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揉弦運用到曲子去?

不愛說假話


1.你要會揉弦。如何持琴,如何按弦,緊張和放鬆的關係等等。

2.你要能控制揉弦,幅度大小,速度快慢。

3.你的腦子裡要有對音樂的想法,這段音樂需要用什麼樣的聲音。然後再通過左右手的技術動作去實現。

4.揉弦技術老師能幫你的很有限,屬於天生的。

5.人的左右手會互相影響,你的揉弦和運弓也是相輔相成,互相配合,互相影響的。


海濱音詩29937


學習二胡的朋友,常常會遇到共同的難題:怎樣才能把揉弦運用到曲子裡去。我認為好的揉弦,要從理解音樂出發。紫燕姐姐也是學二胡的,今天從網上找到了一篇介紹“在二胡演奏中,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樂曲中,揉弦運用”的文章,感覺不錯,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提高。

揉弦的三點特性

揉弦在絃樂演奏中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好的揉弦會讓平淡的旋律富有生命力。揉弦的動作、頻率、幅度,都會影響到琴絃的振動,從而傳達到聽者耳中的音符有了變化的律動。

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嚴潔敏教授,對揉弦有著深刻的論述。她說,優美的揉弦需要具備三點特性:1、鬆弛,2、均勻,3、圓潤,

而揉弦的種類及分寸感的把握,是由音樂所表達的內容、情感決定的。從音高、結構、調性中可以找到揉弦的規律性,所以需要演奏者全面瞭解才能把握它。

正是揉弦在不同情境和情緒中,有著不同的變化。在二胡演奏中,常常提到一個詞,音色。二胡是一件擬聲樂器,它和人聲的頻率很接近。所以,二胡有著行腔作韻的特徵。

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揉弦

江南風格

江南水鄉給人溫柔婉約的印象,從語言到建築無處不體現它精緻柔和的一面,這也包括音樂。江南風格作品深受江南絲竹和江南地區語言影響,從整體旋律走勢到細節倚音裝飾,趨向精緻、抒情,多以滾揉為主。如樂曲《江南春色》,從宋飛演奏的視頻可以直觀的看到,揉弦時左手的運動。而清楚揉弦的運用,我們很快就可以分辨出,一個作品的風格表達。

北方風格

北方音樂作品多以地方戲曲為音樂素材,比如秦腔、梆子戲等等。北方人的性格給人一種耿直、豁達之感,音樂中旋律起伏變化豐富。在《河南小曲》中,用到了滑揉等揉弦方法,模仿了河南人詼諧幽默的聲腔變化。如《河南小曲》,在秦腔中,又能聽到壓揉、滑揉等揉弦的運用。

除了地方戲曲和語言,二胡作品中還有移植於其他器樂作品的音樂。《江河水》原為管子曲,由二胡演奏時會模仿管子的發聲特點,壓揉、滾揉等等多種揉弦方法運用其中。

說到移植作品,上世紀我們便開始演奏小提琴移植作品。因為小提琴有指板,不受到手指壓力的不同而影響音高,所以在揉弦上,我們要尊重小提琴的演奏特點。比如《流浪者之歌》的慢板。

流行民樂

九零後不同於父母一代,受到的音樂啟蒙以流行音樂為主,如果你想找到揉弦的感覺,可以聽一下二胡演奏流行音樂,如《紅顏舊》不知你發現沒有,在這首《紅顏舊》中的揉弦,和你在演唱時的嗓音震動的感覺是那麼像。

綜上所訴,揉弦的快慢、輕重影響著一首作品的呈現,除了注意風格性的揉弦外,可以根據音高、結構、調性三點規劃好揉弦的策略。

揉弦“好聲音”

用耳朵去辨別,好的揉弦就是建立在聲腔的合理運用上。想讓自己揉弦變得好聽並不難,多聽、多唱。如果想讓自己的能力更精進,那就需要多方面的素質培養了,深刻理解揉弦原理和作品屬性是必不可少的。

揉弦的誤區

不是所有音都需要揉弦,如果亂用的話,會失去樂曲原有的味道。好比一幅水墨畫,濃淡總相宜。好的揉弦,風格清晰、準確,總歸不會太難聽。

希望能幫到大家,謝謝!





琴音紫燕的點滴生活


揉弦應該根據樂曲的不同需要來變化地運用,這種變化大約有以下五個方面:① 頻率的變化。即每一單位揉弦次數的變化,可產生慢揉、中揉和快揉等等。② 幅度的變化。即音波上下顫動大小的變化,可產生輕揉、重揉等等。

一般來講,低音區的揉弦頻率可適當放慢,幅度適當大一些。高音區的揉弦頻率應適當加快,同時幅度要適當小一些。 音符時值短的揉弦頻率可稍快,幅度稍小。音符時值長的揉弦頻率可稍慢,幅度稍大。

樂曲速度快的揉弦頻率也快,樂曲速度慢的揉弦頻率也相對稍慢。音樂力度強、音色濃厚、情緒較為激烈的段落,揉弦頻率快,幅度也大。音樂力度弱、音色清淡、較為抒情的段落,揉弦頻率要相對稍慢,幅度也小。 這只是一個大概的情況,音樂是千變萬化的,在運用時,還需要演奏者根據自己對樂曲內容的理解來做出具體的處理。

③滾壓成分的變化。即滾揉和壓揉在揉弦中所佔比例的不同調配,可在揉弦的深度、情緒、流暢性等方面形成對比。④ 揉與不揉(符號為“c”)、遲到揉(即一個長音開始時不揉,稍遲一點才慢慢地加進揉弦)與終止揉(和遲到揉相反,在一個長音上開始時揉弦,然後慢慢地停下來,末尾不揉弦,多用在樂曲的結束音上)的變化。

⑤ 常規揉弦與特殊揉弦(如摳揉、壓滾揉等)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