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關於選校的四個誤區


美國留學關於選校的四個誤區

又到了選校的時候,因為很多中國人都有“美國名校情結”, 由於文化的差異,極容易產生誤區。所以,為了讓大家順利的選校,選出最適合自己,最滿意的學校,今天總結了如下的四大誤區,希望對大家選校有所幫助。

第一、重藤校、輕其他

毫無疑問,常青藤盟校代表著美國教育。常春藤盟校包括: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中國學生和家長,一提起哈佛耶魯,就如同中國的清華北大一樣,以為要比其他名校領先至少一個身位。但是要知道,常青藤盟校8所大學中的7所是在英國殖民時期建立的。從地理位置上,這更是集中在美國東部。

但事實上,教育的重心是隨著經濟的重心漂移的。美國的教育重心,也隨之經濟重心,逐漸向西部轉移。過去,美國的金融業、製造業的重鎮都在東部。紐約自不待言,底特律的汽車、匹茨堡的鋼鐵, 一度是美國的商標。而如今,硅谷成為美國經濟和科技的新品牌,西部成為飛機、航空、軍火、生化等高端製造業中心,自然教育水準也就水漲船高。

第二、重私校、輕公校

固然,美國的著名大學,多是私立大學。前面提到的常青藤萌校,都是私校。 但是,美國的公立大學也不差。與私立的“常春藤盟校” 分庭抗禮,美國人提出了“公立常春藤”的概念。這一詞是由理查德· 摩爾(Richard Moll)1985 年首先提出的。

摩爾曾任耶魯大學這樣的私立名校的招生官、也擔任過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等公校的招生委員會主任。他走遍全美,考察各地的名校質量,發現不少公立大學是以“在公立學校的價格提供常春藤盟校的教育”,但很多人並不清楚這一點。

第三、重大學、輕學院

在中國人看來,凡是好學校, 都是大學(university), 而學院(college)則低人一等。中國人有“大而全”崇拜,對“小而美”沒有概念。所以,我們目睹了許許多多的中國學院升級。即使是專業性很強的學院,也要“變大”變全。 如華南理工學院升級為華南理工大學、北京廣播學院升級為中國傳媒大學。而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百年來始終堅守著學院的名號。其學術地位並未收到絲毫的影響。

中國人最熟悉的麻省理工學院自不待言,而加州理工學院也不遑多讓。加州理工學院是一個規模很小的學校,僅僅有2000多名學生。而其教授和畢業生中有34人35次(鮑林曾兩次獲獎)獲得諾貝爾獎, 平均每一千個畢業學生中有一個諾貝爾獎得主,比例為世界大學之冠。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費曼、密立根、蓋爾曼,天文學家哈雷、遺傳學鼻祖摩爾根、火箭專家馮·卡門都曾執教於此。

第四、重名氣、輕性價比

多年來,由於《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為代表的美國大學排行榜主導了人們對美國大學名校的評價標準。但是,一方面隨著美國學費的飆升,越來越多的名校成為奢飾品。學生債務成為美國學生的重大負擔,也成為美國一大社會問題,乃至政治問題。另一方面,原來的許多非名校,也力爭上游,教學質量並不差。2013年11月,奧巴馬政府提出了新的大學排名標準。這一標準更強調按照性價比。包括學費是否能讓學生承受、畢業率、畢業生的債務和收入水平,以及低收入學生在學校中所佔的比例等。

其實,中國學生和家長對於選擇美國大學時有很多誤區的,所以在選校的時候還是要多瞭解,多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