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緣的書房
我是猴大爺說,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即使關羽同意了東吳的婚事,依舊無法改變當時的政治格局,荊州依舊面臨著丟失的危險。
首先,佔領荊州,是東吳既定的戰略目標
荊州是東吳長江防線的西大門,尤其是與漢水相匯的江夏地區,更是荊州的戰略要地,順漢水而上可抵襄陽,沿長江西去可至江陵、長沙。
在東吳版的《隆中對》中,剛剛投奔過來的魯肅就對孫權明確提出了“進伐黃祖,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的戰略規劃,東吳大將甘寧在歸順孫權時也提出了同樣的建議,他說“今漢祚日微,曹操彌驕,終為篡盜。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成業傳基者也。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後操,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財沽並乏,左右欺弄,務於貨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戰具,頓廢不廣,即可漸歸巴蜀。”
無論是魯肅還是甘寧,都要求孫權先拿下荊州,然後進兵益州,使得長江完全在東吳的掌控之後,然後再今圖天下。
除此之外,孫權的老爹孫堅當年是被劉表幹掉的,赤壁之戰的時候,東吳出兵最多,出力最大,赤壁之戰後,東吳反而獲得的利益和地盤是最小的,所以孫權的心中恨恨不平,即使是後來讓出“南郡”給劉備,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這一讓,反而給日後的“討荊州”留下了伏筆。
其次,與遠在合肥的張遼相比,近在咫尺的關羽對東吳的威脅更大
張遼守衛的地方是淮西合肥地區,這裡多丘陵溼地,行軍不便,而且合肥城高牆寬,張遼又是一個成熟穩重的人,東吳數次攻打這裡都無功而返,東吳的十萬大軍更是在逍遙津這個地區被張遼的七千兵力擊敗,要知道,逍遙津之戰時,孫權可是挾赤壁之戰勝利的餘威,吳軍上下也是士氣高漲,精銳盡出,能征善戰的將領幾乎全來了,結果是不單沒能打下合肥,反而損兵折將,孫權還差點被活捉,留下一個“孫十萬”的美譽。
在這之後,曹魏方面也幾次從淮西向東吳進兵,兩軍在濡須口地區也爆發了激戰,然而終三國一世,吳軍始終不能越合肥一步,而曹軍也始終不能飲馬長江,兩軍就在淮西一線對峙相持下去。
而荊州方面坐鎮的是關羽,自從跟隨劉備之後,但凡有分兵的軍事行動,歷來都是關羽作為這支部隊的主官,遠的不說,就拿赤壁之戰舉例,開戰前劉備帶著家小和張飛、趙雲,糜竺、糜芳等一起走陸路,卻“別遣羽乘船數百艘會江陵。”赤壁之戰後,劉備盡收江南諸郡“以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等到劉備拿下益州的時候“拜羽董督荊州之事”。
與因為酒後責打曹豹而丟失徐州的張飛相比,關羽的穩重令劉備對他放心,使得他成為蜀漢方面屈指可數或者說是唯一的一個可以讀挑大樑的方面軍級的人物。論武力,關雲長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斬殺顏良,絲毫不亞於張遼,論治軍,關羽這人“善待卒伍”能做到與士兵同甘共苦,東吳方面非常害怕處於上游的關羽順江而下,而一旦這樣,東吳方面是很難抵擋的,關羽在荊州一天,實力增強一天,東吳的這份不安與恐慌就會增加一天。
第三、所謂的孫劉聯盟本就是臨時的,脆弱的和不可靠的
孫權為自己的兒子找關羽討媳婦,表面上看是這個時期是吳蜀兩國的蜜月期,蜀漢在漢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想借此機會拉近兩國的關係,增進之間的友情。
但問題是,孫吳和蜀漢的關係就真的那麼好嗎?就真的那麼牢固嗎?
上邊提到過,在東吳版的《隆中對》中魯肅就提出了“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的戰略規劃,既然要“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那麼勢必要西取益州,當時劉璋治理下的益州綱紀廢弛,周瑜、甘寧都勸孫權取蜀,也不知怎麼的,孫權竟然去問劉備東吳是否應該去取益州,而劉備為了實現自己《隆中對》的戰略規劃,不想讓東吳染指益州,於是對孫權撒了一個謊,說我和劉璋都是漢朝宗親,理應匡扶漢室,現在劉璋那邊有情況,我得過去看看,替他管管,要是沒管好,我就歸隱山林了。結果孫權還真就相信了劉備的話,劉備帶兵入川奪了劉璋的地盤,讓關羽守護荊州,氣的孫權大罵劉備“猾虜乃敢挾詐!”
