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陝西人總是笑到最後?

地域圖鑑|為什麼陝西人總是笑到最後?

地域圖鑑|為什麼陝西人總是笑到最後?

地域圖鑑|為什麼陝西人總是笑到最後?

地域圖鑑|為什麼陝西人總是笑到最後?

地域圖鑑|為什麼陝西人總是笑到最後?

地域圖鑑|為什麼陝西人總是笑到最後?

地域圖鑑|為什麼陝西人總是笑到最後?

地域圖鑑|為什麼陝西人總是笑到最後?

地域圖鑑|為什麼陝西人總是笑到最後?

地域圖鑑|為什麼陝西人總是笑到最後?

地域圖鑑|為什麼陝西人總是笑到最後?

地域圖鑑|為什麼陝西人總是笑到最後?

地域圖鑑|為什麼陝西人總是笑到最後?

地域圖鑑|為什麼陝西人總是笑到最後?

本期主創

策劃:鄧玲玲

腳本:胡 難

編繪:鋤 頭

編後語

公元10世紀以前,在歷次改朝換代的戰爭中,建都陝西的政權幾乎是無敵的,"得關中者得天下"並非虛言。然而事事皆有例外,歷史上仍有許多佔據關中的政權沒能笑到最後,它們的失敗各有原因。

王莽建立新朝後,綠林軍和赤眉軍先後攻入關中,但最後統一天下的,卻是以河北為根據地的劉秀。

建都長安的新莽政權之所以覆亡,既有政治原因,也有軍事原因。政治原因是王莽改制失敗,搞得人心背離,內憂外患。軍事原因是,王莽沒有很好地利用關中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而是把主力軍團開出崤山以東,去和綠林軍決戰,結果在昆陽一戰而潰,使新朝空有崤函之固而無兵可守,難逃覆滅的命運。事實上,秦朝的覆亡原因也在於此,主力軍團在鉅鹿決戰失敗,關中兵力空虛,被劉邦輕易攻破。

由於綠林軍是多股農民軍的聯合體,隨著更始政權入主長安,內部的分裂愈演愈烈,劉秀的哥哥劉縯就在內訌中被殺害,導致劉秀前往河北另立門戶。其次,更始政權的迅速腐化,也是導致其日益孤立、削弱的重要原因。另外,更始帝劉玄在大肆分封宗室的同時,卻沒有給活動於山東的赤眉軍以恰當的官職爵位,這直接導致赤眉軍與之決裂。不久,赤眉軍從山東一路攻入關中,殺死了更始帝。而在河北逐漸立穩腳跟的劉秀,樂見兩股農民軍兩敗俱傷。

赤眉軍一個很大的缺陷是高層人員文化水平太低,多數都不識字,甚至軍令要靠口頭傳達。因為赤眉軍非常推崇農民血統,不願吸納地主知識分子參加。這就導致赤眉軍進入關中後,當地的豪強地主得不到適當的籠絡。於是,地主武裝堅壁清野,藏匿糧食,從而引發了赤眉軍嚴重缺糧。由於缺糧,赤眉軍不得不四處劫掠,淪為流寇,導致民心喪盡。後來,赤眉軍在關中呆不下去了,只能向東轉移,最終在崤山地區被東漢將領馮異擊敗。

東漢末年,關中地區的軍閥都很不成器。董卓死後,其部將李傕、郭汜等人趕走呂布、殺死王允,挾持獻帝,佔據關中,卻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李、郭等人首先是暴虐,上至帝王公卿、下至黎民百姓,均遭荼毒。他們縱兵劫掠,造成了嚴重饑荒,關中百姓要麼餓死、要麼逃亡,人口損失殆盡。其次是內訌,先是樊稠、李蒙被殺,繼而李傕、郭汜互相攻擊,傷亡慘重。後來,漢獻帝東歸,被曹操迎至許都,而郭汜死在部下手裡,李傕也被關中諸將追殺而死。

曹操在經略河北的同時,派鍾繇調和馬騰、韓遂等關中諸將。後來馬騰年紀大了,把軍隊交給馬超,居家遷往鄴城。曹操兵敗赤壁後,決定向西拓展勢力,結果激起關中諸將的反叛,馬超等十路關中軍閥聯合羌、胡軍隊在潼關與曹軍對峙。然而,由於諸將之間本身就有積怨,內部矛盾重重,最終被曹操用離間計打敗。

五胡十六國中,建都長安的氐人政權前秦是很有希望統一天下的。苻堅本人雄才大略,更兼漢人王猛有王佐之才。苻堅推崇儒學,革新國政,使"關隴清晏,百姓豐樂",繼而消滅前燕、前涼等政權,統一北方。王猛死後,苻堅決意南征東晉,結果在淝水之戰被北府兵擊敗,導致前秦政權土崩瓦解。苻堅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國內民族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80多萬大軍民族成分複雜,人心不齊,難以指揮協調,在後撤過程中軍心動搖,秩序大壞,一發而不可收拾。

劉裕第二次北伐前,佔據關中的後秦政權兄弟爭位,內亂頻仍,國力遭到嚴重削弱。王鎮惡率軍從黃河逆流而上,進入渭水。一戰而收復關中。但是,由於劉裕急於回國篡位,關中事務安排得十分草率,並且用治理荊、揚兩州的方式來管理胡漢雜處的關中,必然使人心難服。次年,劉宋諸將內訌,關中被匈奴人赫連勃勃攻佔。但由於赫連勃勃殘暴好殺,不得人心,他死後關中再次易手,納入北魏版圖。

從以上失敗案例,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關中的地緣固然十分有優勢,但是如果統治者不得人心,或者內部矛盾激烈,人心不齊,再好的地盤也無法守住,更別提平定天下了。所以,孟子說:"地利不如人和",是很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