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想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你得到或者給予孩子了嗎?為什麼?

海雲海


看題有感而發,歡迎討論: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父親給予的是責任、勇敢和擔當

母親給予的是善良、勤勞和夢想

一個快樂的童年,是父母給予的

是博愛還是憎恨

是勇敢還是懦弱

是堅強還是膽怯

這都是父母在點點滴滴的教導

這都是父母在日日夜夜的陪伴

孩子的幸福來自父母的陪伴

當孩子一個錯誤的行為

父母是責罰還是引導

都關係著孩子未來價值觀的形成

當孩子出生時,就像一張白紙

你給他上什麼顏色,他就什麼顏色

而且會變本為利

孩子的幸福來自正確的教導方式

———






鬼谷子文武雙修館


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得到了,卻無法給予我的孩子們一個快快樂樂的童年,因為我的童年是輕鬆自由的日子裡度過,而我的孩子童年卻在各種競爭壓力下熬出來的。

我的童年是充滿快樂的一段美好時光,那時候雖然生活條件艱苦,吃的穿的都跟現在沒法比,可是自由自在的玩耍,無拘無束的生活,至今使我無法忘記。記得在一望無際的田間地頭,我跟著奶奶挖野菜,在煙霧繚繞的大煙鍋旁,聽爺爺講故事,經常和一群小夥伴爬樹掏鳥窩,下河捉魚、挖泥鰍。最盼望的是村裡放映電影,天剛黑就老早搬著小凳子到小學操場上,佔好位子,兜裡裝滿炒熟的花生、瓜子,邊嗑瓜子邊和小夥伴們嘻嘻哈哈說說笑笑,一直等到電影開演。

直到我結婚生兒養女,村裡計劃生育抓的緊,那時候不許生二胎,就把兒子寄宿到姥姥家躲幾年,後來,我們夫妻倆打工出去,早早就把倆孩子送到縣裡一所全封閉私立學校了,每年除了開學放假接送,就基本沒有見面的機會,記得孩子們上完小學的時候,好像變成陌生人一般,每次離開那一刻,孩子望著我們依依不捨的眼神,至今回想起來心裡依然隱隱作痛!

現在的孩子壓力更大,除了學校老師佈置的海量作業外,家長買的課外補習書籍,報的才藝班,小小年紀就戴上厚厚的近視眼鏡,整日關在家裡學習、學習再再學習,努力、努力再努力,好像與外界絕緣了。

我們的快樂無憂的童年已逝,一去不復返了,我們的孩子,他們快樂的童年在哪裡呢?至今我無法判定我的做法錯在哪兒。


鄉村映山紅


我沒有擁有幸福的童年,但我給我的孩子了。

每個人都想有一個快樂的人生,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擁有,因為我們的人生快樂與否在童年就已經註定了,如果你的童年快樂,成人以後幸福的可能就會高很多,反之你可能擁有的再多也不會快樂。

講個身邊的事,A,美女一枚,職業模特,她的收入不低,在三十歲以前就有了幾百萬的資產,在身邊的人群中算是佼佼者。我在她三十二歲那年認識的她,當時她還沒有結婚,經歷了幾次失敗的戀情。見她那天她穿了一年白色的上衣,黑色的褲子,說實話真的很漂亮,身為女人的我都不由得多看了兩眼。

她什麼都有但是就是每天都不快樂,我們聊了很多,聊到了她的家人,她的童年。她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小時候她的父母經常打架,而她和哥哥之間也不是很親密,可能是家庭環境的原因,造成她和他的哥哥脾氣都很大。她給我講了幾件她印象深刻的事情。

第一件事發生在她七、八歲的時候,那天她和一個女孩在家附近玩,玩得正開心的時候過來幾個小孩對她們進行挑釁,進行辱罵。她很生氣,跑回家,想找哥哥為自己討還公道,替自己報仇。

當時她的父親在家,聽到以後,二話不說給了她一記耳光,她很傷心,說著說著就哭了。她哭著說:父親並沒有詢問原因,他也沒有想過自己女兒平時很老實的一個人怎麼會讓哥哥去打人。

事情已經過去二十幾年,她提起這件事還是會委屈的大哭,可見這件事對她的心靈造成的創傷有多大。外在的傷口容易痊癒,內心的傷口卻很難恢復。

第二件事,一次她的初戀男友到她家裡做客,在飯桌上,她說:今天這個雞架不好吃。他的哥哥在旁邊聽了非常生氣,就對她吼道:吃就吃,不吃就滾。她聽哥哥這麼說她也很生氣,就把筷子一摔說:不吃了。他的哥哥起身就過來打她,男朋友就來阻擋,於是哥哥就和男友打成了一團。

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她很平靜,好像在說一件很普通的事,或許這種戰鬥對於她們家來說真的是很普通的事。