在劉備入川之後,孫權用計謀將妹妹從荊州騙了回來,直到死,孫夫人再也沒能回到劉皇叔的身邊,如果孫劉聯盟真的牢固、真的親密,那麼無論是劉備還是孫權,又怎麼會幹出這些事情來?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的那一次武裝對峙,儘管最後的結果是:
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三國志·先主傳》但這恰恰說明了孫劉兩家的聯盟實際上已經破裂了,當初聯合,是因為有曹操這個共同的敵人,這個共同的實際威脅存在,現在雖然曹操仍在存在,但是曹軍的威脅並沒有影響到這裡,而孫劉兩家卻因為各自的利益,各自集團的發展開始出現摩擦甚至武裝對峙,這就證明了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結語
其實,所謂孫權為兒子求婚,不過是一個藉口,一個試探罷了,在當時那樣的一個背景下,東吳實際上已經做好了打的準備,如果關羽此時還能想起諸葛亮臨走前囑咐他的“北拒曹操,東和孫權”這句話,就應該會以一種較為妥當、委婉的方式答覆孫權,將這個“鍋”直接甩給遠在成都的劉備,讓兩國的君主談去好了。
然而,很顯然此時的關羽不但早已將這句話忘到了腦後,看到劉備他們在漢中打的火熱,看到魏延、張飛、趙雲他們立功受獎,而自己這邊冷冷清清的時候,關羽的心中其實早已按耐不住那份衝動了,他要將自己有限生命,完全徹底的投入到無限的興復漢室的大業中去,於是他將目標瞄準了北邊的襄樊,既然曹軍不來打我,那我就打他,在人人立功受獎的時候,身為五虎大將之首的關羽,必定不甘心這樣的寂寞。
於是,他開始了自己人生中最巔峰的時刻,也經歷了迅速的敗亡,公元219年7月-12月,不僅成為三國曆史上重要的一次轉折點,也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點,圍繞關羽敗亡、荊州之戰背後的故事,千百年來,引得無數人探尋其中,而它所留下的經驗和教訓也值得後人深思。
猴大爺說
如果關羽同意了東吳的婚事,孫權的兒子娶了關羽的女兒。這種“政治聯姻”只能對當時的政治局勢起到些許的積極作用,對長期局勢的影響微乎其微。孫權的妹妹嫁給劉備,對聯蜀抗曹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孫權對曹操提議襲擊荊州的謀略一點也不含糊,用陸遜替換呂蒙做統帥來麻痺關羽,關羽輕視陸遜,撤荊州大半兵馬攻取樊城。孫權乘機襲擊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被迫敗走麥城。
假如關羽同意女兒嫁與孫權的兒子。孫權是想利用關羽抗擊曹操,也有意在荊州的考量。那樣,孫權可能看在親家的份上,不至於殺了關羽。其他的政治局面依然如此。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在水一方88367096321
首先,關羽不可能答應孫權的婚事。
關羽和劉備情逾兄弟父子,關羽對劉備極為忠誠。我不想翻書包,《三國演義》中過五關,斬六將,或許有些胡扯,但曹操對關羽的恩遇是不爭的事實。漢壽亭侯這個爵位既是關羽立功掙的,也是曹操向朝廷薦舉的。關羽在曹操帳下混,絕對的風光無限!但他一得知劉備下落,千里單騎追隨,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關羽和劉備君臣名分已定,關羽對劉備極為忠誠,劉備對關羽是信任有加。不然怎麼敢親率大軍奪益州、漢中,把全部的地盤荊州交給關羽鎮守呢?
即便劉備奪得益州、漢中,關羽守的荊州仍佔劉氏政權半壁江山,關羽作為與東吳接壤的荊州主帥,如與孫權結為兒女親家,劉備再有雅量,再信任關羽,晚上也一定會徹夜難眠的,關羽作為劉備的老臣子、老兄弟,他能不懂劉備的小九九?
其次,我要講的是關羽是劉氏集團中荊州大帥的不二人選。關羽是勇將,也是智將,既精通陸戰,又精通水戰,水淹七軍打得不要太瀟灑!他不守荊州,誰守?
再次,關羽與孫權聯姻,能否保證荊州的安全。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如下:
一、即便關、孫聯姻,這仍然是政治聯姻,國家利益就是最大的利益,它高於一切。正如孫權不會因為劉孫郎舅之親而不襲佔荊州一樣,也絕不會因為親家公關羽在荊州,就不偷襲。身為吳主孫權還怕兒子討不到美貌兒媳婦?他和江東世家聯姻,正好改善君臣關係,如劉備娶吳懿姐妹故事!後朝唐太宗幹掉哥哥建成、弟弟元吉,關了老爹李淵禁閉,唐肅宗奪了老子唐玄宗的權利,明朝朱棣逼得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下了課……親人尚且相殘,何況政治上的姻親?
