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名字發音相似,都是楊澄甫早期弟子,一南一北教拳傳藝!

張欽霖和張慶麟,名字發音聽上去一樣,二人都是楊澄甫早期弟子。張欽霖生於公元1887年,張慶麟生於1913年,兩人歲數相差很大,張欽霖比老師楊澄甫還年長三歲。

張欽霖(1887—1969)河北邢臺大石頭莊村人,幼喪父母,15歲到楊家為僮僕。和楊家子弟一起練拳,由楊健侯親自教授。楊健侯每每夜晚出門教拳時,張欽霖則手執燈籠跟隨,陪伴身邊。楊澄甫開門授徒時,張欽霖奉楊健侯之命,拜在楊澄甫門下做作為楊門第四代傳人。楊澄甫門下有多位早期弟子都是由楊健侯親自教授,奉楊健侯之命拜師的。田兆麟和張欽霖經歷最為相似,都是從小在楊家當僮僕,和楊家子弟一起練拳,奉楊健侯之命同拜楊澄甫門下的。

張慶麟是楊澄甫內侄,自小習拳,太極拳功夫很深,一直陪伴在楊澄甫身邊助教。據說:趙斌(扎西的老師)在杭州時,與楊澄甫同室而居,和張慶麟共擠一張床。

張欽霖曾奉楊健侯之命,參加南京國術比賽,成績優異。後因生計問題至山西,與山西眾多武術家比試過,未嘗失手,故有“蓋山西”美譽。原國民政府檢查院院長於右任、國民政府山西省主席閆錫山都曾隨張欽霖學過太極拳。張欽霖曾奇遇黃山陳道長親授道家功夫,他在繼承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經過不斷鑽研發展,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太極拳路,進而創出了“張欽霖式太極拳”。

張欽霖在郝莊村居住十餘年間,致力發揮普及太極拳,使其拳藝在寧晉縣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2009年,張欽霖式太極拳在寧晉郝莊村的第三代嫡宗傳人受邀到人民大會堂參加了國際道學文化研究會高峰論壇。

張慶麟在楊澄甫編撰《太極拳使用法》太極拳散手一節中,陪同老師示範太極拳使用法,有37張和楊澄甫對打的拳照(拍攝者是後來的臺灣攝影大師郎靜山)。張慶麟一直在上海教拳,後英年染疾早逝。兩位楊澄甫早期弟子就這樣走完各自的生命旅程,一南一北為楊式太極拳的普及和傳播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人名字發音相似,都是楊澄甫早期弟子,一南一北教拳傳藝!


二人名字發音相似,都是楊澄甫早期弟子,一南一北教拳傳藝!


二人名字發音相似,都是楊澄甫早期弟子,一南一北教拳傳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