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套珍《十布》銅錢展賞

新莽改革鑄十布 ,套遺得藏殊不易


新莽套珍《十布》銅錢展賞

西漢晚期,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並對貨幣制度進行了四次改革。其中,這期間所鑄的“六泉十布”,乃最為著名。作為套幣,中間的某些品名等值遺存量不一,然成套完整遺存則十分稀少,收藏齊全殊為不易。其有關資料介紹不難檢索,此便不多述了。

愚在經年的獵泉過程中,亦小有斬獲,是故,今日賞泉,特將帳中所藏這套“十布”擇出,集中拍照亮相,遣之於此公展鑑賞,以饗泉好。

首識書相。清晰可見,本品一套共是枚,其面文分別為“小布一百、么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狀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黃千”,篆書書體,背中心豎紋。其字書寫規矩,筆劃自然規範,佈局協調,大小適中,正是那莽鑄十布之標準書相,是故,品文識書,無需細表,本十布乃莽爐所鑄,書相之門得開。

次觀鑄相。不難看出,本品鑄制規整,規格依次遞減(個別差距不大,僅文字不同,乃十布之特徵),尺寸約為37—52.55毫米之間,重約7.16—14.55克之間。其中,“小布一百”幣身較寬,乃為特點(譜載“小布一百”還有更小的小型一式,因此,十布集中在一起時,我們便能感覺到,其尺寸並非完全規則的依次由小到大排列),無異無邪。其鑄相顯示,形制規範,地章平整,穿孔輪邊皆為乾淨。續觀字廓,輪廓清晰,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處。無需細表,觀鑄識體,本套“十布”之鑄相,乃新莽官爐出品,其門再開。

再察鏽相。不難看出,本套十布,生坑鏽相,其鏽莽蒼,乃十連筒子開出。清理時,其鏽痂尤顯堅硬,沸水煮之不松,只能一枚一枚的用剔刀將硬鏽鏽痂剔除,且仍不能完全除鏽,剔除鏽痂之後,仍可感其鏽骨發,分佈自然,耄耋老道,由此可感其鏽痂之老,鏽相之真,實乃無異無邪。再觀材質,青銅質地確定,局部可見銅色,更是十分陳舊。藉此,無需再表,辯鏽識漿,本套十布之鏽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其門洞開矣。

一番鑑賞,幾度審視,此“十布”之套,三相一材,可謂開門見山,真實可靠,毋容置疑。正如前述,新莽“十布”,套幣完整遺存稀少,即使在收藏實踐中散品慢集,亦是較難湊齊一套。而能以筒子成套出土,亦是稀罕,堪稱難得,故而,其極具收藏價值,當無虛妄矣。


新莽套珍《十布》銅錢展賞


新莽套珍《十布》銅錢展賞


新莽套珍《十布》銅錢展賞


新莽套珍《十布》銅錢展賞


新莽套珍《十布》銅錢展賞


新莽套珍《十布》銅錢展賞


新莽套珍《十布》銅錢展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