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口吃康復學員小馬的感悟

前幾天接到一個電話,電話一接通,還沒等我說“喂,你好”,另一頭就傳來熟悉的聲音“汪哥,你還記得我嗎”?這聲音太熟悉了,這是以前的一個學員——小馬。

小馬是河南林州人,90年出生,他姓馬,也屬馬,我們處的不錯,他叫我汪哥,我叫他小馬。小馬之前口吃很嚴重,一般的患者是偶爾卡一下,小馬是偶爾不卡一下,一個字卡十秒鐘對於他來說是家常便飯。小馬曾在別的矯正機構治過兩三次,都沒有太大改善。後來,他找到了我。我知道他情況嚴重,就讓他連續矯正了三期,當時一期是二十天時間。小馬很配合治療,學的不錯,臨走前還送了個錦旗給我。

在交談中,小馬問我:“汪哥,你聽我說話咋樣”?我說挺好的呀。其實電話剛接通沒一會兒,我就聽出來了,小馬現在說話很流利。小馬說:“我口吃好了,現在說話可輕鬆了。只是生活壓力大,我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都在上幼兒園,開支很大。老婆在家帶孩子,沒有工作,全靠我一個人掙錢。”小馬以前在老家縣城的一家餐館做廚師,前不久剛辭職,去了蘇州打工,也是想多掙點錢養家。小馬說:“以前老覺得,等口吃好了我就能如何如何,年入百萬不在話下,現在才覺得口吃好了,生活該咋樣還是咋樣。我現在也沒那麼大野心了,好好打工掙錢,家裡人都健康、平安,我也就知足了”。

聽到小馬的這番話,我很感慨。每個男孩兒都有野心,不甘平庸,對現狀不滿,迫切的想要出人頭地。可出人頭地談何容易,能出人頭地的終究是極少數人。當現狀跟野心不匹配時,他們會焦慮,會不甘。而當男孩兒被生活虐的體無完膚之後,他才認清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他才理解平凡的意義。也許,當一個人能承認自己平凡,接受自己平凡,並依然熱愛生活,依然願意努力時,他才算真正成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