二、關羽的荊樊戰役慘敗的原因是兩條線作戰,後方不穩,遭東吳偷襲。
恕我直言,關羽北伐的時機選擇是錯誤的。
憑劉備留給關羽的這點兵力,東防東吳,北防曹操是相當吃力的。曹操家大、業大,赤壁之戰這點損失遠沒有傷筋動骨,赤壁的曹軍主力是荊州幼主劉琮的部隊,曹操敗北的原因說法也眾多,有一說是曹操全軍染上瘟疫,曹操主動燒營北撤。即便是被周瑜“紅燒",最大的後果是曹、劉、孫三家分荊,三家鼎立,孟德的一統江山夢被擊碎了,如此而已!三家矛盾日益尖銳:劉備佔荊南四郡,地處荊州上游,東吳居下游。劉備洗腳,孫權喝洗腳水;老劉學周伯通撒尿,小孫治下的整個東吳就要買淨水器……關羽在荊州,曹操也如芒在背,後來的關羽水淹七軍,荊襄地方豪強響應,曹操差點兒鬧遷都,幸虧老狐狸司馬懿、蔣濟勸阻……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晉漢中王,關羽是前將軍,假節鉞。他是有權出兵征伐的,但時機不對,安排不妥。其時,劉備、孔明、法正等拿下益州、漢中,正是抓政權建設、維穩和療傷之際,沒有人力、物力再支援關羽北伐。很有可能,劉備、孔明還不知道關羽已發動襄樊戰役。關羽的後方是空虛的,同時又是不穩定的。關二爺本事大,脾氣也大,他是真把自己當爺。他和張飛都是三國有名的萬人敵,加之二爺有勇有謀,眼睛向來是長在天花板上的,他瞧不起同僚及下屬,這個錯誤是致命的。他的兩個部屬,主人劉備舅子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士仁守公安,平日裡被二爺輕辱素懷不滿。二爺北伐,兩人負責軍需供應,又沒能全力供應,二爺放言回去後會嚴加懲處,兩人驚懼不安。如關羽北伐順風順水,兩人可能吃點啞巴虧,就了事。但前線關羽被救援樊城的徐晃戰敗,呂蒙又襲佔荊州,麋芳、士仁缺鈣降吳,關羽老巢一丟,只能變滅!
如劉備、孔明穩定了益州、漢中,派一大將,如魏延留守荊州,增強荊州守備力量,保住荊南,關羽北伐無後顧之憂,然後步步為營,至少拓展一下荊南革命根據地,還是有望的。但關羽如想一口吃成胖子,直搗長安,是春夢未醒啊!他可能是因為看著張飛、黃忠等立功,作為勇將智將,技癢難耐,壯心不已!孤傲的二爺忘了他守住了荊南,就是立了大功。即便後來孔明北伐,關羽扼住荊南不動,對曹魏必然也是威脅,躺著也立功啊!
襄樊戰役,先勝後敗,關羽父子授首;劉備復奪荊州,夷陵又慘敗,四海精銳幾盡,沒有孔明苦撐,劉備走後,劉氏集團立馬歇菜。
蒼茫大地顧煒斌
不會,東吳於蜀漢的主要矛盾在於荊州,荊州對東吳的誘惑太大,關羽的態度只不過是一個誘導因素。
從東吳的國家戰略看,荊州地位高於孫劉聯盟;
東吳的有識之士對荊州的認識很早就形成了,在魯肅第一次見孫權時提出提出了著名的魯肅版“隆中對”,魯肅說道:“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後來劉表去世之後,魯肅又向孫權建議說:“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士民盈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由此可見荊州在魯肅的戰略中地位極高,是東吳 “帝王之資”的根本,魯肅的這種觀點在江東不是他一個人,而是江東的共識。
故而在江東的高層中,荊州戰略價值高於“孫劉聯盟”戰略價值,為了奪回荊州,東吳可以不考慮任何代價,所以才有後來東吳撕毀“孫劉聯盟”合約,奪取荊州、殺關羽的“荊州之戰”。
荊州問題上,劉備與關羽唱紅白臉,加劇了東吳與關羽的矛盾;
荊州地域跨越長江兩岸,所以只要佔據了荊州,則東吳所謂的長江天險將不復存在。同時荊州地處長江上游,荊州對江東還有戰略壓制,從荊州可以順江東下,直接進攻建康。所以東吳對荊州是志在必得,而當年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又向東吳借荊州,雖然只是借了部分郡,但是不能否定這個“借荊州”的事實,故而東吳後來向劉備討要荊州。
面對東吳討要荊州,劉備與關羽唱起了二人轉,劉備表面上年說歸還東吳荊州,而實際上關羽不放手,這樣就造成東吳最後用武力征討長沙郡等一些地方。劉備的這種無賴行為,其實也將關羽完全推向了東吳的對立面,埋下了荊州之戰的禍根。(對蜀漢而言,荊州的地位固然重要,但是“孫劉聯盟”的戰略價值更高,這一點諸葛亮看到透徹,可惜關羽沒有看到這一點)
關羽拒婚,不過是壓斷“孫劉聯盟”的最後一根稻草;
《關羽傳》中記載,“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這就是關羽據婚的記載,這件事也成為了壓倒“孫劉聯盟”的最後一根稻草。由於關羽在政治上的莽撞,讓孫權看到“孫劉聯盟”中即使最後打敗曹操,東吳同樣會與蜀漢為敵,而且蜀漢從內心看孫權也是反賊,所以為了保障東吳的將來,東吳必須控制荊州。
關羽拒婚,是一個導火索,實際上孫劉兩家由於荊州問題造成的矛盾已經非常大,孫權只不過借這個機會發作而已。
