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外匯儲備長期穩定在了30000億美元左右?

宋祖椽


在第二次大戰以後,美國通過美元和黃金掛鉤,後來又換成和石油掛鉤,在加上美國經濟,軍事,政治在世界的強大,使美元成為全球貨幣,在國際經濟交流中唯一可以自由交換的貨幣。我國正處於經濟發展時期,需要在不同國家採購各種大宗物資,這就需要大量外匯。只有儲備了足夠的外匯才能穩定我國在這時期的健康發展。


阿木隨心


我國的外匯儲備高峰的時候接近4萬億美元。

2016年一場人民幣匯率保衛戰就用掉了將近1萬億美元,使得目前的外匯儲備始終維持在3萬億美金左右。

目前已知中國的外債數量大概在2萬億美金左右,結匯的話,自然要從外儲裡面扣,所以淨外儲大概只有1萬億美元左右。

全世界的外匯儲備中,大頭還是以美元為主,佔比高達60%,人民幣比重還不足2%。

充裕的外匯儲備,在維持國際支付能力、防範金融危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當然,外匯儲備也不是越多越好,錢總要保值升值嘛,但是對應著我們龐大的經濟基數,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顯然是個比較合適的比例。


鐵男說經濟


這個儲備貨幣一半是賺的,為了穩定美元。美元要是崩了你賺的美元不也廢了?同時中國大宗產品需求量很大,需要足夠的美元購買。


鄢子墨


美元是全球最堅挺、穩定的貨幣,世界各國大部分的外匯儲備都是美元,其他的如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都是國際儲備貨幣,只是比例沒美元高。

首先,國家出口商品賺取外匯,在外匯市場上可轉成任意的國際儲備貨幣,國家進口也要花外匯購買商品,有盈餘外匯增加,反則減少。

外匯儲備需要多少才夠?這個沒有一定的說法!通常來說,能夠抵禦一場或數場的外匯衝擊就差不多足夠了。

97年亞洲金融危機,索羅斯買入美元賣出泰銖做空泰國,泰國當時有六百多億美元外匯儲備,索羅斯攜百億再加槓桿輕易擊潰泰銖,泰國的數百億美元不到一個月損失殆盡,一片哀嚎。港幣同樣受到攻擊,最後中國出手將索羅斯擊退,這就是外匯儲備的威力。能保證本國貨幣的穩定!

假如20倍的槓桿,3萬億外匯,本金理論需要1500億發起攻擊,國際上的對沖基金雖然夠多,但能組織數家財團聚資提供20倍槓槓的3萬億是不可能的。而且中國的外匯是固定浮動,不是自由浮動,一個重擊本金就沒了,任哪個對沖基金都沒這個承受能力。

中國在逐步放寬外匯的浮動利率,浮動越大需要的外匯就越多。

近年來,美元霸權受到人民幣的強力挑戰,中國的國力越強,人民幣就越受到廣泛使用,當有一天人民幣自由浮動,中國的國力肯定世界第一,人民幣那時就是各國最主要的外匯儲備,中國也就不需要外匯儲備了。


冬晨西照


首先中國是世界上最多的貿易順差國之一。所以美元儲備穩定是正常的情況。其次中國進口量也是相當巨大,其中糧食、石油、半導體芯片都是中國主要進口的商品,其中芯片(CPU)基本依賴進口。所以需要大量的外匯儲備以應對國際市場價格的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