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遊牧部落建立起來的大遼,能夠靠盟約與大宋持續一百年和平?

大馬哈魚12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從來沒有一個盟誓被真正的遵守。盟誓也好 契約也好。能被遵守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1是有平等文化傳統, 或許說你的文明就是平等的文明。比方海商文明。2要有對信仰的敬畏。 宋和契丹和平的根本原因,1是軍事上雙方勢均力敵,誰也吃不了誰。2經濟上互相依賴 形成互補。像宋既然沒有長城這道海關。乾脆就更開放的開展互市貿易而貿易是最平等的。這樣契丹人直接用了宋的貨幣。所以說契丹和宋的和平 ,盟誓僅僅是表像,真實的原因是背後看不到的貿易的平等和國力的平衡。


一夫壹歷史


大遼能夠居高臨下的俯視中原王朝,原因如下:

㈠契丹是半奴隸半封建社會,國力還在上升期

  • 契丹人青牛白馬的傳說

契丹發源於中國東北地區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採取半農半牧生活。南北朝時期契丹部落開始形成八部大人,唐初形成了統一的大賀氏聯盟。

唐太宗以後,唐置松漠都督府,賜姓李。大賀氏聯盟瓦解後,契丹人又建立了遙輦氏部落聯盟,依附於後突厥汗國。

天寶四年(745年),後突厥為回紇所滅,此後百年間,契丹人一直為回紇所統治。

唐末,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於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冊元年(916年)稱帝,國號契丹。契丹人髡髮,服裝通常為長袍左衽,圓領窄袖。契丹人住所為氈帳,皇帝的御帳稱為捺缽。

天顯十一年(936年),以稱子、割讓燕雲十六州為條件,協助石敬瑭滅亡後唐。

  • 燕雲十六州是中原王朝的北方屏障

會同元年(938年),改皇都為上京,改革官制,劃分南北二面,實行胡漢分治。北面官以契丹舊制治契丹人,南面官以漢制治漢人。整訂賦稅,獎勵耕戰,發展生產。

會同九年(946年),傾國之師南征,為後晉敗於燕州長城(今河北固安縣)北部。十二月,攻陷汴京(今河南開封市),俘虜後晉出帝,滅亡後晉,改國號為大遼,年號大同。

㈡契丹民族學習能力很強,仰慕中原,漢化加快了契丹綜合國力提升

契丹從耶律德光開始得到燕雲十六州開始,就有了涿鹿中原統一天下的熊心壯志。耶律德光稱帝后戴漢式黃袍,引進漢人大儒,設立孔子文廟,根據契丹國的實際情況“藩漢分治”,遊牧經濟和農耕經濟共存,“四時捺缽”巡查國土,契丹因時制宜的制度極大的激發了綜合國力的提高,使得契丹錢糧充足,畜牧業發達,步兵和騎兵來源廣泛。

  • 契丹有騎兵優勢

耶律德光文治武功,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大遼的威名在草原上宣揚,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契丹”的聲音。以至於阿爾泰以北以西的民族都將中國稱之為“契丹”。

  • 遼國疆域很大,是東亞的超級大國

㈢契丹國的體制很靈活,北方封臣制和部落制共存,南方推行郡縣制

長城以南剛開始的時候,述律太后認為漢人狡詐懦弱,農耕文化會消磨掉契丹人的血氣之勇,到時候就後悔莫及。

於是剛開始的時候大量契丹貴族“圈地”,將漢人隨意打罵,視同奴隸,是貴族的私人財產。等到遼聖宗的時候,蕭太后和遼聖宗意識到漢地封臣不符合皇權的集中和南院經濟的發展,漸漸的禁止“圈地”,恢復漢人自由民身份,轉為僱傭身份,最終南院漢地恢復郡縣制,極大的刺激了南院經濟發展,賦稅大幅提高,刺激了契丹經濟的繁榮。

北院由蒙兀族、女直、奚人、契丹、回紇等遊牧民族組成,大都處於落後的遊牧部落狀態,主要是單一的畜牧業經濟,契丹為了凝聚國力,組建強大的騎兵軍團,大量的加封北方部落為封臣和僕從軍,主要是靠金銀錢糧賞賜激發這些髒兮兮的牧民騎兵。

㈣契丹軍事實力東亞最強,騎兵佔比高,機動性強於大宋禁軍

  • 東丹王耶律倍出巡圖

契丹國雖然是“一國兩制”,但是帝國領導主要都是契丹人做決定,關鍵崗位都是契丹人或者有血緣關係的奚人。

軍隊主力也以北方騎兵為主,南方漢人步兵實力堪憂(遇到後周/大宋禁軍有臨陣投敵的風險),當然這種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遼境內的漢人也自認為自己是遼人。

  • 雍熙北伐

契丹騎兵在耶律休哥等名將的率領下,迂迴包抄,分兵利誘,各個擊破,中原步兵累死也跑不過四條腿的騎兵,高粱河戰役等證明了這一點。

  • 視覺衝擊力很強的契丹騎兵

㈤中原王朝腐化墮落的速度快於契丹

契丹本來就是貧窮的遊牧民族,突然有錢了,暴發戶嘴臉的契丹人,尤其是貴族有錢有閒,就開始挖帝國主義牆角,腐化墮落了,喜歡買中原的奢侈品化妝品,反正中原的一切都比草原的粗放產品好。

  • 契丹人的血勇

再說了,也不能總吃羊肉,渾身羶腥味,髒兮兮的牧民貴族確實沒有渾身香噴噴的,喝茶吃糕點,穿著錦羅綢緞的漢人貴族高雅有氣質。

再說了,北院的那些封臣貴族其實也是暴發戶,投靠契丹後,在每次打草谷取得財富遠不如和中原商人交易方便,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流。