最後一件是讓她感動的事,那一年她十七歲,讀了一個技校,技校分配她們那批學生去一家酒店實習。她回憶這段時說她的家人就是傻¥,送她去那種地方讀書,還不如去哪裡打工。

酒店給她們安排的宿舍條件非常的差,用她的話說就像倉庫一樣,蓋的被子都是硬的,好像幾十年沒有洗過。晚上她實在受不了了,給母親打電話,讓母親送一床被子過來。

第二天晚上,母親到了,拿了一床被子,她看著她的母親說:我不想在這待著。母親只說了一句話:不愛待就回家吧。她講她聽到母親的這句話以後當時就哭了,她覺得母親愛她,母親真的太好了。

A走了,我沒能幫上什麼忙,只是聽她在傾訴,通過這三個故事我大概猜測了一下她的家庭。小時候父母經常打架,父親對她的教育是很粗暴的,而母親可能平時對她的關心很少。

毋庸置疑,她的童年是不快樂的。說實話,童年快樂的人真的不是很多,攤上好父母的可能會好一點,攤上不好的父母基本就不會有什麼快樂了。

而童年時期的生活體驗,對一個人的成年以後影響是非常大的,有句話說的好“性格決定命運”,而一個人的性格形成主要是在14歲之前,14歲之前性格基本已經定型,長大後即使有所改變也不會很多。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14歲以前沒有養成一個樂觀開朗的性格,以後再快樂的可能就非常小了。所以,童年是否快樂,很大幾率會決定一生是否幸福。



我想要公平公正


答案是肯定的!

有一句話說得好,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癒!

我自己的童年可以說是不幸福的,農村裡的留守兒童嘛,然後父親有三兄弟,排行老二,屬於爹不疼媽不愛的那種,連帶著爺爺奶奶也不喜歡我爸爸的孩子,但我哥哥是長孫,又是男孩子,所以到最後爺爺奶奶最不喜歡的就是我了,小小年紀的我,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也不怎麼喜歡我,可以說童年是相當的不幸福,以至於現在想起童年的事情,還會掉眼淚!好在我讀書成績還不錯,總算讓自己找到了一點點慰藉!

所以當自己為人父母以後,我真的特別希望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這個幸福主要是情感和物質,在情感上,很愛孩子,從生下來到現在四歲了,除了我做闌尾炎手術住院那一個星期,他沒和我住在一起,其他每天每夜,他都和我在一起,一直有媽媽的陪伴,因為我現在還想起小時候在黑夜裡躲在被窩裡面想媽媽!但我不無原則地寵溺孩子!我在他的行為上還是管教得很好,但我在他物質上確實極力地去滿足,吃穿用度,玩具,學前教育,興趣班,都是儘自己最大能力去滿足他,尤其是在吃的方面和玩具方面,只要他開口了,不過分的,我都會答應他,我先生經常說我是在彌補自己的童年,其實說真的,我是在彌補自己的童年,我現在30歲了,但我依然記得還只有幾歲的時候,和父母舅舅一起上街,我看中了一個玩具槍,我特別想買,我舅舅對我很好(但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了),他說他出錢給我買,但我爸爸就是不同意舅舅給我買,就是不準給我買玩具,天啦,20多年過去了,那種失望沮喪的感覺,現在還能感受到!所以現在我孩子要買什麼玩具,我都儘可能滿足他,想吃什麼東西也是,儘可能地滿足他,只要不是垃圾食品!

其實,說這麼多,像我們這個年代的父母,八零後九零後,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比較大,也知道科學地為人父母,只要是三觀正常的,都知道和都想要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


Juebaby


我的童年是快樂的,我也把這份快樂給予了我的孩子。

雖然說家裡都是嚴父慈母,但我的家庭正好相反,嚴母慈父。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我童年的快樂。

我也儘自己所能,給予女兒快樂。但女兒曾抱怨過說,小的時候學鋼琴太苦了,別的孩子都在外面玩,她還要在家裡練琴。等她有了孩子就不要學鋼琴了。後來她長大了,明白了我的想法,學琴不是讓她成名成家,而是在生活的瑣碎裡,有一個自己的愛好,給自己一個精神的寄託。有一天她和我說,將來我有了孩子,你也帶她學鋼琴吧。

沒有絕對的快樂,但你回過頭來,回憶那段時光,也許痛但很快樂,這就夠了。

童年給了我最豐富的人生底色,每次回憶童年都溫暖而美好。我也希望我的孩子在回憶自己的童年時也是美好而快樂的。

時代在不斷髮展變化,儘管不同時代對快樂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種東西不管在什麼時代,都是可以世代傳承的,那就是愛。

我相信在有愛的地方就有快樂!