當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時候,東吳也感受到了威脅,這一點被司馬懿看穿,所以當曹操拋出橄欖枝的時候,東吳立馬回應形成孫曹聯合,最後夾擊攻打關羽。
總體而言荊州的地位對東吳誘惑太大,在國家戰略方面,東吳擁有荊州才能發揮長江天險的優勢,所以東吳對荊州是勢在必得。而劉備與關羽的配合演戲,實際上將關羽放在火上烤,加上關羽高傲的性格,東吳造就對關羽恨之入骨,所以說關羽拒婚如否,都不能改變局面。
帝國烽火
三國演義裡的關羽,鎮守荊州的時候一時大意,遭到了曹魏和東吳的夾擊,最後兵敗被殺。很多人都覺得,如果呂蒙當時沒有從後方 偷襲關羽,也許關羽能夠成功地擊退,甚至是徹底擊潰曹魏。當時的關羽可以說是勢不可擋,曹操被嚇都打算帶著漢獻帝遷都了。
當時東吳和西蜀還屬於是同盟,為什麼孫權會同意呂蒙去偷襲關羽呢?在演義中寫到的原因,是因為關羽拒絕了和東吳結姻,而且還變相地羞辱了孫權一番。當時孫權有一個兒子,而關羽有一個女兒,孫權原本是想要拉近和蜀國的關係,親上加親。
於是派了諸葛瑾前去提親,誰曾想關羽不僅沒有答應,還說出了“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這樣的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我關羽的女兒不是你孫權的兒子能夠配上的。也是這句話徹底惹怒了孫權,原本荊州就要不回來,關羽的變相羞辱讓他徹底爆發了,所以他才會允許呂蒙去偷襲關羽。
那麼假設當時關羽答應了孫權的請求,是不是後方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東吳最擅長的就是聯姻,當初周瑜就打算用孫尚香來讓劉備栓住劉備,讓他留在東吳,只不過目的沒有實現。後來孫尚香也被叫回了東吳,二人從此分開。
所以孫權想要和關羽聯姻,還是為了實現東吳奪回荊州的計劃,只要計劃能夠實現,就算是聯姻幾次就都沒關係。但是以關羽的性格來看,即便是雙方聯姻,他肯定也不會為了自己的兒子放棄荊州,畢竟在關羽的眼裡,只有大哥劉備的話才能夠讓他信服。
何況歷史上的關羽並沒有在諸葛瑾提親的時候羞辱孫權,雖然關羽也曾經羞辱過孫權,但是孫權在聽完之後並沒有在意。從這個方面就可以確定,孫權派呂布偷襲關羽並不是為了私人恩怨,否則他也不需要等這麼久的時間了,所以東吳的孫權是一個只考慮國家權益,很少考慮自身問題的人。
當時關羽和曹軍打打不可開交,這對於東吳來說是一個機會,如果不把荊州拿回來,東吳將永遠沒有翻身,所以不管孫權的兒子和關羽的女兒,是否能夠聯姻成功,關羽最後失敗的結果都是無法改變的,大家認為呢?
歷史名人物
大家好,我是歷史漫談君。如果關羽同意了東吳的婚事,是不是能改變當時的政治局面呢?
首先我們要分析一下當時的政治局面。在赤壁之戰之後,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放棄南下計劃,轉而經營北方,安定自己的內部。劉備和孫權也趁著這時機攻城略地,擴充自己的地盤,最終形成了三家分荊州的局面。荊州七郡,魏國佔有了南郡的北部(襄陽附近區域)和南陽郡,吳國佔有了江夏郡,蜀國佔有了南郡的南部,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和武陵郡。
蜀國的南陽郡的南部是向吳國借來的。但是其他的4郡都是劉備和諸葛亮派人打下來的,跟吳國並沒有關係,大家不要被三國演義裡著名的借荊州橋段給誤導了,劉備只是在吳國手裡借到了小小的地盤而已。
在攻下荊州之後,由於劉璋據有的益州地域位置良好,並且內部矛盾重重,易於攻佔。劉備就親自帶軍入川,歷時幾年後成功地攻佔了益州,初步實現了諸葛亮隆中對“據有荊益,聯合孫權,對抗曹操”的戰略部署。
劉備入川時,在荊州部署了非常雄厚的兵力,留下了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負責荊州地區的防務,後來因為益州前線戰事吃緊,諸葛亮率領趙雲張飛溯江而上,在成都城下與劉備會合。大兵壓境下,劉璋這才選擇了投降,而荊州的防務自然交給了劉備帳下第一大將關羽來負責。在此之後,關羽就一直在荊州,一直到他去世為止。
在劉備攻下益州之後不久,曹操也順利打敗了張魯攻下了東川地區,就是漢中一帶。而漢中地區是益州的門戶,地理位置險要,如果漢中的防守得不到保障,那麼益州也就岌岌可危了。劉備親自提軍與曹操在漢中相持時,孫權突然趁火打劫,要劉備歸還荊州,這其實就是耍流氓。
劉備只借了南郡的南部,其他4個郡都是他自己打下來的,要歸還也只能要南郡。但是此時劉備實在沒有時間和孫權計較,因為前線這還打著仗呢,如果不同意孫權的要求,孫權再從背後捅個刀子,那劉備就徹底涼涼了。
在權衡利弊之下,劉備和孫權達成協議,決定以湘水為界,湘水以西屬蜀,以東屬吳,就是把零陵和桂陽兩郡送給了孫權,孫權得到好處,自然也就不繼續生事,劉備就順利地攻上了漢中,由於孫權得到了地盤,劉備也用地盤換得了另一塊地盤,兩家都沒有撕破臉皮,所以劉孫聯盟在名義上還是得以保持。