  • 宋遼和平是打出來的

但是相比較而言,大宋的腐化墮落更快,隨著《澶淵之盟》的簽訂,牴觸戰爭的真宗很快把寇準罷相,主和派上臺。

  • 宋遼國力不相上下,無奈之下和談

宋人很快就忘記了戰爭的創傷,設立三處榷場,和契丹人開始貿易賺錢。畢竟還要把賜給契丹人的“歲幣”給賺回來。

  • 契丹貴族宴會

㈥大宋禁軍也不弱,守城有餘,進取不足

大宋禁軍也是精選國內的壯丁,建國初期,血勇不遜於契丹人,關鍵還是看朝廷戰和的國策。

  • 投石機
  • 宋遼攻防戰之床弩兵
  • 宋遼戰爭

實力相當的人才能做好朋友,更何況是宋遼,實力相當的宋遼通過戰爭接觸互相瞭解對方,再通過經濟貿易綁架對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契丹漢化加快,“彬彬不異於中華”,百餘年和平就是這麼來的。

㈦宋遼兩國都有內憂外患

①遼國建立後,貴族叛亂屢禁不止,皇權爭奪絲毫不遜於中原王朝。

  • 契丹貴族遊獵

契丹國體制的經濟兩極分化,遊牧經濟的落後和農耕經濟的先進,使得農牧經濟地位的不平等,南院農民逃難者多,農田荒蕪,經濟發展不穩定。草原上各民族爭奪優質牧場,蒙古部落互相征伐,傳統“減丁”政策的延續,女真野人的叛亂頻發,邊地部落進貢不足受壓迫引起的動亂,封地貴族缺乏治理能力……

  • 宋遼和平後開闢了“貨幣戰爭”

契丹重武輕文,馬工嫻熟,文略不足。宋遼“貨幣戰爭”喪失鑄幣權和髮型權,國內經濟淪落為宋朝的原料產地和傾銷市場。大量馬匹羊毛羊肉通過封地牧場貴族,走私到大宋。百餘年和平下的“貨幣戰爭”使得契丹長期國際貿易逆差,“剪刀差”讓契丹一直處於“失血”狀態。

  • 楊業戰俘,絕食而死

②大宋吸取五代藩鎮割據教訓,“杯酒釋兵權”後“重文輕武”,強幹弱枝,想方設法削弱軍隊實力,以文御武,武將地位卑微,戰陣之上,文官“瞎指揮”,監軍太監“死要錢”,後方皇帝遙控指揮“提前發陣圖”,武將真可憐。

大宋建立後,“蜀地王小波起義”“山東宋江起義”“江浙方臘起義”“湖廣白蓮教起義”等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大宋統治者安於現狀,寄希望於花錢買和平,對契丹“以和為貴”,牴觸戰爭。

  • 党項羌的崛起

西夏的崛起,西北邊境戰爭失利,“三川口”、“定川寨”等戰役損失了西軍20萬以上精壯,大傷元氣。

交趾入侵,“儂智高起義”,大宋後院起火,宋遼和平很重要。

大宋“冗官”“冗兵”“冗費”壓力山大,禁軍淪為大將私兵奴僕家將,戰鬥力堪憂。

㈧宋新社追評:

遊牧民族契丹建國遠遠早於後周大宋,中原和草原民族的恩怨並不稀奇,草原民族為了生存,掠奪生活資源,南下“打草谷”,趁著中原混戰佔據燕雲十六州的契丹,也就走了涿鹿中原的野心和實力。

  • 契丹僕從兵女真騎兵

至於宋遼和平百餘年,是宋遼各方面綜合國力較量後的妥協,也是兩國通過戰爭接觸,互相認識雙方實力,無奈的決定。

兩國內憂外患也拖了後腿,使得宋遼雙方都自稱是中原正統的繼承者。“胡虜無百年之運”形容契丹可以說很正確,到了遼天祚帝的時候契丹已經不認為自己是蠻夷,反而認為蒙古女真是蠻夷。

可以說,大宋打不過契丹,軍事戰爭勝率很低。但是大宋可以拍胸脯說,“儒學文化”可以漢化任何蠻夷,入華則華,華人無邊界矣。


宋新社


兩宋時期 , 盟約被廣泛運用 於 民族社會 內部事務中。 許多蕃族大首領在商討和 決 定 蕃人 內 部重 大事務時 , 總要定規矩 、 立盟約 , 頻繁的立盟約 活動 一 定程度上調 解了部族爭端 , 加強 了蕃族社會 內 部部落間的互助 關 系。 與此 同時, 盟約還常用 於 宋與周邊 少數民族政權的外交斡旋 、 條約 締結及其他社會 事務中, 承擔著消弭矛盾、 構建和平的積極作用。

一 、 蕃族 內部盟約對部落間互助關係的加強

兩宋時期 , 一般統稱周 邊少數 民族部落 為 “ 蕃部 ” 。 在這些蕃族社會 中 , 盟約 對於保障蕃 族首領對族人的統治 , 維護蕃族上層之間 、 上層 和各大小首領之間 的聯繫至關重要 , 故被作為一 種古老文化傳統而保留 了下來 , 甚至成為一個明 辨是非的標準被廣 泛運用。 由 於 “ 蕃 俗重 僧 ” , 佛教僧人在蕃族社會享有的崇高社會地位 , 所以 佛僧或 “ 佛化 ” 了 的 少數 民族政權 首領便扮演 起 “ 盟約 ” 活動 的 主角 , 發揮著極 為重要 的 調 解爭端 、 聯絡部民 、 統一行動諸作用 。 以宋代響 廝噦政權的 “ 立文法 ” 為 例 , 響 廝噦在掌握政 權後頻繁 “ 立文法 ” 、 訂立盟約 , 其 目 的 就是要規範蕃部行動 、 加強各部落之間聯繫 。

