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球矚目製作木蘭,劉亦菲的理解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力量,但你願不願意去發現它的存在?一開始你可能覺得要抗爭的是外部的東西,但後來會知道,真正要邁過的關卡是自己。

全球球矚目製作木蘭,劉亦菲的理解

劉亦菲

究竟是什麼時候第一次聽到木蘭的故事,劉亦菲已經記不真切了。木蘭在她心裡一直是一個有著“大義、大愛、孝順”的人物,只是,在她極具傳奇色彩的故事背後,在那些看似籠統的定義之下,她曾經歷過怎樣的掙扎,又克服了怎樣的困難?身為一個女孩,一個“人”,她的勇氣和力量來自何處?

在飛往美國試鏡的飛機上,劉亦菲一直在思考如何為“木蘭”這個角色鋪陳細節和層次,不停地寫下筆記。迪士尼即將開拍真人版《花木蘭》電影前,有人問她是否願意為“木蘭”這個角色試鏡,這必然是全球矚目的製作,是否能最終入選只能盡人事聽天命,試鏡只有短短的一段,但在她看來,這和完成一部完整的作品沒有區別,如何用冰山一角去勾勒出海底龐大的基底?她要有個明確的方向。

全球球矚目製作木蘭,劉亦菲的理解

劉亦菲

木蘭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女英雄,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在東方還是西方的語境下,她都備受推崇。她超越了時代對女性的限制,一肩擔起對家人、對國家的責任,她也有凡人的怯弱和不安,有對未知的迷惘和困惑,甚至在她還沒來得及去細細品味所有這一切的意義時,已經毅然身披戎裝上了戰場,且義無反顧。

在劉亦菲看來,木蘭所擁有的力量恰似“水”:“它非常柔軟也非常包容,同時又是最有衝擊力的。我特別喜歡《花木蘭》的主題,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力量,但你願不願意去發現它的存在?一開始你可能覺得要抗爭的是外部的東西,但後來會知道,真正要邁過的關卡是自己。”

全球球矚目製作木蘭,劉亦菲的理解

劉亦菲

“確保你的心在,一切就不會走偏”

我們一起坐在沙發上聊起這些緣起時,已經是午夜12 點過後。劉亦菲剛從國外回來幾天,還沒來得及倒好時差,加上從一早10 點連軸拍攝到這個點,她顯然有些疲倦,但她只會在獨坐時有一瞬的出神,只要站在鏡頭前,只要聊起木蘭,眼裡就會閃現星星一樣的光。去試鏡的那天她也差不多的狀況,下了飛機就直奔現場,一路上她睏倦到恍若夢遊,只能靠冥想和猛灌咖啡來凝神和提神,但走進試鏡的房間,一切就不同了。

“精神狀態特別強的時候,身體是不累的,一演起戲來我就不困了。”她順手拽過麻花辮,用細細的末梢輕掃著鼻尖,一笑便有梨渦浮現,極溫柔又俏皮的模樣。她覺得木蘭內裡的堅毅和韌性與外在的柔弱感並不矛盾。“不要用外表或者固有形象判斷。”她擺擺手,“任何人都不會在任何時候保持一種狀態,再‘形而上’一些來說,你看到的我是你心裡想象中的我。角色是創造的過程,要看你是不是有可塑性,可以加入新的靈感。”

全球球矚目製作木蘭,劉亦菲的理解

劉亦菲

正式宣佈劉亦菲出演“木蘭”後,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個無可挑剔的結果,被推到世界矚目的焦點上,她自己倒是完全沒想過“幾分信心”之類的問題。“演戲是內裡的感受,我沒辦法跳出來看這件事。”“忘我”,她覺得應該用這個詞來概括演戲時的狀態。“你要忘掉一些東西,然後忘掉所有的東西,只剩下清晰的角色和環境,自己過癮了,別人才能被感染。”

木蘭的詩歌和故事廣為流傳,也有動畫片珠玉在前,但改編成真人版電影,就還需要些血肉去豐滿。沒有某一本具體的小說或是紀錄片能夠提供木蘭詳實完整的成長線索。“我們更多要根據事實的結果來尋找依據,從人物的成長環境和動機中尋找原因。”她希望觀眾可以透過木蘭英雄、光輝的外表看到她“人”的那一面,“我不想表現一種非黑即白的東西,夾雜在中間的情緒是我想探索的,就是帶一點層次感的東西。”

全球球矚目製作木蘭,劉亦菲的理解

劉亦菲

故事有許多史料可供參考借鑑,但只有用足夠細緻的細節在所有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去鋪陳,才能構建起動人可信的真實感。“閱讀理解資料的理性永遠無法替代演員的感性。”她把這個過程比喻為“時空穿越”,“理性的、邏輯上的東西需要消化,可能自己就會找到一個答案。”

木蘭衝破的不僅是社會、性別等外在的束縛,更是自我的內心疑問,她希望在電影中能清晰地表現出這一轉變。“當你進入角色後,你會發現有另一股力量支撐著你,而且更直觀。”化繁為簡是她所倚賴的方式,“在那個當下,木蘭絲毫沒有覺得她的決定是偉大的,沒有自我感動,這點非常關鍵。”

木蘭的動人之處在於,她完成的是一個獨立個體的自我成長,回應了時間的問號。“有時候你會發現,人的改變在於你當下的決定,而不是別人怎麼看你、怎麼對待你。這個意識無論在當時還是放到現代,都帶著永恆的色彩,自我成長和勇敢,隨之引發的力量,還有更深遠的大義、大愛等,都是超越了時間界限的。”

全球球矚目製作木蘭,劉亦菲的理解

劉亦菲

這個故事融入了多元視角,在人性和思想上都表達了一種普世價值。“就好像我們看一些其他語言的電影,即使不看字幕也能感到共鳴。就我自己來說,我不願意主觀帶著隔閡或是先入為主的觀念去看問題,我還是願意聽我的心如何感受,能確保你的心在,一切就不會走偏。”

就之前幾部迪士尼真人電影來看,觀眾難免將它們與之前的動畫片做比較,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在扮演《阿拉丁》的“燈神”前就曾猶豫許久,怕難以逾越曾經的高峰。對此劉亦菲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你要確保所有的信息量是你要的東西,要把娛樂和自己的工作分清楚。”她也是原版動畫的粉絲,但相信無論是迪士尼還是《花木蘭》的創作團隊,都在用全新技術講述故事的同時,仍然傳承原作的精華。

她說:“我覺得對作品負責的基石,就是把你的熱情、你的想象、你的創造力投入全新版本的作品中。所有的影視作品都是從文字轉化為三維世界的,動畫通過手繪、電腦和配音等方式呈現,影像就有更多真人的直觀表達和情感。我非常尊重之前動畫版的創造過程,也非常尊重我們的創作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