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生活費怎麼合理安排?

姚岳飛


大學生正常來說,還沒有收入,有兼職的一般也不高,那從大眾角度來說,生活費還是父母給的比較多,那麼怎麼安排相對合理點呢?個人覺得可以分成以下三部分。

首先是衣食住行的必須消費。這部分一般可以佔生活費的五成,畢竟還是向父母伸手的比較多,能節省的儘量節省,養成不大手大腳的好習慣。

其次是化妝品與應酬,把這個歸到一起是因為兩種的花費總佔比不能太高,歸一起統籌安排靈活點。雖說是大學時期還沒走出社會,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些許的化妝品必不可少。相對來說,女孩子的花費更多點,但最好不要超過三成。然後是必要的應酬,大學也是一個小社會,哪怕簡單點的聚餐聚會等,偶爾還是少不了的,何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最美好的時代,約上三兩好友一起旅遊更有益身心。

再次是對自己的投資。這部分還是需要單獨列出來。


行者善思


大學畢業五年啦,五年我在南寧買了房,主要是在大學期間學會了省吃儉用,理財等攢下了一筆錢。大學期間,每個月家裡會給500元的伙食費,那時伙食費還很便宜,早餐3元一個包子一杯豆漿,中晚餐各5元一葷一素一米飯,一天的伙食費是13元,一個月390元,,還剩下110元,平時很少吃零食,很少買衣服,偶爾週末以及沒有課的時候還去兼職,發傳單啦,舉牌遊街啦,家教呀,各種零工都做過,同時也會好好努力學習,爭取學校的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以及參加各種活動比賽獲得的獎金等等,補貼生活費綽綽有餘,富有盈餘,攢下人生第一桶金,為日後做好經濟基礎。



小溜溜lpz


我大學以節省為目標。心裡估摸著每月存生活費的百分之二十。既然以此作為目標,其他開銷就要相對的減少。當時07年在廣西讀書,月生活費500。不過那時吃飯相對便宜,5塊錢以內就有一餐(有肉有菜,湯免費)。一日三餐的標準就13塊左右,一個月就300左右。多少還是達不到預期目標值。因為有時候會吃好點或者買水果[呲牙]。不過至少有存下錢放假回家玩。那時的主要目的還是學會省錢啦。


謝先生1010


大學生的生活費如何合理的安排?

書到用時方恨少錢到月底不夠花,這是很多學生的常態。

現在上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根據所學專業、所在城市、學校位置、社團活動、興趣愛好、回家頻率、家庭經濟條件等來決定,基本上在800-3000不等。

怎麼安排合理些呢?

吃飯花銷:早飯+午飯+晚飯=20~30元,一個月30天大約要花掉900元。

日用品開銷:話費、生活用品以及各種各樣的零食,加起來可能要用掉300元,特別是像女同學,因為化妝品可能會比較貴,所以這方面的開支自然不會太低。

社交預算:在大學裡,經常要和同學們出去進行聚餐、唱歌等娛樂活動,作為維護同學友情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是不可或缺的,但要注意適度,如果你還有自己的另一半,那明顯是要更多錢的。

主要開銷如下:

早中飯餐:500-800元/月。

零食、水果等:200-300元/月。

日用品:100-300元/月。

通訊:100-200元/月。

社交:200-600元/月。

交通:100-200元/月。

  • 生活費不夠花怎麼辦,給你們整理了以下建議
  • 1.遠離校園貸
  • 大學生消費觀念前衛,追求物質生活,比較感性,容易衝動而且自控能力不太強。不太懂得自我保護。校園貸打著助學的幌子誘導金錢觀尚未成型的大學生不勞而獲,超前消費。有的同學不好意思借錢,於是就求助校園貸,釀成了很多悲劇,一定要引以為戒,拒絕校園貸!
  • 2.適當進行儲蓄和理財
  • 消費前給自己擬一個計劃,大致確定吃飯、娛樂等支出數額。有計劃後再去消費,但也不免會有超出預算的支出,所以還需要學會記賬,知道用在實處和浪費的地方,時間長了,就會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 3.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助學金
  • 國家資助政策有獎助學金、助學貸款、困難補助、勤工助學等資助措施,在不耽誤正常學習時間的基礎上,學校還有各種勤工儉學崗位提供給學生,具體情況可以到大學生事務中心進行了解或者報名。
  • 4.合理選擇兼職
  • 大學生除了靠爸媽給生活費外,可以自己利用大學裡的一些閒散的時間做做兼職,一方面鍛鍊自己,一方面也能多賺零花錢,一舉兩得。但是在選擇兼職時,應提高警惕,注意安全,小心被騙。需通過正規的渠道,選擇證照齊全或有一定實力規模的兼職平臺。
  • 5.不要向家長索取過高的生活費
  • 在大學的種種開銷,還是要以家裡的經濟條件為根本。家裡比較富裕,可以適當多給一些生活費,但也別毫不節制。大學時候正是培養理財消費能力的時候。“上不封頂”的生活費可能會讓大學生沉迷享樂,不思進取。
  • 進入校門的第一節課,我們要學會“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衡水中學教育觀察