喃廝噦政權是公元 11 世紀.初 吐蕃贊普後人 嘣廝噦部在宗 哥城 (今青海 省 西 寧 市 東南 ) 建 立的吐蕃地方政權 , 其歷史前後近百年 , 貫穿於 整個北宋時期 。 所轄範圍 主要在洮河 、 黃河南北 上游和湟水流域一帶 , 具體包括白龍江流域的下 遊一帶和黃河流域 、 洮河流域 、 大夏河流域及湟 水流域的藏區。 據歷史文獻記載 , 響廝噦是吐蕃 王朝 贊 普 之 後 裔, 本 名 欺 南 陵 溫。 宋 人 曾 鞏 《隆平集》 雲 : “ 嘣 廝噦 , 初名 欺南 陵溫鍰逋 , 生磨榆國 , 蓋吐蕃贊普之苗裔也。 ” 因其相貌奇偉且有吐蕃貴族血統 , “ 於是宗哥僧李立遵 、 邈川 大酋溫逋奇略取廝噦 如廓州 , 尊 立之 ” 即 迎接響 廝 噦到廓州 (今青海 省 化 隆 縣境 ) 尊 立 為 贊普 。

二、 雙邊盟約對宋與周邊民族政權和平關係 的維繫

通過締結盟約建立和平外交關係 , 是兩宋與 西部民族政權之間關係的重要 內容之一 。 宋與遼 夏金民族政權締結的盟約 , 主要是確立雙方和平 友好關係 的政治盟約 , 其中也包括一些經濟貿易 條款 , 規定 了締約雙方的權利與義 務 , 對締約國 都有約束力 , 也成為 當事方解決糾 紛的 重要依 據 , 體現著法的功能 ,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規 範。 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訂立的雙邊盟約主 要有宋夏盟約 、 宋遼盟約和宋金盟約 。

宋夏盟約。 西夏党項首領李繼遷與其子李德 明 , 先後統轄夏 、 綏 、 銀 、 宥 、 靜五州 , 並以此 為根據地積極向外擴張和發展 , 攻陷宋的西北重 鎮靈州 (今寧夏靈武西南 ), 攻 佔 回鶻 、 吐蕃控 制的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區 , 勢力迅速壯大。 1038年 (宋寶元元年 ), 李德明之子李元吳 已擁有東 臨黃河 , 西至玉 門 , 南達蕭關 , 北抵沙漠的廣闊 領土。 於是 , 李元吳 自稱皇帝 , 建立西夏國 , 並 於宋寶元二年 (1039 年 ) 上表北宋 , 要求得到 北宋朝廷的承認。 仁宗皇帝聞之大怒 , 旋即決定 出 師討伐 西 夏, 宋 夏 戰 爭 爆 發 。 從康 定 元 年 (1040 年 ) 到慶曆二年 (1042 年), 李元昊連續 進攻宋北部邊防 , 宋朝先後調派夏竦、 範雍 、 範 仲淹和韓琦等名將負責陝西防務 , 阻擊西夏 , 但 宋軍卻一再失利 。 戰爭使宋朝軍隊數量劇增 , 軍 費開支大大增加 , 財政入不敷出 , 宋朝被迫謀求 恢復與西夏的和好局面。 西夏方面 , 儘管西夏軍 隊在三川 口 、 張家堡等地大敗宋軍, 然而 , 對宋 戰爭 , 西 夏 “ 死 亡 創 痍 者 相 半 , 人 困 於 點 集 ” [2l( f~ll9i7A¨i .‘夏閹傳上” , 而且 “ 北宋停止 了 歲 賜 , 關閉 了榷場 , 不準青 白鹽進入宋境 ” [61(p.425) , 致 使西夏的糧食 、 布 帛 、 茶葉及 日用 品供給奇缺 , 物價飛漲, 引起各族不滿。 加之此時遼 、 夏關係 出 現矛盾 , 為防止南北受敵 , 西夏也有了議和之 意。 於是 , 慶曆二年 (1042 年 ) 六 月 , 李 元吳 派人前往北宋東京議和 , 宋仁宗願意接受。 第二 年 , 雙方開始正式談判。 慶曆 四 年 (1044 年 ), 宋夏達成 “ 慶曆議和 ” , 簽定和平友好條約 。 宋 夏盟約的格式 由 序文 、 正文 、 誓言和結尾四部分 構成, 《宋史 · 夏國傳》 對該盟約的正文 內容有 祥細的敘述 :

“ 兩 失和好, 遂歷 七 年。 立誓 自今, 願 藏盟 府。 其前 日 所掠將校、 民戶 , 各不 復還。 自此有 邊人逃亡 , 亦 毋得襲逐。 臣 近以 本 國 城寨進納 朝 廷 , 其栲栳 、 鐮刀 、 南 安 、 承平故地及他邊境蕃 漢所居 , 乞 畫 中 為 界 , 於 內 聽 築城堡 。 凡 歲 賜 銀 、 綺 、 絹 、 茶二十五萬五千 , 乞如常數。 臣 不 復 以他相干 , 乞頒誓詔 , 蓋欲世世遵守 , 永以 為 好。 倘君 親之義不 存 , 或 臣 子之心 渝變 , 使宗 祀 不 永 , 子孫罹 殃。 ” 詔 答 日 : “ 朕臨 制 四 海 , 廓 地萬里 , 西 夏之土 , 世 以 為 胙。 今乃 納 忠 悔咎 , 表於信誓 , 質之 日 月 , 要之鬼神 , 及諸子孫, 無 有渝 變 。 申覆懇 至 , 朕甚嘉之。 俯閱 來誓 , 一 皆 如約 。 ’’

對 以上史料作一分析 , 可 以得到宋夏盟約 中 相關條款 : 其一 , 宋夏和平友好關係的建立。 元 吳取 消 帝 號 , 對 宋 稱 臣 , 由 宋冊封為 夏 國 主 , “ 世 世 遵 守 , 永 以 為 好 ” [2l( 卷四百八 I'IL.‘夏國傳上” ; 其 二, 歲賜。 宋每年給西 夏銀 7.2 萬兩 , 絹 15.3 萬匹 , 茶 3 萬 斤 , 共 計 “ 銀 、 綺 、 絹 、 茶 二 十 五萬 五 千 , 乞 如 常 數 , 臣 不 復 以 他相 幹 ” ; 其 三 , 自條約建立之 日 起 , 宋 夏 戰 爭 中 雙方 “ 所 掠將校 民戶 , 各不復還 。 自此有邊人逃亡 , 亦毋 得襲逐 ” ; 其四 , 邊界劃定 : 西夏 佔領的宋朝領 土以 及 “ 栲栳 、 鐮 刀 、 南 安 、 承平故地及他邊 境蕃漢所居 ” 地全部歸 屬 宋朝 , 雙方可在本 國領土上 自築城堡 ; 其五 , 重開沿邊榷場互市 , 恢 復民間商販往來。 宋仁宗同意李元吳要求 , 於十 二月 遣邵 良佐 、 張 子爽 為使 臣 , “ 往 複議定 名 號 , 及每歲所賜之物 , 及他盟約 , 使稱臣作誓表 上之, 朝廷冊命為夏國主 ”冊文 日 :

