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國際動漫第一課:萌小Q

學生年齡段:9歲及以上

工具:鉛筆、橡皮、勾邊筆、水彩筆、彩鉛、8K白色卡紙、彩色卡紙、剪刀、雙面膠、水粉等

教學目的:

•1、學會並掌握以“萌小Q”為代表的超Q版人物的人體比例測量法及比例關係,以此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領悟能力。

•2、在創作過程中,使學生了解漫畫的起形要點,體會水彩筆與彩鉛不同的上色方法,加強對形狀及色彩的專業學習。

•3、通過第一個課題《萌小Q》的創作,讓學生初步瞭解動漫畫的繪製過程。


•教學重點:

•1、構圖:結合紙張,把握整體構圖,定出頭頂、眼睛、下巴、上身、下身以及頭寬、肩寬的大概位置。

•2、起形:要注意對鉛筆力度以及勾邊流暢度的把握。

•3、上色:水彩筆和彩鉛的用筆力度要適中,使畫面顏色飽滿豐富。

•4、背景:背景的難易程度要與主要人物相符合,在簡潔大方的原則下由簡入難,實現創作形式要多元化。


•引言:

•“Q”來源於英文中的“cute”,取諧音,是可愛的、超萌的意思。超Q版人物不僅特點鮮明,而且新穎獨特。當下有一款非常流行、好玩的手機軟件—“臉萌”,它可以根據自己的頭部特徵,製作屬於自己的超萌頭像,分享給朋友。

•廣受大眾追捧的萌小Q主要有:阿狸、悠嘻猴、hello菜菜、蠟筆小新等,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頭大身子小,特徵鮮明,可愛超萌。相信超Q版人物也會深受同學們的喜歡。話不多說,抓緊時間親手繪製萌萌的萌小Q吧,也許還能成為你的專屬頭像呢!


初級國際動漫第一課:萌小Q


初級國際動漫第一課:萌小Q

萌小Q基礎知識

•在漫畫中,時常可以看到漫畫角色的縮小版,用來表現角色誇張的動作和表情,這些可愛的縮小版就是萌小Q,它的特點在於簡單、概括性很強。主要是圖形和簡單線條的組合與運用,初期練習簡單人物,易於學習和理解。


•漫畫人物額頭身比例大約為6.5頭身到7.5頭身之間,而萌小Q不是正常的頭身比例,萌小Q的頭身比例大概在1個半頭身左右,造型也要簡單流暢。不適合表現人物動態,但是能夠極大地突出人物表情,非常可愛。

頭身比的基礎知識

頭身比是指一個人的身高與頭長的比例。


初級國際動漫第一課:萌小Q


初級國際動漫第一課:萌小Q


人體比例確定用測量法:
人物站立時,從頭頂到腳後跟的距離與頭長相比,以頭長為單位測量,頭寬為一個頭長,轉個角度測量即可。通常頭身比例為6至8頭身。
創作小提示:

起形時: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縫隙(特殊情況除外)

等比例放大到紙上,不要偷懶不量,不能差不多。要認真量取比例,才能更準確的去畫,也避免總是出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煩。
上色時:雖然超Q版人物的特點是簡單概括化,但是基本的明暗關係也是存在的,上色仍要細膩。


•萌小Q的主要特點與寫實人物比例的區別。

•①頭部圓潤,線條簡單概括化,眼睛擴大,結構簡化,省略了鼻子,有時候省略了嘴巴。

•②整個體型變得短小圓潤,線條簡單。

•③四肢變得短小,省略了指頭,用一些簡單圖形概括,比如圓形或是橢圓形。

•④一些小細節省略了,簡單概括為主,頭髮或是服裝用線條和圖形來表示。

繪畫步驟:

1、最初的構圖,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縫隙,並且要注意頭寬等於頭長。


初級國際動漫第一課:萌小Q

2、用簡單的線畫出大體的輪廓,並慢慢的修整。


初級國際動漫第一課:萌小Q

3、先用彩鉛上第一遍底色,即為:基礎色,按照實際情況來分,同類色中的淺色或是同種色的輕輕上色。

初級國際動漫第一課:萌小Q

4、根據實際情況,用同類色中的深色或是同種色的加重上色。


初級國際動漫第一課:萌小Q

課題延伸:

隨著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火熱趨勢,超Q版人物不再僅僅侷限於網絡、漫畫、海報等形式,Q版遊戲、Q版電影、Q版動畫也隨之興盛起來。超Q版的創作也讓很多畫匠們躍躍欲試,創作了非常多的可愛超萌的系列頭像,引起了一定的熱議。

同學們,創作來源於厚積薄發的堅持,如果你也喜歡動漫,那就從現在開始,通過網絡、期刊、雜誌、電視等,觀察我們身邊的動漫形象,抓住其優點與精華,運用我們漫畫家的雙手,繪製屬於自己的動漫世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