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萬年來見我們的,究竟是什麼?

之前,我們在《穿越千萬年,只為遇見你》一文中,為大家介紹了有關「最小恐龍」化石的相關發現。研究論文於本月11日發表在全球頂級科學期刊《自然》中,並且榮登當期封面。

穿越千萬年來見我們的,究竟是什麼?

刊載「最小恐龍」論文的期刊封面。圖源:《自然》

對於科研人員來說,三大標杆期刊,非《細胞》、《自然》和《科學》莫屬。在這三大期刊中發表的論文,基本上就代表了當前學術界中最具創新力、影響力和權威性的科研成果。

在《自然》中發表研究論文,本就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能夠「榮登」期刊封面,更是難上加難。

這篇題為《緬甸白堊紀蜂鳥大小的恐龍》(Hummingbird-sized dinosaur from the Cretaceous period of Myanmar),究竟是報道了什麼樣的「重大發現」,才能獲此殊榮呢?

據報道,該科研團隊發現了一個保存完好的小型「像鳥一樣的」(bird-like) 頭骨。這項發現記錄了一個新物種,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眼齒鳥 (Oculudentavis) ,並與「最小恐龍」聯繫了起來。

這項發現,刷新了人們的認知。

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恐龍,一般代指早已滅絕的史前生物。它們大多體型龐大,有鳥類(「恐龍」一詞在廣義上講包含鳥類)和非鳥類恐龍之分。

穿越千萬年來見我們的,究竟是什麼?

爬行動物演化關係簡圖。圖源:返樸公眾號

這個發現於緬甸北部的琥珀化石,其中包裹的動物頭骨僅有1.4釐米,整體展現出鳥類頭骨的形態。

該論文上線《自然》一天後,業內同行便提出了質疑,稱該研究論文斷定琥珀化石發現的新物種寬婭眼齒鳥斷定為「最小恐龍」證據不足,它很可能屬於某種蜥蜴。


穿越千萬年來見我們的,究竟是什麼?

左圖:一種小型蜥蜴;右圖:侏儒變色龍。左圖來源:janosiki.flog.pl,右圖來源:www.chameleoncaremanua

來自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的6位科學家集體撰文《琥珀中的“最小恐龍”,也許是史上最大烏龍》(點擊此處藍字查看)。

該文章對論文《緬甸白堊紀蜂鳥大小的恐龍》提出了十大質疑,其中九個質疑來自學術,另外一個來自於論文行文的措辭與邏輯。

科研論文的發表,需要經過「同行評議」的流程。這種經過業內同行進行評審的制度,會從科學性、原創性、創新性、邏輯性和準確性等多方面綜合考慮。也就是說,只要能夠通過2-5位業內同行的評審,論文就可以發表在相應的期刊上。

穿越千萬年來見我們的,究竟是什麼?

自古以來,學者之間的爭議就從未停歇過,這取決於科學的屬性本就是一種探索性的工作。不僅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哲學、文學、心理學等等均是一樣。

學術的不斷進步與學術觀點之間的爭議息息相關。我們需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環境,同時也需要不斷地探索更加完善的科研評審制度。

學術爭議是好的。科學就是在各種思想的碰撞,觀點的交鋒中走出來的那一條通往真理的路。如果科研人員不能把握好內心的天平,不能做到「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那麼這條路註定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的。

然而,百分之百完善的制度是不可能存在的。這就意味著再完善的評審制度,也會有些許不完善。那麼,科研人員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將會作為最後一道防線,彌補制度的不完善。

目前在學術界,「唯論文數英雄」導致的學術不端早已屢見不鮮。科研論文的發表,是科研人員對未知世界進行探索的一種見證。未知不可預期,如實地記錄總結,合理地推斷預測,是最基本的科研素養。這些科研素養,彷彿一塊塊堅硬的石磚,為我們打造出一個個令人著迷的未來世界。

參考文獻:

[1] Jingmai K. O’Connor et al., Hummingbird-sized dinosaur from the Cretaceous period of Myanmar, Nature, 2020, 579, 245–249. DOI: 10.1038/s41586-020-2068-4

[2] 王維,李志恆,胡晗,王敏,易鴻宇,盧靜《琥珀中的“最小恐龍”,也許是史上最大烏龍》返樸公眾號


插圖如未註明來源,則來自於Pixabay網站。

如需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