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線條的方硬質感怎樣表現?

神韻軒書法


(一),書法線條,只能在行草書法中有這樣的提法,在其他的書體中叫作《筆劃》,不可通稱線條。

(二),書法線條在行草中要有可控性,就是說一個漢字或一幅書法作品要保持一定數量的線條,特別忌諱失控的書法線條,在一個漢字或一幅書法作品中全部或大部由線條組成,而沒有其他的漢字筆劃的表現,就是難怪觀眾說的像一碗麵條。

(三),書法線條的硬質感,可以表現在筆法的稜、角、直粗等,也可以表現在墨法的重墨、濃墨、飛白等。



海岱山夫


書法是抽象線條的王國,書法線條之所以富有神奇的表現力,是因為線條具有極為複雜的屬性。線條是書法藝術作品主要構成要術,是書法藝術語言,直接表現書法作品的觀賞藝術性。

一是線條的形或方或圓。“方”的線條表現為稜角分明,多由露鋒入筆和收筆,側鋒行筆。“圓”的線條則是藏鋒入筆和收筆,中鋒行筆。

二是線條的力度:硬、彈、磨。“硬”的線條外形多為方和轉折,也可謂線條方硬,古人云“書貴瘦硬方通神”,就是強調字要具有骨力、有硬度。字若無骨,風采全無,在魏晉碑中較多采用。“彈”的線條體現的是一種韌勁,如同拉彎的弓,充滿勢能。如褚遂良,宋徽宗等書法中體現充分。“磨”則表現為線條表現為一種阻力,常以飛白,枯澀的線條展示,常常體現出創作者書寫的節奏甚至心理表現。

三是線條的韻律。書法韻律是指書法藝術作品中持續出現的某種藝術特徵,在書法線條上表現為連續、間斷、流動、止息、急促、和緩、激動、平和等視覺形式,這些形式達到視覺衝擊,引起某種心理的體驗閃現,調動閱讀者情緒,與之形成精神深處的共鳴的效果。


崟岌居者


方筆,側則方,瘦則硬。

圓潤筆則筆鋒中達,筆畫瘦硬,彰顯筆畫堅挺而直拔,比如柳體筆翰瘦硬而方折筆畫多。魏碑楷書方筆取勁險,歐體是為險峻,筆力堅挺,兼善隸意而園轉。一如顏體,圓方兼之。

草書,懷素,瘦硬,取中鋒而顯得豐滿遒勁。張旭草書肥而豐腴。章草盡波磔方筆。王羲之的十七帖,奇倔不群,屬於方筆多與圓筆。

由此線條筆畫表現的方硬取決自己的用筆功力。

中鋒瘦硬,亦乃表現出堅挺勁道。

側鋒偏鋒,方筆折筆,亦乃體現方稜之貌。

線條的方筆,瘦硬,皆在書寫形式的不同,用筆的不同。

最關鍵還是一個筆力功底,僅僅趨硬筆,並不是豐滿的筆力,取方筆,不盡筆墨的豐腴。

理該是瘦硬且有遒勁之力。

方筆皆得適宜用之,即該方則方,不該方筆就不能方筆運奪。

盡一切順其硬用筆內力取瘦硬及方折之妙。

一言蔽之,還是一個書者的筆墨功夫。瑧熟否?

骨力洞達,勁瘦必有健。簡散與內斂之處理關係,方可得簡潔有力之痛快淋漓。

取其方折,魏碑習練必有課業。縱觀方筆源泉來自碑學。由此學書具有一定的各種書體的兼修。得方筆瘦硬筆意。

運筆技法,瘦硬方筆,俏拔遒麗。


狂喜淡墨a


所謂方筆,實際上是巧用側鋒法,自然書寫即是。中鋒易出圓形,側鋒易出方角,這是基本筆法固有的造形功能特性,掌握好了運用起來得心應手,效果顯著。

線條的方硬實際上說的是力度感,它是用側鋒法與行筆節奏、速度完美結合製作出來的。如圖: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577000322eab7bc4b1c\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題主問的應該是魏碑的筆法。魏碑的起筆收筆多用切筆(也叫截筆),不同於唐楷的逆起回收,主要就是以順鋒入紙,收筆則切鋒以成稜角。也就是後人所說的表現出金石味。


西廨七叔


這是一個書法學習者都應該掌握的技能。我們學習魏碑的時候,練習方硬質感的書法線條,是依靠“切翻”的筆法,塑造點畫的外形為起收、轉折等為方筆。如龍門二十品裡面很多碑,都有這個特點。

其實,“切翻”筆法不僅僅是存在於魏楷,在楷、行草、隸書等字體裡都有應用,與圓潤質感線條相對,在一個字或整篇裡綜合應用,構成書法藝術裡豐富對比和變化,所以是學習書法都應該掌握的一個用筆技巧之一。

具體的筆法操作,以起筆為例:垂直於筆畫方向入筆橫切,然後原位置把翻轉為垂直方向,也就是調整為筆畫的方向,然後行筆。

切鋒是用筆尖刻畫三角形點左上的稜角,用筆肚(副毫)刻畫左下的稜角。

翻鋒的目的,是將側鋒轉換為中鋒,以使毛筆保持中鋒態運行。這樣筆法既寫出了方筆的外形,也保證了行筆的中鋒運筆。

通俗一些講,就非常像我們用板刷刷一個筆畫,為了保證起頭(或收尾)的整齊,要橫向劃一下。如圖所示。

掌握這樣的用筆,在其他的電話撇捺橫豎等,都是一個原理。每個點畫都有八個方向的變化,這是所謂的“八面出鋒”。

其實這種“方硬質感”,更多的是和圓筆的渾厚共同使用,即便在魏碑裡,也是更多的在同時使用,形成了方圓、陰柔陽剛等等對比關係,豐富了視覺內容,帶來書法的魅力。我用了李璧墓誌的“彭”字做個簡單的說明。最後也放上自己剛剛臨寫的李璧墓誌,請方家指正。


趙國林


宜中鋒。



又一村206222705


書法硬方 通神




我想偷走你的心


用折筆


老無憂浪子


轉折處、起收處都可以體現方筆,可以看一下張遷碑。行筆過程中多用中鋒行筆,控制行筆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