“ 諮 爾 曩霄 , 撫愛 有眾 , 保 於 右壤, 惟 爾 考 服勤 王事 , 光啟 乃 邦 。 洎 爾 承嗣 , 率循 舊 物 , 向 以 稱謂非禮., 疆侯有 言 , 鄙 民 未孚 , 師 兵 勞 戍。 而 能追念前 罪 , 自歸 本朝 。 騰章 累 請, 遣使 系 道, 忠悃 內 奮, 誓言 外 昭 , 要質 天地 , 暴情 日 月 。 朕嘉 爾 自新 , 故遣 尚 書 祠部 員 外郎 張子 爽充 冊禮使, 東頭供奉官 、 閣 門 祗候 張士 元 充 副 使, 持節 冊命 爾 為 夏 國 主 , 永為 宋藩輔 , 光膺 寵命, 可不謹歟。

宋夏議 和 達 成後 , 次 年 宋 仁宗頒 布 詔 書 : “ 陝西 四 路依近 降夏 國 誓詔 , 毋 得招 納 西界蕃 戶 ” ‘, 要求邊界官員 遵守盟 約中約定的條款責任。 宋夏盟約的簽定 , 標誌著 一度極為緊張關係的宋夏關係得到緩和 , 贏得了 宋夏近半個世紀的和平。

宋遼盟約。 宋初 , 宋遼雙方在燕雲十六州 的 歸屬 問題上爭戰不 已 。 太平興 國 四 年 (979 年 ) 六月 , 宋太宗在滅北漢之後興師北伐 , 企圖乘勝 收復燕雲地 區。 然 而 , 宋軍在 高 梁河 (今北京 城東南 ) 大敗 , 被遼軍 “ 追殺 三十餘里 , 斬首 萬餘級 ‘耶律休哥傳¨ , 宋太宗第一次親征失 利 。 雍熙三年 (986 年 ) , 宋太宗再次北征伐遼 , 結果三路大軍仍以失敗告終。 此後宋太宗就改變 了對遼策略 , “ 放棄武力 收復 的打算 , 採取防禦 政策 ” ‘”¨㈣ 。 但宋 真 宗 即 位 後 , 北 宋 國 力 極 弱 , 遼軍便不斷進攻宋境。 景德元年 (1004 年 ) 九月 , 遼聖宗和蕭太后率遼全國兵力大舉南下攻 宋 , 直抵澶州 (今河南濮陽 ), 威脅北宋都城東 京 , 宋廷震驚。 在這種情況下 , 北宋朝 內 以宰相 寇準為首的主戰派官員力主抗遼 , 最終促成真宗 北上親征御遼 。 宋遼兩軍在澶州對壘 , 宋軍用伏 弩射死遼軍統帥蕭撻覽 , 士氣大振。 遼軍卻因此 受挫 , 便有意退 兵 , 於 是 雙方議和。 景 德元年 ( 1004 年 ) , 宋遼簽訂和議, 確立 了 雙方平等對 峙關係l 是為 “ 澶 淵 之盟 ” 。 盟 約 的 主 要 內 容 是 : 其一 , 宋 、 遼 建立友 好關係 , 約 為 兄弟 之 國 , “ 北朝 與 國 家 為 兄弟 之邦 , 非 藩 屏 可 方 也 ” 。. 其二 , 宋歲 輸銀 10 萬 兩 、 絹 20 萬匹給遼 ; 其三 , 宋遼沿邊州 軍各守 疆界 , 兩朝城池依舊存守 , 兩地人戶 不得交侵; 其四 , 自條約簽訂之 日起 , 雙方互不納叛 、 互不 擾 田 、 互不停藏盜賊。 “ 澶淵盟約 ” 簽訂之後 , 宋遼兩國摒棄前嫌 , 開始友好交往 , 這種和平局 面保持了百餘年 , 極大地促進了 兩 國之間政治 、 經濟和文化交流。 特別是宋遼邊境地帶榷場貿易的恢復和 日益正常化, 使緣邊社會經濟文化有 了 較快發展。 宋景德二年 (1005 年 ), 遼 在涿州 : 朔州 和新城等地置榷場交易 , 宋在雄州 、 霸州 、 廣信軍和安肅軍等地也設置榷場 , 允許邊民就近 展開雙邊 貿 易 。 據 史 書 記載 , 終仁宗 、 英 宗之 世 , 雙方 “ 互市 不絕 ”。


樂識天下


1005年,北宋與契丹簽訂澶淵之盟:宋遼約為兄弟;契丹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兩國以白溝河為界;宋每年贈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邊境設置榷場、通商互市。

1120年,宋金海上之盟;1122年,童貫如約北伐,澶淵之盟帶來的百年和平,就此告終,1125年大遼滅國。

北宋和大遼之間的和平時間,持續百年之久。而且,百年之間,宋遼僅有外交衝突而無戰爭衝突。遼興宗時期,乘宋夏戰爭之危,契丹把歲幣增加了銀十萬、絹十萬。但契丹也不白拿錢,宋朝打不過西夏,遼朝拿到歲幣後就幫著打,遼興宗兩徵西夏。

可以說,中原和草原能夠保持百年和平的,也就宋遼期間。其他歷史階段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要不就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戰爭變成絞肉機。所以,這個特殊歷史階段的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01.草原得有一個穩定的博弈對手