至於孫權關羽聯姻的事情,這是三國演義中說的,應該是羅貫中的杜撰。演義中說,孫權當時有攻打荊州的計劃,派人去試探關羽,想要和關羽聯姻,如果關羽同意那麼就和關羽合作,如果他不同意就準備攻打荊州。
關羽是何等傲氣之人,他不但當場拒絕了孫權的提議,並且話還說得特別難聽,說虎女安肯嫁犬子邪,意思就是說孫權的兒子連給我提鞋都不配。這下就徹底激怒了孫權,於是在呂蒙和陸遜的謀劃下,呂蒙採取白衣渡江之計,在關羽北攻曹魏之際抄了他的後路,關羽慌忙退軍,軍心渙散,最終連續被東吳打敗,自己落得敗走麥城的結局,著實令人惋惜。
事實上,無論關羽如何處置,東吳很大概率都是要攻下荊州全境的。因為關羽手中還佔有著荊州最重要的南郡,南郡相當於荊州的中心,物產豐富,人口眾多,並且北靠曹魏,地理位置很重要。
在赤壁之戰之後,周瑜屢次提兵在南郡與曹仁作戰,目的就是要攻下這一戰略要地,結果最後卻被劉備拿去了,這一直是東吳諸人心中的一個遺憾。而且荊州和益州之間有重重山脈阻隔,交通不便,也就是說關羽處在孤懸在外的境界,一旦荊州出事,益州很難及時救援。而蜀漢的兵力大部分都集中在益州,關羽手下的人馬實在不是太多,並且還要防守各地,所以對東吳來說,荊州還是比較好攻打的。
從東吳方面來說,東吳都督的更迭也是促使東吳改變戰略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於孫權是一個防守有餘進取不足的主公,所以東吳的很多戰略戰術的制定都要看東吳的軍事實際領導人——大都督的安排,東吳一共有4人大都督,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
在才華橫溢的周瑜去世之後,繼任者是魯肅,魯肅這個人跟孫權比較相似,他不太想開疆拓土,卻把更多的心思放在鞏固孫劉聯盟上。雖然關羽不給他好臉色,但魯肅還是經常腆著臉爭取跟關羽搞好關係,因此在魯肅時代,雖然孫權對關羽的行為屢屢不滿,關羽也毫不把孫權放在眼裡,但是有魯肅在其中調和,矛盾還沒有多麼嚴重。
但在魯肅去世之後,接任都督之任的是武將出身的呂蒙,呂蒙雖然後來讀了一些書,但武人的思維還是讓他以攻戰為主,於是他一上任就打起了荊州的主意,準備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荊州。可是關羽對他也很有戒心,在沿江佈置了很多烽火臺,提防著呂蒙的異動,呂蒙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而關羽最大的失誤,就在於貿然北進,攻擊曹操,這是一次非常嚴重的軍事冒險行為。在沒有劉備和諸葛亮支援的情況下,關羽就帶著經收兵去攻打南郡的北部,這裡是蜀魏荊州的前線,魏國部署了大量兵力。聽聞南郡被攻,曹操急忙派大將於禁龐德等人前去支援,並且親自帶兵作為後繼。
在老天的幫助下關羽趁著暴雨天氣,水淹七軍,生擒了于禁和龐德。可他卻被之後領兵到達的徐晃等人死死地拖住,兩軍進入了相持階段。其實就雙方的兵力對比來說,關羽所帶的幾萬人是遠遠不如曹操源源不斷的支援大軍的,並且關羽長途作戰,補給比較困難,時間拖得越長,戰局形勢對關羽就越不利。並且東吳還很有可能在背後捅刀子,如果後方一旦出事,關羽就很有可能要面臨魏軍和吳軍的聯合攻擊。
東吳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的,在呂蒙和陸遜的謀劃下,他們把士兵假扮成商人,白衣渡江,迅速的攻佔了沿江的烽火臺,讓他們無法給關羽發送消息。南郡的守將糜芳和傅士仁由於運糧不力,被關羽訓斥,因此對關羽的心懷不滿,在東吳兵來到城下的時候,他們沒做抵抗就投降了,這樣荊州就被東吳以很小的代價攻下了。
在這之後就是關羽慌忙回軍,一敗再敗直到敗走麥城,關羽沒有奪回荊州,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荊州丟失以後,雖然劉備有重新奪回荊州的嘗試,但是事實證明難度非常之大,劉備也因為相持過久被陸續抓住機會,一把火燒了個乾淨,灰溜溜地逃回了永安,不久就去世了。諸葛亮也很無奈地接受了這一現實,那就是荊州已經不可能再回到蜀漢手裡了,他只能重新恢復吳蜀聯盟,給自己的北伐增加一些希望。
總而言之,荊州的丟失,狠狠地給了蜀漢一擊,也打破了諸葛亮隆中對的設想,從此以後,蜀國就再也不可能兩路出擊,同時北伐,而只能以西蜀偏僻之地與魏國對抗,失敗也是遲早的事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歷史漫談君
歷史漫談君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孫吳為什麼要與關羽聯姻呢?是單純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東吳的目的是荊州。
孫權為了取得荊州做了哪些事情?
