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其身,外其身″合作共贏的功成之路。道德經第六、七

☞穀神不死,是為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第六)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歟,故能成其私。(第七)☜

♞穀神、玄牝之門、天地都是道的代稱,便於在不同角度理解道本質和道運用。穀神不死指道永生不滅,玄牝之門強調道生萬物的用。萬物都由虛空的"谷″裡創生就像從玄妙的門綿綿不絕生長出來,就像天地的根源,不會枯竭。


♞天長地久,正是因為道虛空,生養萬物,天地不能生地。道是本原,是不自生的,所以天地長存。天地不自生,表明天地沒有私利,天地無私。以天地喻聖人處事,聖人之所以被世人記住,身死而精神不死,是因為聖人像天地一樣,把自己放在人們後面,把私利看作身外之物,為人們利益處理事情,不看重自身反而被人們銘記。大公無私,大私為大公,因為無私,反而得到了最大的"名"利,故能成其″私"。


♛退其身,外其身,合作共贏是老子給的解決之道。道德經第六、七章講道不死,天地之道徹底無私,長存,以萬物為芻狗,可見無私亦無愛,止於至善不是天地之道,對於天地長且久來說萬物生榮凋零隻是輪迴,正是"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聖人退其身,外其身是學習天地之道,但聖人最終″成其私"身先,身存,所以說聖人不是徹底無私。退其身、外其身是合作的策略。

″退其身,外其身″合作共贏的功成之路。道德經第六、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