尋找情緒的出口


誰都想要一個快樂的童年啊,年紀越大,就越認可那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我的童年,前半段算是快樂的吧,和奶奶一起在重慶,雖然是山區,經濟不富裕,但是真的很快樂,滿山裡跑,沒人說我一個女孩子不幹活兒,這麼瘋沒有女孩子樣。後來就離開了重慶,有了後媽,好像自己做什麼都不對了,十一二歲的年紀不會做飯是錯的,愛吃零食是錯的,想要零花錢是錯的,做飯不好吃是錯的,讀書也是錯的……

如果我有孩子,當然希望她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一個人從小的成長環境,影響她的性格,心態。像我,很多時候都不夠自信,社交場合很木訥自卑。我希望我的孩子,將來能夠有自信陽光,不管什麼時候都有底氣,希望她永遠都知道她的身後有一個避風港,希望她是溫暖的有愛的孩子!

所以我一定會竭盡全力去給我孩子知道快樂的童年!




哆哆哆啦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我是一位八零後,我的童年很快樂且充實,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但是能夠一直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一起吃飯、睡覺、玩耍,甚至去地裡幹農活,到了雨季,放學後爸爸每次都來接我,坐在他的肩膀上高興的回家,到了家媽媽已經準備好了粗茶淡飯在等我們,每次集市他們都會給我買烤腸,現在想想那個時候真的好幸福。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現在我也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爸爸了,當然更懂得美好童年的重要性,平時在家我陪他做遊戲、看電視,天氣好的時候帶他出去和其它的小朋友們玩,去公園玩,去遊樂場坐火車、騎木馬,孩子還是很高興的,小孩子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這樣他才會健康、快樂的成長,希望天下做父母的都好好陪陪孩子吧,錢是永遠都賺不完的,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啊,錯過了永遠都無法彌補。






ru戲冭深


誰都想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你得到或者給予孩子嗎?很高興為你解答,我的童年大多時間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因為我是他們帶大的,直到自己出來工作才和父母一起住,我父母在我6歲的時候就外出打工了,我屬於留守兒童一類,最開始我是跟著爺爺奶奶在鄉下上學,呆了一年後爺爺奶奶帶著我去了縣城上學,其實我最懷念在鄉下的那一段生活 至今歷歷在目 ,奶奶家房子周圍隨處可見的綠草地,放眼望去都是樹木,春天各種花香,各種野菜滿地都是,夏天坐在竹床上聽 知了 青蛙的叫聲,秋天各種果實成熟,可以放肆狂吃,冬天門前的小池塘結冰 約上小夥伴一起玩耍,美好的回憶停留在心底,我知道永遠都回不去了 也找不回來,奶奶家的房子已經不在了,村子現在的樣子已經完全變樣的,雖然沒有父母的陪伴 但爺爺奶奶給了全部的愛 ➕陪伴➕呵護給我,我的童年不孤單,我覺得很幸福,很快樂,有時間我想把這些童年趣事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嘟小帥的媽媽


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我不知道我的孩子的童年是不是快樂的。

童年的很多趣事還都歷歷在目。上山捉蠍子,小河裡摸魚,野地裡摘野棗,甚至去農田裡偷紅薯,一切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回憶。

我也想給我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現實是殘酷的。現在的環境,已經不是我那時候的環境了。

小學就要上補習班,因為初中就要面臨著擇校,然後是初中考高中,然後是考大學。。

你不上,自然還有大把的人在上。就我孩子報的那個補課機構,這個年級的就有兩千餘人。而像這樣類似的機構,在我這裡還有好幾個。

你不上,就會被拉開差距,就不能上到理想的初中,就可能不能上到理想的高中,乃至大學。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學習資源太緊張,不努力就會被落下。

不過我也會徵求孩子的意見,他對於這方面也沒有逆反心理。所以,就這樣了。

也許在今後他的回憶裡,不會有太多美好的回憶。但是,努力過,哪怕沒有成功,恐怕也不會留下太多遺憾吧。

少年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總比這樣要好一些。


漫語天下


首先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每個人都想要擁有快樂的童年。我是九九年出生的。屬於90後的尾巴。

那個時候的童年真的比較快樂的。

作業不是特別的多,也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玩具,孩子們可以在田間,溪水邊無憂無慮的玩兒。

首先呢,我還沒有結婚,所以沒有孩子。

但是我有一個弟弟,比我小五歲左右。現在正在讀高一,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快樂。

從我這次放假開始,他每天不是在寫作業,就是在去寫作業的路上。

尤其是疫情嚴重,開學延遲了以後,感覺網課一節課接著一節課。好像沒有盡頭一樣。

讓我想起了我以前,根本就不會擁有這麼難熬的寒假。我覺得現在的家長根本就不是不願意或者是沒法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而是確實現在的競爭特別的激烈。

小小年紀的孩子,學習又特別的累,他也許根本就感覺不到什麼是快樂。

可能他們的快樂就是今天不用寫作業,可以自己好好的玩兒一天,比我們當時追求的快樂更加的單純,可愛。

現在我們的家庭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製造快樂的能力越來越差了。

我還是由衷的希望我弟弟有一個更加快樂的童年,而並不是一想到童年,就是在無邊無際的作業中度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