個人觀點:

大學生的生活費用分兩部分

A :衣食住行+興趣愛好

B:業餘時間的能力提升

而生活費的來源不能完全依賴於家裡(節假日、寒暑假可以靠做兼職解決一部分);特別是用於追求時尚的穿著打扮、興趣愛好等所產生的額外消費(高檔名牌、豪華聚會),必須要由學生自己解決(與家庭條件無關,因為大學生已滿十八週歲,能夠自力更生,並且有正確的認知,懂得什麼是遵紀守法)[點亮平安燈]

至於飲食起居,是為了能健康成長,保證充沛的學習精力,保證一日三餐營養搭配合理就好!用不了太多💰💰[胡瓜][吃瓜群眾]

多積攢一部分💰💰用於業餘學習鑽研,能力修養提升方面[V5]

衣著整潔樸素,獨立自主,氣質有佳,團結樂群,一看就是個真正的大學生[比心]

如果每個家庭每名大學生都這樣培養,那麼校園裡“攀比之風”將會悄悄地匿跡,“虛榮與浮華”將會害羞地逃離,家長們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也可以輕鬆一些了!

題外話: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最該具有的“團結友愛、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精神,不是掛在嘴上的[奮鬥][奮鬥]



sky百年樹人


首先計算出自己每月必須支付的費用並固定不動,比如:飯費1500元、生活用品費200元、手機通訊費99元……以上費用總計為2680元;家裡每月給3000元生活費,其中自己要留點“應急錢”,這是千萬不能動的,萬一有個頭疼腦熱的呢,看醫生要有錢,沒錢的話誰管你呀?最後如果還有剩餘的錢,再去考慮自己喜歡做的其它事情。

另外我建議學生還是要以學習為主,然後在保證完成學業的基礎上,可以考慮玩玩互聯網的直播平臺或者靠給別人補課等等,掙點外快。

同意我觀點的好朋友們,請關注我,有什麼職場問題可以諮詢我,我會免費幫助你策劃人生髮展規劃,解析職場上各種套路,排除各種煩惱和陷阱,點擊關注不迷路,日後找我有去處,謝謝!


FG享受生活


合理安排大學生活費對於大部分人都很難,很多大學生沒等到月末都嚷嚷著要吃土了,很多超前消費的情況。如何合理安排?

無論每個人的生活費是多是少,都要對資金進行規劃,養成良好的消費觀念。首先把支出部分分模塊,資金就像一顆大樹一樣。

第一,飲食方面,如果你是一個節儉的孩子你可以去食堂,能更大程度上節省開支。每個月在吃飯這塊的資金鍊是不能斷的,畢竟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吃飯是必要的消費,這個省不了。當然在週末,有同學,室友,甚至有的會有男女朋友,會選擇在外面吃飯,偶爾一次兩次的。

第二,穿搭對於女生來說需求會大一些,在這方面支出會多一些,不過根據情況而定,可多可少。男生亦是如此。

第三,護膚方面,這個對於女生來說開銷也不小,畢竟大學生不像高中生,都會化妝,男生需求不會很多。但是經濟條件不允許的話,可以選擇性價比高,平價的化妝品,年輕才是最大的資本。

第四,生活必需品,這個是必要的支出。如果想節省開支,每個學校會有一個群,裡面每年有賣學姐學長畢業用不完的生活用品,像洗衣液,紙等好多。

第五,學習方面,大學的學費都是一年一交的,在學費之外,自己會買點學習用品,筆本之類的,不會太多,喜歡讀書的可以去圖書館,如果想考證,也可以在網上買書。筆和本在網上買比實體店便宜好多。

