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再造就李元吉這第三股勢力,以便自己能夠更好地玩平衡吧。
這次,李淵命令右武衛大將軍羅藝天紀將軍張瑾等隨同李元吉出征。早就跟李建成商量好了的李元吉趁機提出:自己第一次領兵,年輕識淺,所以請父皇調撥李世民天策上將府的名將尉遲敬德、程咬金、段志玄和秦叔寶來輔助自己,還要求父皇把李世民麾下的精銳部隊劃歸自己統領。任何人都能看出來,這是一招惡毒的釜底抽薪之策,其用意顯然是要挖空李世民的實力。因為無論何時,兵權都是政治鬥爭中最重要的籌碼之一,李世民要是被奪了兵權,馬上就要死無葬身之地。但是,就是這樣的無理要求,李淵卻不假思索地答應了李元吉。李元吉心中暗暗高興,這下自己兵權在手,別說李世民不會再對自己構成威脅了,除掉李世民之後,再對李建成反戈一擊也是易如反掌的事,金鑾殿上那金光閃閃的寶座幾乎已經在向我李元吉招手了。


見此情景,支持秦王李世民的大臣長孫無忌等人坐不住了,他們紛紛勸李世民先發制人,不可坐以待斃。李世民麾下的名將尉遲敬德更是向李世民攤牌:或者孤注一擲發動政變,或者乾脆放他們即刻逃命,自己絕不在秦王府中等死長孫無忌等人也紛紛表示,如果李世民不能下定決心的話,他們都要隨著尉遲敬德一起逃命去了。在內外部的雙重逼迫下,一直猶豫不決的李世民最終下定了發動兵變的決心。
第二天,李世民進宮向李淵告發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奪取兵權,準備謀反的陰謀。李淵決定次日召二人進宮,向他二人問個明白。李建成獲知陰謀敗露,決定先入皇宮,逼李淵表態。但是,李建成的心腹,當時負責守禦宮城北門玄武門的將領常何卻已經被李世民收買了。因此,李世民先一步知道了李建成兄弟二人的計劃。

後人看到的李建成形象,是一個被刻意過濾、修正的另類版本

當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二人準備進宮逼父親李淵表態的時候,李世民已經親自帶領100多名心腹埋伏在玄武門內,準備伏擊李建成一行了。就在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臨湖殿的時候,他二人忽然感到氣氛不對,宮中的侍衛全都不見了蹤影,就連常何也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危急關頭,兄弟二人急忙拔馬往回跑,準備返回東宮。可是,臨湖殿左右早閃出了李世民和諸多兵將來。
李建成和李元吉兩人扭頭看李世民,不由得大驚失色只見李世民渾身著鎧甲,手挽硬弓,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很是威風李元吉一面叫李建成快跑,一面拉弓向李世民射箭。但是,當時便起突,李元吉在驚駭之下發力不夠充分,準頭也沒掌握好,連射了三箭也沒射中李世民。見事不妙,李元吉拍馬就跑。就在這時,李世民拉開了弓,但他瞄準的並不是武藝精熟的李元吉,而是正在策馬狂奔的李建成。
李世民一箭射去,李建成應聲落馬。李世民眼見自己的這一箭穿過了李建成的咽喉,心中方寸大亂,一時間竟然忘記了控制坐騎。當李世民終於回過神兒來的時候,他的馬已經被樹枝絆住,自己也被困在樹叢裡動彈不了了李元吉看到李建成被殺,李世民被困,飛馬奔了過來。他奪走了李世民的弓箭,準備用弓弦勒死李世民。李世民哪裡是素以勇力著稱的李元吉的對手?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尉遲敬德大吼一聲,飛馬趕到。李元吉一看尉遲敬德來了,馬上舍了李世民,向著父皇李淵居住的武德殿飛奔,想要到那裡尋求庇護尉遲敬德當然不會輕易放走李元吉,只見他拉開弓,一箭射中了李元吉的背心這一箭解決了李建成陣營的第二號人物,也是李元吉人生的最後一個鏡頭。尉遲敬德不愧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他砍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頭,救出李世民,帶著人一路殺進了玄武門。

後人看到的李建成形象,是一個被刻意過濾、修正的另類版本

穿過玄武門之後,尉遲敬德闖進了武德殿,見到了唐高祖李淵見到渾身是血的兩個人,李淵大驚失色,顫聲問道:“外面是誰作亂?你二人來此做什麼?”
尉遲敬德緊握著兵刃對唐高祖說:“啟稟陛下,太子與齊王作亂,現已被秦王殺了。秦王怕驚動陛下,特地派我前來護衛。
早已經被李世民收買了的大臣陳叔達恬不知恥地接口道:“子與齊王無功於天下,而且常常嫉妒秦王的功勞,意欲對秦王不利現在這兩個人聚眾謀反,大逆不道,被秦王所殺,正是人心所向啊!陛下現在如果能將國事全權交給秦王處理的話,那麼亂事一定可以很快平息下來。


尉遲敬德又說:“現在外面東宮與齊王府的亂賊仍在負隅頑抗。賊人兇悍,請陛下下旨,讓城中諸路軍馬一併受秦王節制以便儘快討平亂賊。”
無奈之下,唐高祖李淵只得答應了尉遲敬德的要求。3天后,李世民逼迫父親李淵封自己為太子,兩個月後,李世民乾脆將父親李淵趕下了臺,讓他做太上皇,改年號為貞觀,自己登基做了皇帝,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

後人看到的李建成形象,是一個被刻意過濾、修正的另類版本

李建成作為大唐帝國的第一位太子,在大唐創業之初,曾立下了赫赫戰功,其太子地位自然也堅如磐石。

按照帝王傳承的規矩,他自然是理所當然的繼位者。但這卻成為一心想登上帝位的胞弟李世民的心腹大患。於是,李世民經過密謀策劃,悍然採用了血腥的玄武門之變的方式,來排除了他強勁的政敵
已經登上最高權力寶座的李世民,擁有無人能及的行政資源和黑白顛倒的發聲權,況且又有一幫見風使舵的御用文人,故意用溜鬚手法粉飾李世民的豐功偉績。至少是用“一俊遮百醜”的障眼法矇蔽了世人,因而後人看到的李建成形象,是一個被刻意過濾、修正的另類版本。但拂去歷史的塵封,清除御用的羈絆,還是能看到李建成的本來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