- 公元215年,東吳派諸葛瑾入蜀要求劉備履約還地。想採用和平的方式索取荊州,但被劉備拒絕。
- 同年派呂蒙領兵攻佔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雙方戰爭一觸即發,但被曹操攪黃了。劉備妥協把長沙、桂陽兩郡割讓給孫權,簽訂協議,雙方罷兵。
但孫權並沒有因為罷兵,而放棄了荊州的爭奪。之後,又派使者想與荊州守將關羽聯姻。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中記載:“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如果關羽答應,其一,是為了贏得關羽的信任,放鬆對自己的警惕;其二,離間劉備與關羽之間的關係。那有公司的二把手與競爭對手公司聯姻。若關羽不同意聯姻,那麼後續挑起戰爭就有了藉口。
因此,荊州對於孫權來說,是志在必得。
但如果關羽同意聯姻的話,政治局面會得到緩解,吳蜀依然會保持表面上的和和氣氣,暫時維護聯盟簽訂的協議,一致對曹。
古代若要出兵必定要師出有名。袁紹在討伐曹操時,還讓陳琳寫檄文,昭告天下。孫權不至於傻到,剛剛和關羽聯姻,接著就來派兵攻打荊州,這讓孫吳地區的人民怎麼看,讓荊州城百姓怎麼看。綜上所述,我認為若關羽同意與孫吳聯姻只能讓政治局面得到緩解,但荊州只要還在劉備管轄,與孫吳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
散步的魚讀歷史
歷史上關羽要是同意婚事結果只會更糟。
根據《三國志》記載,孫權曾經為自己兒子向關羽提親,卻遭到關羽的拒絕,還“罵辱其使”,孫權因此大怒。
此事在《三國演義》中加以演化,變成了劉備稱漢中王以後,曹操派滿寵去聯絡孫權共討劉備。諸葛瑾建議孫權為兒子去向關羽提親,如果關羽同意,就和關羽聯合打曹操,如果關羽拒絕,就聯合曹操打荊州。
結果諸葛瑾到荊州向關羽說明來意以後,關羽勃然大怒,不同意婚事還破口大罵:“虎女安肯嫁犬子。”然後把諸葛瑾趕了出去。諸葛瑾回報以後,孫權大怒,於是決定和曹操聯手攻打荊州。
可能因為演義流傳更廣的原因,所以很多人把孫劉兩家失和歸咎於關羽。然而演義終究只是演義,歷史上關羽拒絕孫權是必然的選擇。
《三國志》中並沒有說明此事發生在什麼時候,但是應該是劉備率軍入川,關羽坐鎮荊州以後。
孫劉聯盟始於赤壁之戰前夕,孫權和劉備歷史上沒什麼交情,只是面對曹操軍事壓力才抱團合作。劉備入川以後,孫權就接回了孫夫人,甚至還想把阿斗帶走。此舉表明了孫劉彼此之間已經有了隔閡,只是因為曹操的關係還沒撕破臉。
在這種情況下孫權主動拉攏關羽,這根本不是為了穩固孫劉聯盟,而是要挖劉備的牆角。關羽忠於劉備,自然對孫權這種行為大為不滿。而且關羽也必須表明態度自己和孫權沒有私下聯繫,罵一通是正常的。
要是關羽真的沒發現問題和孫權接親,那麼這也不能保證孫權不會出兵偷襲荊州。
實際上這種親事也根本沒有什麼約束力,孫權的妹妹孫夫人嫁給劉備,曹操的侄女也嫁給了孫權的弟弟孫匡,但是不妨礙三家人打來打去。
孫權對荊州的野心不是一天兩天,早就有意奪取,並不會因此改變結果。而且真的這樣第一個坐不住的會是劉備,會懷疑關羽的忠心,蜀漢集團內部就先亂起來。
所以關羽是否答應這門親事,都不會改變當時的政治格局。
不沉的經遠
就算關羽同意了孫權的婚事,也不會改變當時的政治局面,也就是說孫權要不要偷襲荊州,根本不會考慮與關羽是兒女親家這層關係。實際上魏蜀吳三家一直都有姻親關係,但是並不妨礙三家互相征伐,把對方揍得鼻青臉腫的,在當時那個時代,姻親關係從來都不是能夠左右政治局勢的存在。
西漢末年,群雄四起諸侯之間相互征伐,最終形成了三國並立的勢力格局,分別是曹魏,蜀漢,孫吳。能夠影響三方勢力強弱的首要條件,就是其領地的大小,所以說在三國時期只有領地才是最重要的。在劉備取得益州之後,加上佔據荊州的絕大部分,劉備在實力上已經超過了孫權,三方勢力中孫權成為最弱的一方。
