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呢?


為什麼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呢?

隨著人們陸陸續續的返程,一轉眼春節又過了兩個月多,疫情也快要結束了。不過對於熱熱鬧鬧的春節,人們最大的感受就是累,還有就是感覺年味越來越淡,似乎都感受不到年味了。那麼為什麼感覺現在過年沒有年味了?

為什麼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呢?

這是有非常多的原因的。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以前的我們可以獲得壓歲錢的,還是現在我們就要拿出壓歲錢來給自己的侄子侄女,外甥女。如果是跟自己玩的非常好非常親密的倒是沒什麼,反而拿的很開心,覺得很有趣。但是如果是跟自己少見面的,他來了也必須要拿錢給他,自己心裡就會覺得非常的不值得。

為什麼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呢?

第二,隨著時代的發展,過年的方式也在改變。以前人們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舞獅子、看春晚、貼春聯、放鞭炮、煙花等傳統項目對於人們來說,已經是非常有趣和新鮮的。而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風俗已經變了,比如為了保護環境禁止了放鞭炮、煙花,出現了搶紅包、集五福等春節活動,傳統拜年方式也變成了短信拜年、微信拜年等各種新方式,傳統的過年向高科技年轉變。這種高科技年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更加豐富,不過卻少了年味,少了人情,很多人吃著年夜飯還抱著手機,完全沒有了以前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的感覺。

為什麼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呢?

第三,現在人際關係的淡漠與此不無關係。現在的拜年可以說是一種形式,早已沒有了以前的那份真誠和質樸。寧願和搖來的陌生人聊天,也不敢和身邊的同事說說心裡話。網上說的是真話,生活中說的是假話。

第四,小孩兒望過年,大人望賺錢。覺得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是因為我們已經不在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孩子,現在已經長大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小時候天真無邪的日子已經越來越遠了,所代替的是每天的工作和與人之間的相處和打交道。但我們的新年永遠是我們的新年,回家“過年”是每一箇中國人的血液裡永遠的基因,是對家永恆的愛的主題,也是家對遊子愛的呼喚,更是兒女對家無比的眷戀和依賴。

過年是中華民族的生活大事,是任何文化形式也不可能剝奪或改變的。與其說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不如說春節作為一種具有儀式特徵的活動所傳達的理念正在逐漸淡化。

雖然年味一年不如一年,但過年總還是會有讓人興奮、激動的時刻。雖然人們嘴上都抱怨著說過年沒意思,但還是在過年的時候馬不停蹄的往家裡面趕;雖然大家都吐槽著毫無看點的春晚,但還是會在除夕那天晚上不自覺地打開電視看春晚;雖然過年越來越缺少儀式感,但到了一年的結尾總還是會有無限感慨。對此,你們覺得現在過年還有年味嗎?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