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相映紅《題都城南莊》:人生何處不相逢,此情成追憶


人面桃花相映紅《題都城南莊》:人生何處不相逢,此情成追憶

崔護《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題都城南莊》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崔護寫的一首抒情詩,雖然只是一首簡單的七言詩,但是每一句讀起來都是餘音嫋嫋,回味不盡。

這首詩留給了我們無限遐想的空間。

整首詩用“去年”和“今日”把時間串聯在一起,是作者美好中透著失望和感慨的回憶。用“人面”和“桃花”作對比,春風中的桃花,如花般美麗的女子,一副才子遇佳人的畫面展示在了人們面前。

人面桃花相映紅,這一句用紅豔豔的桃花和女子作對比,把一個青春靚麗、面如桃花的美人形象一下子描繪了出來。

在《詩經》中也有用桃花形容女子的詩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這是一個風流才子遇佳人的故事。

人生何處不相逢,偶然相遇很美好,但是失去也惘然。這首詩是在回憶中抒寫,初遇是美好而珍貴的,但是失去卻令人失望。

詩人崔護的詩在全唐詩中總共留有六首,而《題都城南莊》是最出名的一首,也是因為這一首詩他一舉成名,這首詩也成為了百姓廣為傳唱、膾炙人口的作品。

他們最後的結局如何,在正史中並無記載,只是在小說體唐代的《本事詩》和宋代的《太平廣記》中有個美好的故事記載。


人面桃花相映紅《題都城南莊》:人生何處不相逢,此情成追憶

崔護遇佳人

一段才子佳人的美好愛情故事

博陵人崔護,資質甚美,性情孤潔寡合,應舉進士及第。清明日,獨遊都城南,得居人莊。一畝之宮,花木叢草,寂若無人。-《本事詩》

崔護是博陵人,是一個風流才子。有一年的清明,一個人去長安城南郊遊玩。城外桃花盛開,景色秀麗宜人。他感到口渴,看到一戶人家後上前叩門討水喝。門內女子從門縫看了一下問“誰呀?”,崔護道出自己姓名,說口渴了想討口水喝。

女子進去端了水,打開門讓他進去。

崔護喝水,她只是一個人靜靜的站立一旁,也不多言,自始至終就說了一開始的倆字“誰呀”。但是她姿色豔麗,嫵媚,極有風韻。崔護也是極為歡喜,正如詩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所描繪的。

在那個封建禮教之下,本來男女授受不親的,他們能單獨在一起面對面已經實屬不易,更不用說過多交談,只是在當時郊外也是情理之中。

詩人最後只是悵然而歸。

此後崔護也就漸漸忘記此事,但是到了第二年清明,他又想起了那個面如桃花的美人,思念之情無法控制,決定再次前去拜訪。

可是,到了那裡一看,卻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門庭一如往常,桃花依舊盛開,但是大門已上了鎖。沒有見到日夜思念之人,有失落,更有遺憾和失望,他在門上題了這首《題都城南莊》後悵然離開。


人面桃花相映紅《題都城南莊》:人生何處不相逢,此情成追憶

《題都城南莊》


過了幾天,心中的不捨讓他又去尋訪那位女子。到了後聽到門內有哭聲,上前詢問,有一老漢出來問道“你可是崔護?”,他說是啊。老漢哭著說他害死了自己女兒,崔護大驚忙問事情經過。

老漢說 “我女兒知書達理,尚未嫁人,自從去年以來,經常神情恍惚,若有所失。那天陪她出去散心,回來見到你題的詩,才知道錯過了和你見面,隨後病倒,絕食數日後就死了。這不就是因為你我女兒才死了,就是你害死的啊。”

崔護聽了也是十分悲痛,於是進門,對著安然躺在床上的女子大哭起來。

他抱著女子的頭,邊哭說“我在這裡,我在這裡......”。哭著哭著,那個女子居然慢慢醒了過來,老父大為驚喜隨後把女兒嫁給了崔護,兩個人也幸福生活在了一起。

因為一首詩成就了一段好姻緣,也成為了一段佳話。

這只是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具體的結局如何我們無從考證,也無需知道。

但是這首詩留給了人們盡情遐想的空間,展示出了美好,卻也是這首詩的魅力所在。


詩人留給詩壇和劇壇的千古佳話

後來這首詩一度被演繹成雜劇、評劇、京劇等形式不同的劇目,這在七言詩中很少見。

在元代被改編成雜劇《崔護謁漿》,明代孟稱舜撰有戲曲《人面桃花》,後來在1920年,被戲曲名家歐陽予倩編寫成京劇《人面桃花》,一直成為京劇的通用劇本而傳唱至今,也被其他劇種移植和出演。

人生何處不相逢,只是此情可待成追憶。美好的事情有時候可遇不可求,人生也是如此,與其感嘆不如把人生好好把握在自己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