眼看著曾經的小弟勢力逐漸超過自己,孫權開始感到不安,怕自己日後也會遭到劉備的吞併,所以開始打起了荊州的主意,畢竟只有佔據了荊州之後面對劉備才有抗衡的實力。按照之前吳蜀聯盟的約定,劉備暫借荊州南郡,等到劉備佔領益州之後再歸還南郡,或者是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但是劉備言而無信,以攻取涼州之後再還荊州為藉口搪塞推脫,這才惹怒孫權,自派三郡的官員去上任,向劉備宣示三郡的主權和索要三郡的決心。然而遭到關羽的驅逐,盛怒之下的孫權派呂蒙準備以武力強行攻取,關羽亦領兵5萬對峙,雙方劍拔弩張,幾乎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這時北方曹操攻取了漢中,劉備唯恐益州有閃失,到時候會陷入兩面作戰的局勢,所以忍氣吞聲把荊州三郡歸還孫權,以湘水為界,雙方言和罷兵。
但是關羽為人孤傲,目空一切,心中憋了一肚子火,認為孫權是宵小之輩,只會乘人之危,所以在孫權為自己的兒子孫登向關羽的女兒求親時,關羽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並且羞辱了孫權一番。有人認為關羽拒絕孫權求親是自己不敢善做主張,怕劉備猜忌,這是大錯而特錯的想法。
事實上三國的關係遠比表面更為複雜,張飛的夫人夏侯氏是曹魏大將夏侯淵的女兒,而夏侯淵和曹操是同族兄弟,兩人還是連襟。換句話說夏侯淵是張飛的老丈人,然而黃忠在斬殺夏侯淵的時候沒有一絲顧慮,而且張飛和夏侯氏生的女兒嫁給劉禪,最後成為蜀國皇后,劉備也一點沒有猜忌。魏蜀之間的戰爭一點沒有因此耽擱,互相揍的不亦樂乎。曹操親弟弟的女兒嫁給孫權四弟孫匡,按照輩分孫權得叫曹操伯父,但是魏吳兩國的戰事還是打的極為火熱,張遼照樣在逍遙津把孫權按在地上摩擦往死裡揍,並沒有因為有了姻親關係雙方就言和罷兵。
眾所周知劉備娶了孫尚香,也就是說孫權是劉備的大舅子。陸遜的夫人是孫策的女兒,那麼劉備算是陸遜的姑父,但是在“夷陵之戰”中陸遜差點把劉備揍死,陸遜只恨少長兩條腿沒追上劉備,沒把他姑父劉備的腦袋給擰下來當球兒踢,孫權和陸遜同樣沒有絲毫的顧慮。曹操的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其中曹節還是漢獻帝的皇后,當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的時候絲毫沒有顧忌,甚至在曹節大罵曹丕的時候,都沒有絲毫動搖曹丕要篡漢自立的決心。
至少在三國時期人們的思想,比我們現代人想象的更為豁達,倘若是孫權想用兒女姻親來拉攏關羽,那麼他實在是太幼稚了。他想要與關羽結為兒女親家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為了麻痺關羽,好讓他對東吳放鬆警惕,為日後偷襲荊州做準備,事實上孫權為人遠不是表面那樣一個憨厚老實,他為人陰狠至極,當年為了拉攏劉備,把自己妹妹嫁給和自己父親一般大的劉備,晚年又殘忍的殺害自己的親子,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但是孫權卻做了比老虎更狠毒的事。
所以說即使關羽同意了東吳的婚事,也不會影響當時的政治格局,劉備也不會因此而猜忌關羽,孫權有機會照樣偷襲荊州。因為在亂世只有領土才是最重要的,亂世梟雄們都懂得這個道理,兒女婚姻的幸福從來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之內。只有佔據更多的領土,發展更強大的勢力,才是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事。
一個老男人歷史
孫權請求關羽將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這件事,發生在關羽北伐,發動襄樊大戰之後。如果關羽同意了東吳的婚事,關羽還是那個異常驕矜,不懂政治和外交的關羽麼?應該不是了。
關羽作為三國時期一個能夠改變歷史走向的關鍵人物,如果他改變了,當時的政治走向能不變麼?必然會有所改變,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諸葛亮光復漢室的謀劃
劉備三顧茅廬,力邀諸葛亮出山。當時,諸葛亮一席隆中對,為劉備定下了爭霸天下的大略。諸葛亮的謀劃,原本並非天下三分,而是光復漢室,統一天下。
