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湘江之戰,白崇禧為何給紅軍讓開了一條路?真是老謀深算

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1934年10月10日,紅軍被迫退出了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當時紅一方面軍留下3萬餘人在根據地繼續鬥爭,而主力第一、三、五、八、九軍團共8.6萬人突圍西征,出發時的目標是湘西——賀龍、蕭克軍團所在地。

長征湘江之戰,白崇禧為何給紅軍讓開了一條路?真是老謀深算

一路上紅軍連續突破敵人三道封鎖線,艱難轉戰,日夜兼程,終於來到了湘江。而蔣介石也已經預料到紅軍的行軍目的,在湘江佈下重兵,構成了難以逾越的第四道封鎖線。參加攔截的部隊,左邊是廣西桂軍,右邊是湖南軍,後面還有緊追不捨的薛嶽軍和廣東軍。大戰之前,蔣介石自信的說道:‘流徙千里,四面受敵,虎落平陽,不難就擒’。同時下令各作戰部隊‘力求全殲,毋容匪寇再度生根’。湘江之戰,紅軍長征路上最艱難的時刻就這樣到來了。本來廣西桂軍,在湘江西岸駐紮著兩個軍,將灌陽、全縣、興安、恭城一帶防守的密不透風,就像一張大網張開,只待紅軍前來。從形勢上來看,紅軍幾乎沒希望渡過湘江。

長征湘江之戰,白崇禧為何給紅軍讓開了一條路?真是老謀深算

可是桂系的白崇禧太瞭解蔣介石了,他認為蔣介石恨桂軍尤勝於紅軍,北伐戰爭時李宗仁白崇禧聯手將蔣介石搞下野,中原大戰時蔣桂更是兵戎相見,一旦讓蔣介石找到機會,肯定不會放過桂系這樣的實力地方派。如果在湘江佈下重兵,紅軍渡江受阻後,很大可能會向南轉移進入廣西境內。到那時蔣介石的部隊,也會緊跟進入,桂系根本沒借口拒絕。而等到紅軍被消滅了,蔣介石下一個收拾的就將是他白崇禧和李宗仁了。所以留著紅軍,對廣西桂系更有好處。

為了搞清楚情況,白崇禧還特意出動了空軍,明面上去偵查紅軍情況,實際上是去看一看蔣介石的部隊的情況。白崇禧在飛機上看到,薛嶽和周渾元的部隊,緊跟在紅軍後面,如此一來,就更堅定了他此前的想法。既要抵抗紅軍,又要防備蔣軍入侵,於是白崇禧決定給紅軍讓開一條路,放其主力渡過湘江,將禍水引向湘、黔邊境,而桂軍避開紅軍精銳,只負責監視,然後截擊後衛部隊。

長征湘江之戰,白崇禧為何給紅軍讓開了一條路?真是老謀深算

打定主意後,白崇禧下令桂軍從全、灌、興一帶的陣地撤防,這樣一來湘江的核心地帶石塘就門戶大開,足夠紅軍渡江了。戰鬥開始後,湖南的何健就曾向蔣介石報告“桂軍不是在進擊,而是在撤退”。儘管白崇禧有意給紅軍讓開一條路,將大部分兵力用在抵抗蔣軍入境上,但這一戰紅軍還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兵力從剛開始長征時的8.6萬人,銳減到了3萬餘人,後衛部隊34師幾乎全軍覆沒。

長征湘江之戰,白崇禧為何給紅軍讓開了一條路?真是老謀深算

如果白崇禧沒有下令讓開石塘這條路,紅軍必將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有被打散的可能。當然了白崇禧此舉完全是為廣西著想,他嫁禍於人的手段玩得爐火純青。紅軍渡過湘江後,轉戰到貴州、四川,而蔣軍也名正言順的跟隨而入,最終紅軍離開了,而蔣軍則佔領了貴州,接管了四川,一切都在白崇禧的預料之內。白崇禧一直以來有‘小諸葛’之稱,在湘江之戰中,給紅軍讓開一條路,讓廣西免於被蔣介石侵佔,真是老謀深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