非但北宋和大遼之間,西漢與匈奴之間也保持了一段時間的相對和平。雖無百年之久,但漢初70年也算少有干戈。

漢初與北宋,能夠與草原保持相對和平,有一個共同的外部形勢,那就是草原上要有一個成熟的霸主。

匈奴在大漢立國之前已經成為草原霸主;契丹在北宋立國之前也已經成為草原霸主。而且,這兩個草原霸主持續的時間比較長,都是以百年為單位。

戰國之時,中原四分五裂,草原也四分五裂。燕國面對東胡的問題、趙國面對匈奴的問題、秦國面對義渠的問題。所以,往往都是草原內部戰爭、中原內部也戰爭,而草原和中原之間還戰爭不止。

南北朝時期,北齊和北周的北方是一個強大突厥。北齊和北周鷸蚌相爭,而突厥漁翁得利。但是,突厥並未發動大規模入侵,通婚、進貢這些外交方式完全可以取代戰爭方式。

所以,中原王朝要實現與草原的和平,必須得有一個前提,就是:草原上要有一個穩定的博弈對手。而北宋時期的契丹,就是一個穩定的博弈對手。

北宋統一中原,立馬就會遭遇到草原問題。這是秦漢以後中央帝國必然要遭遇的宿命。但是,契丹的大遼橫亙在草原上。於是,北宋要解決的草原問題,就轉化為北宋與契丹的關係問題。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攻略,並非只有戰爭,和親、稱臣、納貢以及簽訂各種盟約。

02.契丹是一個穩定的博弈對手

宋遼之間保持了100多年的和平。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契丹成為穩定的博弈對手,而且這個對手還要保持百年以上的生命力。

如果草原屢屢易主,今天是契丹人、明天是女真人、後天是蒙古人,那大宋就只能獨自面對草原問題。獨自面對一個屢屢易主的草原,大宋也就只能採取戰爭手段了。不是大宋想打仗,而是那些有今天沒明天的草原霸主們,必須要通過向中原發動戰爭,才能維護自己的霸主地位。

一個是草原霸主們必須解決的財政問題。草原缺錢而且一直缺錢,這是由草原的社會基礎所決定的,遊牧生活的草原各部落可以提供遊牧戰士,但無法提供穩定的稅源。

另一個是草原霸們必須解決的統治問題。中原政權可以通過官僚體系實現皇權專制、通過儒家思想實現國民凝聚,但是草原呢?草原的手段就是戰爭,通過戰爭,可汗獲得威信;通過戰爭,草原諸部實現凝聚。

西漢與匈奴也保持了相對和平,但是匈奴總要時不常地入侵一下。一個是單于沒錢了,就得去中原搶劫一下;一個是單于的話不好使了,就得集中各部幹一仗。而且,匈奴單于也管不住治下的那些左右賢王和左右大都護們。這些人也會心血來潮折騰一番。所以,景帝之時,李廣“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戰。”,就是每天都跟匈奴人幹上一仗。

但是,北宋和契丹之間卻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廟堂上層不僅禮尚往來,而且通使頻繁,百年之間通使380多次。邊地百姓,更是百年以來未見干戈。

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

03.契丹為什麼能夠成為穩定博弈對手

一個非常弔詭的原因就是幽雲十六州,看似很屈辱,但是幽雲十六州比長城還好使,為中原換回了百年和平。

對於北宋,簽訂澶淵之盟不僅賠款了,每年都要花錢;而且折面了,與契丹約為兄弟。以前的中原帝國,要麼讓草原稱臣、要麼自己做天可汗,哪有什麼兄弟之說。同時,還意味著割地了,就是徹底放棄了幽雲十六州,承認了契丹對這片土地的主權。

但是,這也是有好處的。好處不至於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之間的二十五年戰爭,而且大宋不用獨自面對草原問題了,草原問題徹底轉化為與契丹的關係問題。

對於契丹,則更是一個更大的利好。這個大利好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物質上的,在草原之外獲得了幽雲十六州這個穩定的稅源,另外還有北宋每年的歲幣以及榷場收益。財政上有了保障的契丹,在極盛之時,直接把政治影響拓展到西域,而且自稱“諸夏”。我們契丹就是中國,你們西域小國要聽我的。俄語中國一詞“Китай”,直譯就是契丹。足見契丹在草原上的影響力,一直到今天還能見到痕跡。

另一個是精神上的,跟強盜沒法講理,因為強盜不講理,但契丹已經不是強盜了。不是因為有錢了,而且還加速了文明升級。既然佔領了幽雲十六州,契丹就得認真治理,而且這個地方遠比草原富饒得多。契丹在治理幽雲十六州的過程中,不僅實現了文明升級,而且實現了制度創新。開創了南北兩院制,南院基本上就效法唐宋,漢人怎麼治理、這個地方就怎麼治理;北院基本上就草原模式,草原帝國怎麼管草原、大契丹就怎麼管草原。

幽雲十六州雖然能提供穩定財源,卻不足以支持契丹效仿北魏、實施舉國漢化。所以,契丹始終不能徹底放棄草原底色。因此,契丹雖有五京制、雖有首都,但是其政治中心卻是四季流動的捺缽,漢語翻譯是“行營”、“行在”、“營盤”的意思。其實,用另外一個詞更合適,就是“牙帳”。隋唐以來的草原可汗們都是“牙帳”議事,可汗走到哪裡、可汗的牙帳就設在哪裡。

於是,大契丹或大遼,就是一手握著幽雲十六州的財富、一手握著草原遊牧騎兵的武力,實現了一種可持續的統治。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其自身也不斷加速漢化,遼朝皇帝和契丹高層也逐漸接受了中原文明和禮樂制度。於是,北宋和契丹之間,也就有了統一的語境,大家說話能說到一起去了。

公元1042年,契丹趁宋夏戰爭之機,陳兵邊境,要求增加歲幣。於是,北宋只能每年又增加了銀十萬、絹十萬。但是,比這更讓契丹高興的卻是一個字,以前是向遼“贈”歲幣,修約後則是向遼“納”歲幣。宋遼之間已經打起了文字遊戲,原因就是大家語境一致。所以,宋遼之間就能夠在戰爭之外,找到處理問題的更好方式,而澶淵之盟也就能一致管用。

