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篇:素材

每個人都有其角色。

自己爸媽的兒子,是妻子的丈夫,是孩子的爸爸,這是家裡角色;是同事,是朋友,是兄弟,是陌生人,這是社會角色。而每個角色,又需要自己扮演著不一樣的角色。作為兒子,需要孝順,體諒父母;作為丈夫,需要相互的扶持;作為孩子的爸爸,是擔當與陪伴;而在社會中,更需要對自己負責,同時對身邊的人也負責。這就是作為”我“,需要的,我想可以稱之為:”責任“;而最近都在家,想聊聊在家的角色。

寫作篇:素材


父母呼,應勿緩。

可能習慣了,總是按自己的節奏來。爸媽的生活是很規律的,每天早睡早起,這個點上就跟自己有不少出入。晚上寫好,看一下,基本到1點左右,而爸媽可能都睡好一覺,起來催睡覺了,爸爸經常說的“你這孩子,早點睡嘛,明天弄不行嗎”,“好了,知道了”,轉身就走了。第二天,爸媽現在用的招式就是讓孩子來叫,而孩子也很樂意效勞,那孩子來叫的話,基本都得起,然後爸媽接上“晚上睡早點不行,早上又起不來、、、拿碗筷吃飯”。除了這個早睡早起的問題,其實其他都蠻好的,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地裡幫忙,家裡做飯洗碗收拾,照顧老婆孩子,買這買拿....就沒有我不會的,哈哈。


寫作篇:素材


妻子要的是什麼?

老婆今年二胎,我問她,什麼感覺?老婆說疼,各種疼。我問,還有嗎?她說要我幹嘛,疼的是我,現在喂的還是我(喂的母乳)。我不敢再問了,再問估計得崩潰,雖然看她表情是笑著的,但是這個問題貌似我就不該提的。其實老婆是個小女人,很容易被感動,比如說做個好吃的給她,哪怕不好吃,是我下的廚,都很開心。就像她說的,本來不餓的,但還是忍不住吃很多。雖然是恭維的話,但還是很開心的。接著就是各種有的沒的聊,聊孩子,聊未來,也會吵架,我一不按她的意思來,她就要說,我也反感,就頂嘴,然後也不跟我吵,直接甩一句“sb”,哈哈,然後我就得哄了,有的沒的找她搭話,然後又正常了。對於孩子的事,卻是自己付出的太少,所以理解老婆說的,也儘可能的按著老婆的意思來。我想,她要的就是“聽話,照做”,這是她的“安全”來源。我們之間很簡單,從開始認識,到結婚,到生子,貌似都很順其自然。就像二胎,懷上了,老婆說怎麼辦,還說既然遇到了,就要了吧。我說好的,遇到就要了吧。對於當下也是,好好生活就好。


寫作篇:素材


孩子的玩具

看《非暴力溝通》,學習到對於孩子,其實更多就是同理心,不讓自己以為的,強加到孩子身上,讓自己的各種問題,一廂情願的強塞給她。孩子3歲,學習與模仿能力真的很強。我拍了拍孩子媽媽,孩子媽媽假裝哭,說爸爸打我,孩子立馬打我,而且貌似一直都有這個習慣了。讓我意識到,孩子的事,點滴都很重要,可能一不小心,對孩子就是很大的遺憾或過失。也因為二胎,所以更多的在孩子的身上,陪她玩。“小星星,我們出去玩”、“小星星,我們去逛街”、“小星星,我們一起玩”;有本書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我開始有點明白了。


寫作篇:素材


生活在當下

該吃飯時,吃飯;該睡覺時,睡覺;該洗碗時,洗碗;該陪孩子時,陪孩子;該學習時,好好學習;當下發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幾天媽媽去幫人做菜(白事),媽媽每天都早出晚歸的,一直在忙,跟老婆說媽媽今天很忙,都沒來得及回家一趟,跟老婆說應該就等著明天下葬了。感嘆一個人的生命“下葬”完就“完了”,這也太快了。老婆說想那麼多幹嘛,趕緊給娃換尿布......瞬間覺得,是啊,生命和明天,你永遠不知道那個會先來,我們能做的,只有當下,活好就好了。老婆笑笑。


寫作篇:素材


生活的儀式感,成長。

生活的儀式感,往往讓普通的事,變得不一樣。當下,尤其在農村,沒有工作,沒有農活,能幹嘛呢?每天吃了待著,呆到吃飯繼續吃,然後接著呆,到點睡。普通的生活,沒有點新鮮感。所以需要找點不一樣的,而讀書,學習,我想是當下最有格調的儀式感吧。寫作,那就是更高一級的了吧。


寫作篇:素材


無限的生命,當下我們,總需要一點不一樣的。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