諸葛亮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暫時不可以與之爭鋒,而孫權據有江東,可以聯合為援。荊州是戰略要地,劉表根本守不住,是上天賜給劉備的。而益州是漢高祖劉邦成就帝業的根基之地,其主劉璋闇弱,可以取之。
重點來了,諸葛亮隆中對中說的很清楚,等天下時局有變之時,“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直向宛洛,取中原;另外一路,由劉備親自率領,出益州,取關中,再東入中原,百姓必然會攜帶酒食歡迎劉備。“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關羽站在了歷史發展的關鍵節點之上
關羽正好就是“將荊州之兵”的那名上將。可見,其在整個三國局勢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可惜的是,劉備按照諸葛亮的謀劃,將關羽放到了關鍵位置,而關羽卻兵敗身死,白白丟失了優勢。
關羽的短板導致丟失荊州
關羽在劉備自稱漢中王后,受封前將軍,假節鉞,隨即發動北伐。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圍曹仁,威震華夏,四方歸附,盛極一時。曹操嚇得要遷都。孫權見狀,心中也是妒忌的很,不甘心所有利益都被關羽佔去,就想分一杯羹。
於是,孫權就派使者告訴關羽,希望派兵協助關羽。同時,“為子索羽女”,希望兩家聯姻,鞏固聯盟。結果呢,“羽罵辱其使,不許婚”,關羽根本就看不起孫權。關羽甚至說:“貉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等我關羽打下了樊城,再回頭滅了你孫權。
正是因為關羽驕矜,輕視孫權,拙於外交,不知道盟友的重要,這才導致“權大怒”。恰逢司馬懿也勸曹操聯合孫權,直接導致了孫劉聯盟的破裂,和孫曹聯盟的建立。這才有了孫權示弱,呂蒙裝病,陸遜掛帥,麻痺關羽調走了防禦東吳的軍隊。之後,吳軍白衣渡江,糜芳、士人投降。東吳襲取了關羽大本營荊州。
而關羽在襄樊戰場被徐晃所敗,又中了呂蒙的攻心計,導致大軍潰散。無奈,關羽只得敗走麥城,最後落了一個被俘身死的結局。
關羽彌補缺點必然會導致局勢的改變
如果關羽同意了孫權聯姻的請求,哪怕僅僅是虛與委蛇,應付一下,那關羽就沒有輕視孫權,而是深知不可以得罪孫權這個盟友。此時,關羽的謀略可就上線了。這種情況下,關羽至少不會丟了荊州。
關羽知道聯盟的重要性,也自然會知道團結下屬的重要性,必然不會輕易的斥責、威脅負責後勤的糜芳、士仁二將。那麼,即使吳軍襲擊荊州,糜芳、士仁憑藉城池堅守,等到關羽回援,總是可以的。
所以,只要關羽肯答應聯姻,最壞的情況,也就是照樣沒有打過徐晃,而孫權還是開始偷襲荊州。但是,江陵、公安兩城不失,關羽就可以率大軍擊退呂蒙、陸遜。孫權見關羽沒有取得襄樊,又回師救援江陵,應該不會跟關羽硬拼,還是會和劉備議和的。這種情況下,等劉備伐隴右、關中之時,關羽可以再次出兵,實現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的謀劃。
如果好一點的情況,關羽既然肯答應聯姻,孫權要的是什麼呢?無外乎也是利益麼。關羽甚至可以答應孫權,取了宛洛之後,江陵等地,甚至襄樊,都可以劃給孫權。至於兌現不兌現,反正借荊州之時,就耍過一次賴皮,再耍一次,又有何妨。
關羽謀略上線,再加上吳軍的支援,徐晃想要擊敗關羽,那難度可就增加了。這時候,司馬懿就徹底失算了,曹操只能遷都了。關羽拿下宛城、洛陽,就不是什麼難事了。劉備此時也不用再去打夷陵之戰,損兵折將了。他帶著趙雲、張飛、魏延等將領兵出漢中,直取長安,相比諸葛亮北伐要容易多了。
蜀川、漢中、隴右、關中,加上宛洛的中原腹地,甚至還有荊州,這可都是糧倉呀。這時候,劉備就可以憑藉發展得天下。而蜀漢也將從三國最弱,搖身一變,成為三國最強者。蜀漢實現諸葛亮光復漢室,統一天下的謀劃,也就不難了。
所以,關羽如果答應了孫權的聯姻請求,改變歷史發展的局勢,是必然的。
當然,這一切都是如果,畢竟歷史上的關羽並非是可以答應孫權聯姻之人,所以,關羽敗了,關羽丟了荊州,關羽被擒斬了。而蜀漢,也被牢牢的壓制在了川蜀、漢中一代,直到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