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讓法國為之震盪的男人,德雷夫斯當之無愧

導語:

1894年12月22日,法國軍官德雷福斯以叛國罪被判處無期徒刑。今天,很多人聽到德雷福斯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在一百年前的歐洲,他的知名度甚至比當紅明星還要高對法國造成的影響沒有任何人可以比得上。《八月炮火》的作者、美國知名歷史學家芭芭拉.塔奇曼曾說,因為他,整個法國被撕裂了。法國首位猶太總理、政治家、作家萊昂.布魯姆曾說,德雷福斯事件是一場人類危機,和法國大革命一樣猛烈。因為德雷福斯,才誕生了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也開啟了知識分子以良心介入公共生活的傳統。那麼,德雷福斯到底是何許人也?他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一個讓法國為之震盪的男人,德雷夫斯當之無愧

德雷福斯圖

一、案件審判的經過:1894年12月,法國軍事法庭秘密開庭,被告阿爾弗雷德.德雷福斯是陸軍的一名普通軍官,除此之外,他還是個猶太人。2個月前,隊伍將他逮捕,理由是懷疑他出賣軍事機密給德國。12月22日在證據不予公開、甚至連被告本人都沒有過目的情況下,軍事法庭認定德雷福斯犯下叛國罪,判處無期徒刑,緊接著,他被帶到母校法國高等軍事學校遊行示眾。經過反猶媒體的大力宣傳,當天有超過2萬民眾圍觀,咒罵聲不絕於耳。這裡面有一個信息值得特別關注:那就是德雷福斯的猶太人身份。可以說,正是因為這個身份,才讓德雷福斯蒙受不白之冤,並在此之後引起巨大的反響。

一個讓法國為之震盪的男人,德雷夫斯當之無愧

猶太人一起生活的圖二、法國人憎恨猶太人的原因首先就是歐洲流行了上千年的反猶主義傳統。猶太人是古代閃族的支脈希伯來人。他們曾從埃及遷居巴勒斯坦,創立猶太教。猶太人自認為是上帝的子民,除了上帝,誰也不能統治他們,因此他們反對一切對壓迫和統治。到了中世紀,猶太人在歐洲形成了自己的居住區,不信奉基督教。這遭到歐洲王權和神權的憎惡,於是開始下令驅逐或者殺害猶太人。在十字軍東征期間,一些狂熱分子就以"幹掉猶太人,以拯救你的靈魂"為口號,肆意掠奪和殺害歐洲猶太人,將猶太居住區夷為平地。到了1492年,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甚至下令驅逐國內的全部猶太人,隨後德國、法國也紛紛驅趕猶太人。因此,在當時的全歐洲,猶太人都是不受待見的民族。

一個讓法國為之震盪的男人,德雷夫斯當之無愧

被壓迫的猶太人圖第二就是猶太人搶佔了歐洲人的工作崗位和財富。由於歐洲對猶太人的歧視,幾千年來猶太人都沒有建立自己的國家。猶太人散居在各個國家,為了生活,練就了善於經商的本領。到19世紀後期,猶太人在銀行業、商業、工業中都佔據很重要的地位,甚至成為銀行和股市的控制者,很多原本屬於歐洲人的工作崗位和財富都歸屬到了猶太人的名下。和後來美國盛行"黃禍論"-樣,大眾自然將猶太人看成是自己找不到工作的罪魁禍首,從而憎惡他們。

1892年,德雷福斯案的前兩年,有人在報刊上發表了《為了法國人的法國》的文章,宣稱法國巴拿馬運河公司為了掩蓋真實的財政狀況,對政府官員進行賄賂。這篇文章借用輿論,將賄賂者誣陷成兩位猶太人。一石激起千層浪, 很多右翼分子擺出維護勞動者利益的姿態,一方面攻擊政府已經成為"猶太人的法國",-方面把猶太人描繪成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的群體。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德雷福斯案件出來之後,大部分法國人相信這是事實的原因。

一個讓法國為之震盪的男人,德雷夫斯當之無愧

德雷福斯生活圖

3、 文學界對此影響較大的連個作家大勢所趨之下,也總有勇士逆潮流而行,比如文學界的普魯斯特、阿納托爾.法郎士、羅曼.羅蘭等,都為德雷福斯發聲。這其中,影響最大的主要有兩個人:第一位是作家左拉。當時的左拉,由於寫了《娜娜》、《萌芽》 等小說,已經家喻戶曉、名利雙收,但是德雷福斯事件對他來說構成了某種刺激:站在理性和正義的一方去挑戰權威和愚昧,這是一條通往崇高的道路。左拉下定決心要替德雷福斯說話,他把自己關進書房,埋頭整理與德雷福斯案件相關的線索,在連續24小時足不出戶後,寫成了《我控訴》。這是一封寫給共和國總理的控訴信,言辭犀利地指責隊伍和議會的草率、誣陷和包庇縱容。由於矛頭太明確,左拉遭到了議會的起訴,說他犯了誹謗罪。但這正合他的意,在《我控訴》的結尾,左拉把自己的意圖說的很明確:誹謗罪將加快真相和正義的爆發,讓他們把我送上法庭吧,讓調查在光天化日之下進行吧,我等著。左拉確實被送上了法庭,而且還遭到反猶分子的騷擾,有人砸了他家的玻璃,在他出庭和回家的路上咒罵他、襲擊他,他的朋友自願做他的貼身保鏢,每天都隨身帶著左輪。

一個讓法國為之震盪的男人,德雷夫斯當之無愧

左拉圖第二個是克列孟梭,一戰時期的法國總理。當時的克列孟梭供職於《震旦報》,正是這份報紙刊登了《我控訴》,引起這場軒然大波。當左拉被判處誹謗罪,需要繳納3000法郎的贖金,而且要服刑一年之後,立即發表了一篇《知識分子宣言》,

他稱大膽為德雷福斯發聲的左拉等人是"知識分子",稱讚他們為正義而戰的勇氣,"創造了一種不同於所有利益關係的思想運動"

一個讓法國為之震盪的男人,德雷夫斯當之無愧

克列孟梭圖左拉行動和克列孟梭的聲援,其實沒能給德雷福斯案件的重申提供什麼直接的推力,但是這件事讓知識分子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也意識到自己的影響力。德雷福斯事件之後,我們會看到法國的知識分子,很多開始走上街頭,為大眾的利益奔走呼號。這樣的思想,後來傳遍全球,成為知識分子的共識。左拉和知識分子陣營向我們揭示了-個古老的道理:堅持真理的聲音在短時間內或許不會起到直接的作用,但其引發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結語:整整一個世紀以前,法國經歷了一場嚴重而深刻的危機。德雷福斯事件彷彿犁的刀口一樣,割裂了法國社會,分割了家庭,將國家分成兩個敵對陣營,彼此以極大的暴力互相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