04.和平的危害:大宋無意草原

凱文•凱利的《失控》,提出了一個觀點叫:均衡即死亡。一旦均衡也就放棄了改變、不再變化。所以,另外一句話更為明晰:均衡態不僅意味著死亡,它本身也是死亡狀態。

大宋和大遼之間,恰恰實現了某種均衡態。不僅兩國之間實現了均衡,甚至各自的內部也實現了均衡。北宋的商品經濟活力四射,大遼的皇帝不再擔心篡位。這是澶淵之盟帶來的和平紅利,但這種紅利也有危機。

北宋名臣王安石和富弼就看到了澶淵之盟給大宋帶來的危機。一個是“忘戰去兵”,河北邊軍和中央禁軍一起荒廢,後期根本就打不了仗。另外一個是武將地位持續下降,重文輕武的風氣日益加劇。金滅遼十年,滅宋只需一年,原因就是大宋已經徹底不知道怎麼打仗,也不知道還需要打仗。

往往都是局勢改變人,而人改變不了局勢。大宋一直重文輕武,宋初確實有這個制度端倪。但這個制度能不能落地得看局勢。局勢就是國家不用打仗了,大家想著怎麼賺錢就可以了。所以,不僅武將在朝中沒地位、士兵在民間也沒地位。唐朝有邊塞詩,而大宋只有風月詞。

對大宋如此,對大遼也是如此。巔峰之時,大遼橫跨整個草原。但是女真崛起,一個東北胡人部族就把大遼打得落花流水。要知道大遼的主體是草原帝國,草原騎兵這個傳統的最強軍事存在,也是大遼的王牌。但大遼恰恰敗給了女真,最後滅國滅得比北宋還徹底。

女真崛起,給大宋的外部形勢帶來了深刻的變化。那就是草原上已經沒了穩定的博弈對手,大宋必須自己面對草原問題。

那大宋為什麼不繼續效仿與大遼的模式,處理與女真的關係?因為女真和大遼不同。

首先女真剛剛崛起,它還在馬背上,就得馬上打天下,所以發動戰爭是難免的。從根子上說,女真就不是一個穩定的博弈對手。

其次女真還處於強盜階段,跟大遼還能講道理,因為大家語境一致,跟女真就沒啥道理可講了。因為你講道理,它要打你;你不講道理,它也要打你。

大宋在處理與女真關係上,確實有各種無腦的背信棄義。但是,背信棄義與否,都不重要,女真肯定要打大宋,這個問題的主導權不在大宋,而在女真的大金。靖康之恥,女真抓了大宋的兩個皇帝和宗室百官。然後呢?然後接著打,打服了也不行,也得打。戰爭,是女真所以崛起的必然手段,誰也擋不住。除非女真打不動了,它才會停手。

大宋呢?

戰爭手段,自己玩不了,從朝堂到社會再到軍隊,大宋就是不會打仗。

但是,北宋後期、南宋初期,大宋已經學會打仗了。岳飛北伐打得就很不錯。同時,這時候的大宋也有了自己的名將,除了岳飛之外,還有韓世忠、劉光世和張俊等。

戰爭,比拼的是力量,而力量一定要根植在綜合國力上。北宋和南宋的綜合國力,怎麼也比大金強、比草原強。所以,只要大宋這部國家機器發動起來,一逞武功是沒問題的。

名將,是評價戰爭勝負的聚焦錯覺。之所以有名將是因為有強兵,特別是古代傳統戰爭時期。所以,大宋之所以有名將,就是因為自己已經在軍事上實現了升級,有了自己的精銳部隊。依靠徽欽二帝時期的北宋軍隊,大宋到死也培養不出名將來。

但是,國家機器也好、戰爭機器也罷,都需要大腦和中樞來支配。大宋的朝堂中樞,不會處理草原問題。自建國開始,大宋就沒有機會處理草原問題,也不想處理草原問題。

臣光曰: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無異於秦始皇幾矣。

這是北宋名臣司馬光對漢武帝的評價,直接把秦漢武功、列為反面教材。

司馬光,是士大夫的代表人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士大夫這個階層的想法。而北宋恰恰就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士大夫的意志,就是朝堂意志,也是大宋的國家意志。

在士大夫們眼中,皇帝就不能去開創秦皇漢武的功績,因為你是武功昭彰了,而老百姓卻要生靈塗炭。所以,兩宋不是沒能力處理草原問題,而是壓根就不想處理草原問題。


減水書生


遼與北宋維持一百年的和平,主要還是雙方國力的勢均力敵造成;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遼太祖雄才大略: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成為契丹部落聯盟首領,公元916年始建年號,國號"契丹",史稱“遼太祖”。當時中原處於五代十國,地方割據年年混戰,造成中原人民流離失所,遼太祖收留河北流民,建城郭安置,漢人墾荒耕作,恢復農業生產;重用漢族文人;創造契丹文字並推廣;制定《決獄法》;中央官制分南北兩院,胡漢分化避免民族矛盾;創"斡魯朵"制,建成特殊的皇權侍衛,"入則居守,出則扈從。"成為對內鎮壓異已,對外擴張的一支核心力量,這支軍事力量在宋太宗雍熙北伐中為遼建立大功。遼太祖在軍事上攻滅勃海統一東北地區,大破室韋、征討吐谷渾、党項、阻卜諸部,基本統一北方。遼太祖的政治措施為遼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中原漢族錯失燕雲地區:公元936年後唐發生內亂,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以自稱兒皇帝、割讓燕雲十六州為條件,請求遼太宗支援攻打後唐。遼太宗遂親率5萬騎兵,於晉陽、洛陽等地擊敗後唐軍,最後協助石敬瑭攻滅後唐,石敬瑭得以建國後晉。契丹國獲得燕雲十六州。失去燕雲十六州,中原政權失去了地形上的屏障,北方騎兵進攻中原政權不費吹灰之力,長城形同虛設。直到明朝朱元璋派徐達北伐丟失四百餘年的燕雲十六州,才回歸漢族。燕雲地區的丟失造成北宋戰略優勢盡失。

