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世界第八大奇蹟”


Hey~

我們又見面啦~

你還好嗎?

揭秘:“世界第八大奇蹟”

秦始皇陵的建築規模,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中上世紀70年代發現的秦始皇兵馬俑也可謂是驚世駭俗,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坑裡有8000多個兵馬俑,四面有斜坡門道。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兵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築,即從地面挖一個深約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間築起一條條平行的土隔牆。牆的兩邊排列木質立柱,柱上置橫木,橫木和土隔牆上密集地搭蓋棚木,棚木上鋪一層葦蓆,再覆蓋黃土,從而構成坑頂,坑頂高出當時的地表約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磚墁鋪。坑頂至坑底內部的空間高度為3.2米。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門道,門道內用夯土填實,於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閉式的地下建築。

揭秘:“世界第八大奇蹟”


現代人挖隧道,搞基建,最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塌方,而秦始皇陵,一個2000多年前的巨大工程,方圓幾十平方公里,幾十米高,幾乎就是蓋了一個鏤空的山,相當強悍的古代黑科技。

而我們在兵馬俑看到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兵馬俑,兩邊都是縱橫的土堆,當然,這裡可沒什麼金銀財寶,這些都是壓的非常嚴實的夯土牆,非常堅硬,堪比現在的磚頭,每隔米,組成一道道東西走向的承重牆,將無數的兵馬俑陳列在這些承重牆的中間,最後再在承重牆之間覆蓋上堅硬的木頭,再在木頭上覆蓋上一層席子,最後用夯土填埋起來。

揭秘:“世界第八大奇蹟”


這些承重牆,就成了兵馬俑的保護者,能夠確保在劇烈的地質晃動下,也能讓那些兵馬俑保持穩定,而秦始皇陵各處的夯土牆,為整體的皇陵穩定,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這些承重牆,在考古專家眼裡,可不只是土堆,更是珍貴的文物組成部分。當年李斯建設始皇陵時,將兵馬俑進行了井然有序的排列,步兵、車兵、騎兵方陣隨承重牆進行排列,即使經過了2千多年,依然保持的井然有序。

揭秘:“世界第八大奇蹟”


當年秦始皇陵建了38年,動用了數以幾十萬計的民工,才最終建成,而我們如今的發掘工作,也進行了40多年,卻只發掘了整體始皇陵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雖然我們如今只發掘了始皇陵的極小部分,但已經發掘出了10多萬件文物,除了這些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兵馬俑,還有無數的青銅兵器、戰車等,時至今日還光亮如新,始皇陵堪稱一個龐大的古代地下軍事博物館,讓我們對那些還沒發掘出來的部分,充滿了無限遐想。

在三個已經發掘出來的陪葬坑裡,一號坑為“右軍”,裡面發掘出來6000多個武士俑,還有大量的精美的銅戰車,與真人實物幾乎同等比例,相當黑科技。

二號坑裡,也稱為左軍,裡面有秦帝國當年征戰四方的多種軍隊,包括步兵、車兵、騎兵、弓弩手等,陣勢非常龐大。而在三號坑裡,這裡堪稱帝國的軍事指揮中心,裡面有許多戰車、衛士和許多青銅武器裝備。

揭秘:“世界第八大奇蹟”


三號坑由南北廂房和車馬房組成,車馬房中有一輛駟馬戰車及四件兵馬俑,三號坑共可出土兵馬俑68個。從3號坑的內部佈局看,應為一二號坑的指揮部。三號坑是三個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所以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豔。

考慮到文物保護,作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它的陵墓無疑是2000多年來最重要的帝王陵墓,對它的發掘自然要謹慎謹慎再謹慎,只能等到技術成熟的時候再進行深入發掘,尤其是它的地宮,是最讓國人憧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