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楷模施秉銀——疫情不破誓不還

三秦楷模施秉銀——疫情不破誓不還

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 通訊員 王睿)2020這個不同尋常的春天,總有一些瞬間,直擊我們的心靈。總有一種力量,讓人熱淚盈眶,激勵我們前行——那就是我們身邊的榜樣。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西安交大一附院施秉銀院長,身先士卒,率先垂範,衝在一線,帶領全院職工阻擊疫情。他心繫武漢,毅然率領陝醫出征武漢。六旬施秉銀,從1月22日披上戰袍,到3月23日,已經在戰疫一線整整奮戰了60個日日夜夜,從未停歇,他就是這樣一位敢於擔當、肩抗使命、不忘初心的共產黨員。

三秦楷模施秉銀——疫情不破誓不還

三秦楷模施秉銀——疫情不破誓不還


擔當:我是院長隔離病房我必須要進

疫情就是命令,責任重於泰山。1月22日,西安交大一附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誓師動員大會召開,正式啟動了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戰疫模式。在這場特殊的戰疫中,施秉銀既是指揮長,又是戰鬥員,還是醫院一線醫護的“保姆”。無論是新冠肺炎患者,還是一線醫護人員,時刻都牽動著他的心。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施秉銀院長從明確診療規範、確定牽頭科室到細化防護要求,提出九條部署,條條都是乾貨,字字事關落實。西安交大一附院作為陝西省首批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省級危重症、孕產婦幼兒收治醫院、外籍人士定點收治醫院,醫院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我要去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隔離病區,瞭解病人的救治情況……”疫情爆發初期,在人們對新冠肺炎病毒還缺乏認知甚至是恐慌情況下,都覺得他這樣做太危險,“我是院長,隔離病房我必須要進!要掌握一線的第一手資料,新冠肺炎沒那麼可怕……”作為戰疫指揮長施秉銀態度堅決。

1月30日,施秉銀這位身經百戰的戰士,不顧感染風險,深入隔離病房,詳細詢問患者的症狀表現,瞭解病人的治療情況和生活狀況,現場指導救治。他在病區還看望慰問了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鼓勵大家堅定信心,攜手同心戰疫情。“院長都不怕,我們還害怕什麼?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施秉銀到病區查房,給患者和一線醫護人員帶來了極大鼓舞,這場戰疫是一場大考,每個人都是答卷人。

2月4日下午,交大一附院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杜某治癒出院,在歡送儀式上,施秉銀說:“你是我院出院的首位治癒患者,這標誌抗擊疫情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我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戰勝疫情。”

截至3月23日,西安交大一附院總共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15名,治癒出院13名,實現了醫護人員零感染,為陝西抗疫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使命:武漢戰疫50天救治危重症83人

三秦楷模施秉銀——疫情不破誓不還


三秦楷模施秉銀——疫情不破誓不還


大事難事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2月5日晚,施秉銀再次身披戰袍,出征武漢。施秉銀所帶領的醫療隊接管的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的七、八病區,這是兩個新病區,共64張床位,主要用於接收危重患者,可以說每天都在同死神賽跑,任務非常艱鉅。

在武漢的50天,施秉銀堅守病區,靠前指揮,心繫危重患者安危。醫療隊進駐病區後,一線反饋的情況更讓他寢食難安,“病人情況相當嚴重,醫療救治壓力很大”,施秉銀坦言。為此,他提出要把挽救患者生命當作頭等大事,把降低病亡率作為首要任務。經過他的倡議和協調,施秉銀牽頭組建了降低患者病亡率小組,成員包括各大醫療隊的頂尖專家,小組建立重病例每日討論機制,實施“一人一策”,集合多學科力量,組織專家遠程會診,按病情輕重緩急對患者分層,動態調配醫護人員,保證最強力量救治最重病人。小組成立後,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病亡率,這一做法也得到了上級部門和兄弟單位的高度評價和認可。

2月25日下午,在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2場新聞發佈會上,施秉銀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交大一附院158名醫護人員分五批出徵武漢,其中142人奮戰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整建制接管了七、八病區,目前,醫療隊共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合計90人,經過2周多的積極治療,目前危重及重症降級為普通的共有44人,出院繼續醫學隔離16人。”

去時寒風蕭蕭,今已春意融融。現在支援湖北的全國各地醫療隊相繼撤離,施秉銀和他的團隊卻依然堅持在武漢的戰疫前沿陣地,爭分奪秒搶救生命。截至3月23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七、八病區的32名患者病情全部趨於平穩,累計治癒出院83人。“疫情不破誓不還!”這是施秉銀和他的戰友們的錚錚誓言。

三秦楷模施秉銀——疫情不破誓不還


三秦楷模施秉銀——疫情不破誓不還


感召:讓黨旗在“疫線陣地”高高飄揚

阻擊疫情,黨員先行。在武漢,施秉銀要求醫療隊的黨員醫護,疫情面前勇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

2月16日,支援湖北醫療隊在武漢“戰疫”前沿陣地成立了臨時黨總支,施秉銀任臨時黨總支書記。為了打造一支能打勝仗的醫療鐵軍,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醫護抗擊疫情的主力軍作用,施秉銀把黨支部的戰鬥堡壘築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七、八病區的前沿陣地上,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黨員幹部帶頭把紀律挺在前面,在支援湖北醫療隊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充分實行三級聯動,通過以黨員為核心的隊管組、組管人,讓精細化管理滲透到方方面面,為醫療隊構築起了疫情防控的堅固安全防線。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儀式簡單,莊嚴神聖,誓言錚錚,這是武漢戰疫沿陣地吹響的衝鋒號角,催人奮進!3月11日晚7時,在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沿陣地,由臨時黨總支書記施秉銀領誓,交大一附院陳萍等23名同志,面向黨旗莊嚴宣誓,他們在“火線”光榮的成為中共預備黨員。90後護士陳萍說:“到武漢後,看到施院長和身邊的黨員醫護不顧個人安危,日夜撲在救治一線,在他們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精神的感召下,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希望能早日成為一名正式黨員!”。

據瞭解,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共有63名黨員,在病區,每個基層黨支部都是一座堅強的戰鬥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施秉銀的帶領下,共產黨員在病區帶頭逆行而上,與病魔較量,英勇戰疫,敢於擔當的先鋒模範作用,深深感染和鼓舞著身邊的普通隊員,醫療隊的很多70後、80後、90後,爭相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

三秦楷模施秉銀——疫情不破誓不還


人物簡介

施秉銀,男,1959年生,中共黨員,現任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吳階平醫學研究獎、中國醫師獎、全國醫德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好醫生稱號獲得者。施秉銀同志是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優秀醫務工作者和勇於擔當、胸懷家國的陝西醫改先行者。他潛心科研,永攀高峰,用精湛醫術實現興醫報國理想,他待患如親,醫者仁心,永遠把病人利益擺在第一位,他情繫民生,心繫百姓,樹立醫改典範扛起健康使命,他公而無私,甘於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的赤子情懷令人動容。他投身醫療衛生事業36年,是新時代醫療戰線湧現出的恪守良醫初心、服務百姓健康的傑出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