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和寡婦打賭,上聯“有木也是橋,無木也是喬”,寡婦巧對下聯

明朝時期,對聯文化的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相傳在明朝萬曆年間,杭州有一位秀才有些文采,但十分喜歡賣弄,平時就愛到戲院、酒肆這些地方,和一幫窮酸文人在一起附庸風雅,談到興起便要作幾個對子,別人對出來便罷,對不出來他便立刻驕傲起來,頗有些孔乙己的味道。要說喜歡賣弄文采也並非什麼可恥的事,古時候讀書人能夠考個秀才也能開個私塾、當個講師,能夠混口飯吃之餘,還令人尊敬,但這秀才還有個喜歡佔人便宜的壞毛病,因此在當地不太受人歡迎。

秀才和寡婦打賭,上聯“有木也是橋,無木也是喬”,寡婦巧對下聯

有一天,這秀才四處閒逛到田壟上,恰巧碰見了鎮子上一家婦人在帶著兒子牽牛耕田,這名婦人秀才是認得的,婦人的丈夫幾年前害病去世了,她便成了寡婦,獨自一個帶著孩子過活。寡婦雖然青春不再,但還是有幾分姿色的。秀才看到寡婦便生起了調戲的念頭,於是他跑到寡婦身邊與她搭訕。起初寡婦不搭理他,秀才心想:我這等文才,你這寡婦還看不上我是怎地?不如考她一兩個對子,也好讓她見識見識我的文采。想到此處,秀才便提出讓寡婦對他出的對子,打賭如果對得出,他就幫寡婦幹一個月的活,如果對不出,寡婦便讓他一親芳澤。

寡婦聽秀才這樣說,本來心生懊惱,但她是知道這秀才肚子裡沒有多少墨水,於是就答應了秀才的條件。秀才見寡婦答應了,心裡十分歡喜,當下就出了一個對聯:"大牛小牛,天下野牛崽守蠢牛"。要說這秀才出對子的水平是真的不怎麼樣,先不說語言粗鄙,且說寡婦一聽這對子,當下氣不打一出來,這明擺著是罵人啊,自己的孩子來放牛招誰惹誰了?於是寡婦即刻對出下聯:"

新書舊書,世上酸秀才讀死書"。這寡婦的下聯對的也是毫不客氣,你罵我孩子是野牛崽,我就罵你是酸秀才,這一來一回竟然對的秀才啞口無言,敗下陣來。

秀才不甘心,望見不遠處有一座木橋,思量一會就又出一對:"有木也是橋,無木也是喬,減去橋邊木,加女變成嬌,嬌嬌橋上過,乾哥實愛嬌"。這對子不像前一個是罵人的話,但卻是撩撥之意十足,非常的庸俗不堪,寡婦聽了更是生氣,於是思考了一會,對出了下聯:"有米也是糧,無米也是良,舍掉糧邊米,加女即是娘,娘娘橋上過,親兒莫想娘"。

秀才和寡婦打賭,上聯“有木也是橋,無木也是喬”,寡婦巧對下聯

寡婦的下聯對的十分精彩,不僅工整有序,還隱晦的接上了秀才的對子,把秀才當做了兒子,讓秀才不要惦記自己。秀才聽到這個下聯,只好認輸,白白幫寡婦幹了一個月的活,淪為了十里八鄉百姓的笑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