第六,其他消費情況,這個根據個人愛好而定,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事情,你可以選擇適當消費。我就是週末喜歡出去玩,所以在交通費用和景點門票這方面會有一些開支。


羽飛飛


我們首先安大學生活費一個月1500元來計算:

800元做為,作為一日三餐的費用

100元充話費

100元作為網費

100元交通費用

剩下的400元作為社交費用,比方說和朋友聚餐,交女朋友的費用。

這都是在校園裡生活的正常情況下,如果想活的更加瀟灑,要麼就問家鄉在追加費用,要麼就自己解決。

自己解決的話,不外乎就是找兼職,一般大學的課程都不是很緊。

可以去週末發發傳單,做一下小時工,或者網上直播,遊戲代玩等等,不過要注意的是找比可靠的兼職網站,過中介。

或者請教一下師哥師姐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楊堰磊


大學生活的開支費成為每個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必須面對的問題。這些費用多則1000或以上,少則幾百。有些時候,父母給的生活費,也不夠自己半個月整個月的開銷。有些時候剛拿到生活費,自己就瘋狂消費,自己也沒有過多留意關注自己花錢花在哪了,也沒有這些合理有效的規劃方法。文章我針對此問題,提出一些生活上的建議,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堅持建立日周月的開銷規劃表。我身邊的朋友做過這種類似的開銷計劃表,月末統計時看到這個表,就會清晰地發現自己原來在這些方面花費多或者少了。

其實是列出一個表格,橫向是關於具體的時間日開銷,眾向是分上午中午下午時間段的。可以在對應的時間段內填寫每天開支的細節欄目。最後一天花幾分鐘時間在時間段下方總額欄計算當天的開支,一週統計一次,到了月末就會很清晰明瞭這個開支費了。

二,善於把開銷計劃表進行總結分析,調整下階段的花銷計劃。通過初步階段地登記情況,可以意識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是花費太多了。然後可以把這些花費的欄目可以總結為必須花費與其他可能花費的欄目。必須花費的板塊是類似於伙食費,住宿費,電費,水費這些等生存所需。可能花費的板塊呢,類似於社團班級旅遊,外出遊玩等享樂型發展所需。

根據這些資料,估計與預留這些金額給自己的生存發展所需。父母如果固定給生活費的話,那就可以根據這些規劃表,適當留給自己一部分的這些費用。如果超支了,那就適當從另一部分從自我享樂發展或者自我生存這塊靈活挪用一些費用。當然,前提是你,必須保證自己的生活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三,適當地從正規渠道,增加其他收入來源,補貼生活費的開支,降低過度生活費開支帶來風險問題。我的朋友在週六日有空過去學校附近家教所來當家教,然後就自己賺幾百零花錢💰填補自己的上千生活費開支。


鄉村小老師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觀點。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大學生生活費的概念。字面理解生活費是生存活下來的費用,我們讀大學那會,家人給生活費都是說這是給你吃飯的錢,而現在所說的生活費確實很廣義了:所有在大學期間的正常開銷花費都包含在生活費的範疇!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的一些開銷花費都有哪些!

大學生也是人,是人就會有需求,按照需求來

說就離不開馬斯洛的那幾個需求層次!第一:最基本生理需求,大學生的吃,穿,住,行都需要用錢的,相比而言,吃和穿花費會比較多,這個會佔比大學生生活費的較大比重。由於大多數大學生會統一住學校宿舍,在學校的時間比較多,外出較少,所以居住和出行的花費會交少!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大學生談戀愛在外同居,那租房子和出行的花費自然會很高,總體來說,基本的生理需求的花費應占比大學生生活費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

大學生由於還在學校,還沒有真正踏入社會,所以大學生的安全需求花費基本沒有。但是社交的需求則是很大的,特別是對愛情的需求,現在大學期間,對一個男同學談一個女朋友的花費不低呢!吃飯,看電影,買衣服及化妝品等等約會的成本相當高。如果男大學生談了女朋友,這裡的花費佔生活費的比重至少會有百分之三十之多。當然女同學在滿足審美需求裡也會花不少的錢,給自已買漂亮的衣服,鞋,包包和好的化妝品!這部分花費對任何女生來說都佔比較大。大學生其餘的花費還是有很多的,像手機和電腦及買書的花費等等!大學生生活費到底怎麼合理安排都是根據上面個人不同的需求層次來決定的,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