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2020-3-20 星期五 3~4級微風 奔赴火場


10:05


“2020年第一次防火演練圓滿結束!”原平市人武部上午剛在訓練基地組織民兵應急連進行了森林滅火演練。


“3小時內趕赴火災現場跨區支援!”隊員們身上演練時的煙火味還未散去,開闢隔離帶的聲音還在腦海迴響,臉上蹭到的灰塵還沒洗去,接到軍分區跨區支援五臺山景區山林火災的命令!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演練馬上就變成了實戰,部黨委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安排人員檢查滅火器材、查點保障物資、配備油料保障、結合實際編組人員……一切按計劃有條不紊進行著。

12:30


首批30名應急連民兵攜帶20臺油鋸和相應的救火物資裝車出發,趕赴164公里外的五臺山白頭庵集合點……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15:20


在接到緊急出動命令後,運輸公司調派出車況設備優良的車輛、技術最老練的司機,按時間節點要求出動。受疫情影響,雖然簽約的運輸公司車輛均停止營運,各類保險均屬停滯狀態,但依舊排除萬難,緊急支援!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二廣高速、川渝高速、205國道……在征途上,坐在車內即將“戰鬥”的戰士們有的望著車外忽閃而逝的白楊樹,遠處層層疊疊的山巒,大家談論著救火時應該注意的事項,緊張中又透露著一絲絲的興奮和期待。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原平市民兵應急連組織調整改革以來,自這支隊伍先後參加跨區支援茶房村山林大火,黑茶山山林火災,同時完成本市多起山火撲救任務,是一支有戰鬥力的隊伍,隊員100%是退伍軍人,平時訓練有素,執行起任務來更是虎虎生威,多次受到省軍區、軍分區領導的高度評價。此次救火是對這一支隊伍的又一次考驗!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近了!進入景區了!看到黑紅的火苗和滾滾的濃煙了!我們馬上就到了!火魔,我們來了!

15:30


部長帶領軍事科長去指揮部開會受領任務,應急連連長組織大家整理器材器具,耐心細緻講解山火撲救注意事項,待命出擊!

15:45


部長受領任務回來了,“我們的任務是在白頭庵火場西北側半山腰開闢隔離帶,以阻止火勢向西側樹林蔓延!”

此次火災主要著火源是油松和灌木,五臺山是國家5A級風景區、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佛教勝地,植被保護非常完好,山上油松遍佈灌林叢生,野生植被和人工造林交織在一起,溝深坡陡、山高林密,給火災撲救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大家在嚮導帶領下,向任務點挺進,行進路上已經是一片焦黑的灰燼,經過的也是過火區域了,踩上去有枯枝的碎裂聲,零星的火星噼啪地響著,大家帶著油鋸鐵鍬朝冒黑煙的閃著紅色火苗的山頭……挺進!

開闢隔離帶

16:00


經過40多分鐘的徒步跋涉,大部隊終於按時限要求趕到了任務點。

場地勘查後,部長迅速分配任務,下達命令開闢隔離帶,隊員們迅速啟動油鋸,開闢隔離帶,機器的轟鳴聲與山火的噼啪聲交織在一起,油鋸冒出的煙霧與山火的濃煙“交相呼應”,一時間器械齊鳴,一幅與山火搶時間、戰天鬥地的景象映入眼簾……“人定勝天”,偉人的這四個字烙印在每個救火隊員的心頭……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灌木叢生,枝蔓纏繞,柔韌性極強的藤蔓給隔離帶開闢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開闢工作受到阻礙,連長邢澤青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經過思考,採取了5人一組戰鬥編組模式,3人帶鐵鍬保障,2人帶油鋸,圍繞高大喬木進行打點攻堅戰,這個方法很奏效,很快喬木周圍就清理出來了,油鋸攻上去,喬木也倒下了,5個人齊心協力將割倒的木頭推倒一邊……經過近3個小時的不懈努力,一條200米長,15米寬的“生命線”逐漸形成,滔天火焰被束縛在了有限的空間內。

晚餐

17:30


隔離帶開闢任務完成後,天色已晚,我們奉命返回駐地,組織晚餐和新一輪的任務受領,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還會隨時有新的任務。

晚飯還是不錯的,米飯炒菜還有湯……今年初,軍分區給新配備了炊事車,這個炊事車不簡單,從外觀看是一臺普通的廂式工具車,展開則是一個流動小食堂。炒菜、燉湯、燜米飯、蒸饅頭、燒熱水樣樣都行。對野外作戰戰士的生活有了很大的保障,吃上熱食,是野外作戰的最大奢求,現在有了炊事車,一切迎刃而解!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由於場地受限,大家在車內吃得狼吞虎嚥,因為根據撲救經驗,明天凌晨是救火的最佳時機,大家都需要補給能量保存體力,那時才是真正惡戰的開始,加油,希望火魔今晚自己會退卻,我們都在企盼著,五臺山對我們山西省乃至國家真的意義重大!