三、北宋“強幹弱枝”、"重文抑武“的政治制度:北宋在公元960年建立,公元979年攻滅北漢都城太原,結束了中原地區近一百年的割據混戰,在形式上統一全國。此時距遼朝建立已七十多年,遼朝在北方統治基礎穩定。北宋在立國時吸取唐滅亡教訓,通過杯酒釋兵權,將兵權與財政權集中於中央,避免武將權力過大,造成割據勢力,武將得不到皇權信任,在外受制文臣,軍事上形成”積弱“的局面。公元979年宋太宗在攻滅北漢後,攜戰勝之威親自督戰,對遼朝發起主動進攻意圖收復燕雲,雙方在高梁河展開激戰,宋軍慘敗,宋太宗屁股中箭傷,乘驢車倉惶撤離。公元986年經過幾年休養生息,宋太宗乘遼朝新君初立之機,派二十萬大軍分三路北伐。由於東路軍失利,導致雍熙北伐失敗。北宋伐遼兩次失利後,對遼戰略由攻轉守;遼對宋由守轉攻。遼在此後近二十來年裡,屢次侵宋,雙方互有損失。縱觀從公元979年到公元1004年這25年宋遼戰爭,宋朝武將在前線缺乏靈活指揮權,被皇權和文官壓制,造成這25年來北宋敗多勝少。公元1004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遼軍在未能攻克,順安軍(今河北高陽東)、威虜軍、北平寨(今河北完縣東北)、保州的情況下,轉攻定州,被阻於唐河,遂移師東向瀛州,遼軍攻克祁州後,合兵攻冀州、貝州,三面合為澶州。宋真宗在寇準的力勸下,至澶州督戰。宋真宗督戰後提升宋軍士氣;遼軍背後有宋軍堅守,遼恐腹背受敵;遼軍主將在澶州城下被宋軍射死,極大的打擊了遼軍士氣。遼宋雙方在戰略上處於平衡態勢,和談收兵是雙贏的結果。

四、澶淵之盟確立了互市制度對遼宋雙方保持百年和平影響最大。澶淵之盟條約如下:

  1. 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
  2. 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3. 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4. 雙方於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有了互市制度,宋遼雙方可以互通有無,遼不必為了茶葉、絲稠、礦產等物資產品侵宋掠奪;宋朝文化直接傳入遼朝,影響遼朝,加快遼朝漢化過程。

五、西夏的建立,在中國版圖形成遼、宋、西夏三足鼎立形勢,三雙相互牽制;公元1038元,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宋和西夏關係正式破裂,李元昊相繼發動了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殲滅宋軍西北精銳數萬人。西夏在西北蠶食北宋領土,北宋在西北長期保持戰略狀態對付西夏,無力北面和遼朝開戰。西夏通過和遼和親,保持姻親關係;宋和遼因澶淵之盟,成為兄弟之國。遼在宋與西夏的戰爭中,偏袒弱勢一方,保持戰略平衡。這也是宋遼保持百年和平的一個重要原因。


歷史被打扮的姑娘


主要是因為歲幣,每年北宋給遼銀10萬兩、絹20萬匹,對貧瘠的遼國來說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加上檀淵之盟過後,遼國耶律洪基繼位,喪失了很大一部分進取心,喜愛狩獵,享樂。甚至耶律洪基在位期間遼國朝廷都是隨耶律洪基狩獵的腳步在春夏秋冬四捺缽之間流動。

再者說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和平,只是沒有大規模的戰爭,每年都有遼人進宋境劫掠。


前可見古人


遼國曆代皇帝注重中原文化的學習,認為自己也是漢學大家。同時與宋朝通婚,與宋朝進行商貿,所以能通過盟約與宋朝和平相處。


與你惺惺相惜


遼國雖然靠著遊牧起家,卻並非一味依賴遊牧為生。

建立遼國的契丹族,早在唐朝時就深受中原影響,開始了逐步漢化的過程。內蒙赤峰曾出土大量遼國文物,充分證明遼國文明度已經相當之高。同崛起於遼國北方的金國相比,遼國同北宋物質文化上接近的多,換個說法就是價值觀相似、共同語言較多。



在唐宋過渡的五代十國時期,後晉石敬瑭為了得到契丹支持,將幽雲十六州割了出去,這使宋朝立國後始終處於北部邊境無險可守的尷尬境地。

北宋也不是沒想過這個隱患,太宗時期曾組織了聲勢浩大的雍熙北伐,結果損兵折將而回,從此就沒了收復失地的打算,全面轉入戰略防禦。



蕭太后當政時,也搞了一場南進運動,出兵進入宋境大肆擄掠,一直打到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陽西南),此地離京城汴梁(開封)僅一線之隔,北宋岌岌可危。

為解危局,丞相寇準硬是逼著宋真宗御駕親征,其實真宗心裡也挺害怕,一直在皇宮養尊處優,哪見過這等陣仗啊。不過當他哆哆嗦嗦走上城頭時,軍心大振山呼萬歲,一舉擊退遼國進攻。



蕭太后也急啊,本就是孤軍深入,大將蕭撻凜又陣亡了,再攻不下容易被宋軍抄了後路,還不如撈點便宜早些撤軍,於是兩邊都有談和之意。

當使者曹利用匯報和談價碼時,真宗正在用膳,便問道:“多少”?曹利用伸出三個指頭,真宗虎軀一震,差點沒咬了舌頭,“什麼,三百萬?!”曹:“聖上,是三十萬”。

宋真宗趙恆長舒一口氣:“不多不多,給你記大功”。



就這樣,宋遼兩國簽了盟約,除了遼國那邊想漲漲價,偶爾搞些邊境衝突勒索一番,兩國倒是斷斷續續保持了上百年和平。

光靠一紙盟約就能換來和平?顯然不是,宋朝那邊不用說,不想打仗,實際上遼國也一樣,蕭太后之後的歷代遼皇也沒什麼進取心,放著好日子不過打什麼仗呢?

