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璀璨,青銅伊始——淺談我國青銅器發展的初期:夏代青銅器

青銅器作為中國古代社會文明的標誌性成就,是在夏代出現的。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和山西夏縣東下馮二里頭文化遺址中,發現有青銅烹煮器、酒器、兵器和樂器,還有鑲嵌綠松石獸面紋的牌飾大坑。據目前考古發現,這些皆為夏代晚期青銅器,早於此的器物還不大清楚。但二里頭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青銅器已採用塊範鑄造技術,器壁勻稱,其中鑄作較精的器物表明,夏代晚期的青銅器已不是原始的青銅鑄件,鑄造技術已相當成熟和進步。


文明璀璨,青銅伊始——淺談我國青銅器發展的初期:夏代青銅器

夏代青銅器的種類雖然還不多,但已出現了爵、斝(溫酒器)、盉(酒器或水器)、鼎(飪食器)等器類。由此可以看出,以酒器為主的商代青銅禮器的特點在夏代遺存中已經有了初步的體現,夏代的青銅器以為商代早期的青銅器體制提供了雛形。因此,夏代是我國古代青銅器的初步發展時期,主要特點有:

文明璀璨,青銅伊始——淺談我國青銅器發展的初期:夏代青銅器

1.器型種類:有容器類(爵、斝、盉、鼎),兵器類(簇、戈、戚),工具類(錛、鑿、錐、刀、魚鉤),銅鈴以及鑲嵌綠松石的牌飾等。

文明璀璨,青銅伊始——淺談我國青銅器發展的初期:夏代青銅器

2.造型特點:夏代青銅器的形體都比較小,粗糙、單薄,而且在造型上往往與同時期的陶器比較相似,說明這一時期青銅器製作尚處於初期階段。

文明璀璨,青銅伊始——淺談我國青銅器發展的初期:夏代青銅器

3.裝飾特點:青銅禮器除了圓點、圓餅狀凸起和幾何紋外,還沒有發現獸面紋等其他紋樣,但是傳世和出土的多件由綠松石鑲嵌而成的動物頭部牌飾,似乎已經形成了獸面紋的基本模式。牌上的動物頭部除兩眼之外,其他部分是抽象而不寫實的。二里頭遺址出土的一件戈的內部也出現了變形的動物紋樣。這些簡單的動物紋樣是商代同類青銅器紋樣的濫觴。

文明璀璨,青銅伊始——淺談我國青銅器發展的初期:夏代青銅器


圖片來源於網絡、故宮博物院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絡、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