2020-3-21 星期六 4級微風 清理火場


凌晨3:50


世間萬物皆有規律可循,果不其然,凌晨3:50,我們接到了開赴火場進行火災撲救的命令,受領的任務是清理餘火,火魔可能是被我們昨天氣勢磅礴的鬥志所嚇尿,大的火頭已經被撲滅了,部分零星殘餘留給我們小試拳腳。

“宜將剩勇追窮寇”,我們暗自心想,大的都幹掉了,小的?哼哼!決不讓他翹起浪來。


車外,警燈閃爍,人聲鼎沸,各路人馬都在向自己的任務地區開進,交警們緊張地指揮疏導著往來的車輛,他們比我們起的更早,也許一晚上都未休息,向警察同志們致敬!

凌晨4:40


我們趕到任務地點,這是一片過火林,地面上還有殘餘的火星冒著縷縷青煙,焦黑的樹枝不時爆出噼啪的聲音,火星一閃即逝。

明火已經完全消失,但厚厚的焦土下,凝聚著巨大的能量,火在地下深處潛伏著,清理不徹底,極大可能死灰復燃。


火場內煙霧繚繞,在應急連長指揮下,大家採取逐層遞進的戰術,重點做好煙火清理工作,確保打一段,清一段,保一段,部分燒燬的樹木橫亙在腳下,冒著青煙,大家用油鋸割斷,將煙點消滅,絕不留一絲火星在現場,堅決杜絕再點燃。

火場守護


8:50


清晨簡單吃完飯後,我們接到了就地守護火場的命令。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我們的任務區域已經沒有了菸頭和火點,在安排完巡查任務和區域之後,大夥你一句我一句開始對火魔退卻的原因進行分析。原來火魔退卻不是心甘情願,也不是被我軍的大無畏氣勢所嚇倒的,它的退卻,大部分的功勞是高科技的作用。

昨天,入夜省軍區調來的黑科技產品給“遠程滅火炮”對人員無法到達的陡峭地段,黑科技滅火炮顯了一把大炮盛威,遠程瞄準,精通打擊幾炮下去,火魔潰敗不堪,加之上級調動直升機灑水滅火,多管齊下,火不滅才怪!

五臺山海拔3061米,晝夜溫差極大,雖然已到了3月底,但五臺山上依然冷風刺骨,守候火場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厚厚的落葉下面全是還未消融的冰層。周圍很多地方還殘留著冬天厚厚的積雪,大家有的累了,就裹著大衣和眠在厚厚的積雪旁,倒是更有一番戰天鬥地不畏嚴寒的感覺~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我們在火場守候著,警惕的眼睛不放過地面任何一處可疑點。

2020-3-22 星期日 3~4級 全天看守火場


火情已控制,今天接到上級命令休整待命,大家緊張的情緒放鬆了下來,站在休息點看起了周圍的風景,人員的有些思想懈怠。


我們及時發現這一苗頭,立即進行教育規範行為,落實人員在外原則制度,發揮骨幹作用,掌握思想動態,特別對民兵們大多數沒來過五臺山景區的部分有想去看看的想法進行教育,隨後組織大家對滅火器具進行了整理維護和進一步熟悉使用。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訓練期間,軍分區劉瑞生政委代表軍分區黨委來慰問了我們,聽著劉政委的一句“大家辛苦了”大夥的心情暖洋洋的,心中幹勁十足,這就是組織,這就是黨,這就是方向,我們所做的一切組織和人民會記得!

今年原平人武部還擔負整個軍分區基地化軍訓試點任務,防火訓練大家利用難得的休整時間,自發組織起了教練員訓練活動,真可謂訓練救火兩不誤。


2020-3-24 星期二 微風 勝利凱旋

8:00


清晨一看,整個五臺山覆蓋了一層積雪,天降瑞雪保平安,整個火場已經看不到一處煙點,大山顯得比往日更加安寧,聽不到樹木燒斷時倒下的噼啪聲,悅耳的鳥鳴重新在耳邊響起。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前線指揮部下達了撤離的命令,聽到命令後大山中傳來陣陣歡呼聲,勝利了!我們回家了!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坐在撤離的車裡,望著窗外山上白色的積雪,呼吸著溼潤的空氣,雖然身心非常疲憊,但我們內心更多的是圓滿完成撲火任務後的滿足和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的自豪!

“火情已退,我們撤離。五臺山,再見!”


原平民兵的《火場日記》

火災起自條件三

可燃助燃點火源,三去其一火自完。

滅火方法有四點

一冷卻來二隔離,三要窒息四抑斷。

防火安全責任制

一年到頭要落實,誰負責來誰主管。

所有崗位明火險

會報火警會防範,滅火器材要熟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