除此之外,兩國的實力也是半斤對八兩,大家都明白誰也奈何不了誰,打到最後除了勞民傷財也沒什麼結果,還是算了吧。



然而長期和平安逸讓遼宋兩國軍備廢馳,哥倆都處於無底線沉淪的狀態。結局都不太好,先後被如狼似虎的金國一舉拿下。


史海尋蹤


宋朝初年,宋太祖趙匡胤認為宋的實力,當下不如遼國,所以,想出一個設立“封樁庫”辦法,即每年存一點錢,準備為後世子孫積累資金,要麼購買燕雲十六州,或者討伐遼國所需的軍餉。

實際上從宋建國開始,遼與宋之間的戰爭就沒有停止過,像《楊家將》演義抗遼的故事基本上是有歷史根據的。

到了宋真宗即位時的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戰爭升級,遼軍發動了二十萬大軍。入侵大宋,一路衝破宋軍的層層抵抗,最後打到了澶州。北宋朝廷上下大為驚恐,最後在宰相寇準的強烈堅持下,要求宋真宗務必御駕親征。宋真宗沒有辦法,只得戰戰兢兢與寇準到了前線。

宋真宗御駕親征的消息傳到前線,所以宋軍將士們頓時士氣大振。而遼軍攻打澶州城的過程中,遭到宋軍拼死抵抗,威虎軍頭張瑰眼疾手快,彎弓射箭一箭弄死了遼軍統帥蕭撻凜。遼軍見統帥蕭撻凜未戰而死,頓時士氣低落,潰不成軍。遼軍見形勢不妙便主動提出議和。

本來宋真宗就沒有抵抗之心,遼國議和求之不得,立馬就答應了。他不顧寇準等人的反對,私自派使臣曹利用前往和談,告訴曹利,只要能議和,哪怕賠百萬白銀都是可以的。

寇準不得已,在曹利出發前,告訴曹利,如果賠償金額超過30萬就殺了他。結果經過幾次討價還價,宋遼雙方達成協議:

宋遼約為兄弟之國,遼主稱宋朝皇帝為兄;宋朝皇帝則尊稱遼蕭太后為嬸,大宋每年交納給遼國白銀10萬兩,絹20萬匹。

因議和地點在澶州城下,故稱“澶淵之盟”。

雖然澶淵之盟是在宋朝軍事有利的條件下訂立的屈辱性條約。開啟了對外賠款的先例,後來夏也用相同的手段獲得賠償,成了北宋朝財政的重大負擔和老百姓的重壓。

但是,澶淵之盟結束了宋朝與遼國之間長期的戰爭,使遼宋邊境相對穩定,宋、遼兩國也由此保持了上百年難得的和平局面。

而且兩朝開通了貿易,大宋朝的生產力及商業水平遠遠比遼高,所以每年通過貿易從遼賺回的錢也不止止三十萬歲幣,因此對大宋而言,締結盟約利大於弊,如果是兩邊還是打仗,從經濟賬上算,花的可不止這點錢。

澶淵之盟後,宋、遼邊境雖然依然小的局部戰爭,但基本上以和平協商解決,再也沒有大的戰爭。

然而,大宋北部的軍隊和遼國南京道上的士兵,因為長期刀qiang入庫,馬放南山,雙方戰鬥力都急劇下降。到最後,大宋的禁軍成了大宋的財政負擔,戰鬥力極其低下。

大遼契丹騎兵也好不到哪去,養尊處優太久,有的甚至戰馬都跨不上了。長期的和平讓這契丹和漢兩個民族變得安逸虛弱起來了。所以。最後被女真揀了一個便宜,雙雙給滅了。

《活在大宋》裡面精彩片斷,值得一看。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91051736960609217"} --}

國內ERP專題


宋遼之間能夠維持長時間的和平狀態,就要講到宋遼議和,也就是宋遼之間簽訂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示意圖

公元1004年,宋遼兩國在打了25年之久的戰爭之後,遼國軍隊逼近黃河北岸的澶州,宋朝國都開封城已經處於遼國的兵鋒之內。

大宋朝廷大為震動,是戰是和遊移不定。在寇準的極力勸說之下,宋真宗御駕親征,北宋軍威大振,逼停了遼國軍隊前進的步伐。

此時,北宋朝廷以戰促和,順勢與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雙方退軍,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25年之久的軍事對抗,開啟了雙方長達百餘年的和平休戰狀態。

《澶淵之盟》的主要內容

▲澶淵之盟的簽訂

簽訂《澶淵之盟》,北宋其實是做出了非常大的讓步的。《澶淵之盟》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遼宋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世以齒論。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於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前兩項內容主要是政治上和軍事上的讓步,這兩項內容北宋頗為關注。

而後兩項內容才是遼國比較關注的。那就是獲得大量錢幣和布匹等遊牧民族極其需要卻又無法生產的生活物資。更為重要的是開通貿易市場,可以使遼國不必通過戰爭手段而合法獲得所需物資。

遊牧民族缺少什麼

▲雙邊互市

遊牧民族雖然在騎兵戰鬥力上一騎絕塵,但是遊牧民族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抗季節變換和天災的能力極其底下。

以遊獵為生的民族,不從事穩定的農業生產,手工業的發展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在南人手裡不珍貴的絲綢、絹帛、布匹、茶葉、手工藝製品、豐富的糧食儲備等等,在遼國那邊就極為珍貴。

因為這些東西是他們在對抗生存環境變化時候的最後一道可靠的保障。但是,他們生產不了。

以往中原政權對遊牧民族的政策往往都是政治孤立+軍事抵禦+經濟封鎖三項政策並行。企圖通過北方惡劣的自然條件逐步瓦解遊牧民族。

一旦北方有變,生存難以為繼的遊牧民族只能揮兵南下,到中原去搶物資。如果開通互市,那麼遊牧民族就能夠在對抗季節變換和天災時,用自己的物資換取缺少的物資。

所以,在中原政權和遊牧政權對抗的上千年時間裡,雙邊互市一直都是雙方關心的核心問題。

所以,在《澶淵之盟》簽訂以後,宋遼之間開通了互市,那麼遼國就可以通過物物交換得到自己所需的物資,就不需要再通過大規模的戰爭去搶物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