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交社保,離職後自交,那退休後,養老金多少有區別嗎?

很多人認為通過單位繳納社保,等退休時一定比自已交領的養老金多,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了,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小編也和大家有著一樣的想法,直到後來開始接觸社保這塊,才知道。二者其實沒有區別。

接下來就由我具體和大家介紹一下單位交社保和個人交社保有什麼區別?以及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有什麼區別?

單位交社保,離職後自交,那退休後,養老金多少有區別嗎?

單位繳納保障全,福利待遇好

大家都知道其實社保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以及工傷保險。而這其中只有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不含生育保險)兩個保險,可以以個人名義進行參保的,也就是所謂的靈活就業。

即然只交納兩個保險,自然享受的待遇也只有這兩個了。至於失業待遇、生育待遇以及工傷待遇,由於無法以個人名義參保自然也就無法享受了。

但本篇主要講的是退休後的養老金問題,而這個指的則是社保裡的養老保險。

單位繳納費用高,不划算

首先,根據社會保險法,用人單位和個人繳納社保是屬於法定義務的,所以二者沒有任何理由拒絕繳納。其次,通過單位繳納的社保,在繳納的過程中費用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具體標準則是根據繳納比例具體劃分。

養老保險:單位16%,個人8%;

相比之下以個人名義繳納則需要承擔

“20%”的費用,似乎有點高但這個就是規定。所以說如果有單位可以繳納的話,一定要通過單位繳納,這樣會省不錢。相反要是通過掛靠單位繳納的話,別看個人只繳納8%,但是因為是掛靠單位沒有實質性的勞動關係存在,所以個人還需要承擔單位部分的費用,要是這樣的話,個人就需要承擔24%,比自已交還高,所以不划算。

單位交社保,離職後自交,那退休後,養老金多少有區別嗎?

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如何

相同!絕對的相同!

01 一樣的退休年齡

我國正常的退休年齡要求為:男年滿60週歲,女工人年滿55週歲,女年滿50週歲,並且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只不過這個有一點不同,就是關於女性的,對於以個人名義繳納的社保在退休年齡這塊可能和單位的不太一樣,而且這個全國也並不統一,有說50歲就可以退的,但也55歲退的。具體根據當地政策。

單位交社保,離職後自交,那退休後,養老金多少有區別嗎?

02 一樣養老金的計算方式

無論是通過單位繳納的養老保險,還是自由職業者以靈活就業形式繳納的養老保險,養老金的計算方式都是一樣的。

1.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2.個人養老金=個人賬戶餘額/計發月數(50歲195個月, 55歲170個月,60歲139個月)

03 決定因素也一樣

就連決定養老金多少的因素也是,繳納年限、繳納基數、個人賬戶餘額以及退休當年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四個因素。

結束:無論是單位繳納還是靈活就業繳納,只要滿足養老保險累計繳納滿足最低15年,以及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而且二者在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以及決定因素上都是一樣的,所以養老金的多少也是一樣的,沒有太大區別。

我是@職場新人秀,和大家聊聊社保、職場那些事?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