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節比翻書快卻始終高位,古代最成功的精緻利已主義者的處世之道

五代是個亂世,皇帝們個個如狼似虎,把花式殺人當特長髮揮。


變節比翻書快卻始終高位,古代最成功的精緻利已主義者的處世之道

五代十國形勢圖


圖片來源互聯網。


可是,在這個作官成為高危行業的時代,有個人卻是始終順風順水,在不斷變節中,深受每個君王的信任,當了三十多年的宰相,最終壽終正寢,死後還被封王,可謂是福星照終生的主。這個開了外掛的人,就叫馮道。


變節比翻書快卻始終高位,古代最成功的精緻利已主義者的處世之道


圖片來源互聯網

我們經常看歷史劇,看到劇中誰誰是三朝元老,就牛得不行。但是在人家這個十三朝元老的面前,也僅算幼兒園畢業,一個渣渣而已。馮道出仕的十三朝包括:後唐李存勖、後唐李嗣源、後唐李從厚、後唐李從珂、後晉石敬瑭、後晉石重貴、後漢劉知遠、後漢劉承祐、後周郭威、後周柴榮,盧龍劉仁恭、桀燕劉守光、契丹耶律德光。

能在刀光劍影中閒庭信步,能讓嗜血的君王變成紳士,隨風搖擺,隨時變節,不僅整個五代找不出第二個有馮道這樣處事能力的人了,就是整個中國史,也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人物了。可以說,馮道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精緻利已主義者了。


變節比翻書快卻始終高位,古代最成功的精緻利已主義者的處世之道

圖片來源互聯網


有名氣,有本事,執政能力豐富。

馮道出身於耕讀之家,品行淳厚,以讀書為樂事,在當時名氣很大,很多君王都以他為招牌,來顯愛士之心,同時他確有本事,慢慢地讓君王離不開他。後唐李存勖,就專門讓他制定典章制度。李嗣源奪位後,也認真採納他的建議。石敬塘上臺,親自請他出任高官,並把與契丹打交道的事交給他,他也能辦得很好。在他執政中,能選賢任能,很快就能讓國家實力增強,百姓得到妥善安置,有這樣的CEO,那個君王捨得放棄?

知止不辱,貴而不驕,私德上無虧。

馮道生性簡樸,吃住簡單,不管是朝廷中樞,還是在地方任職,他都不貪錢財,俸祿多餘的就分給旁人。在給父親守孝期間,正值災荒年景,他住在茅草屋裡,與農夫一道生活耕種,並且把自已多餘的財產都賑濟鄉親。同時,他也不好色,下屬把搶來的美女送到府上,他也只是好生款待,找到女子家人就及時送歸。

心胸寬廣,不結私怨,能隨機應變。

有人把驢臉掛個牌子,寫上“馮道”兩字,聽到此事後,他也不生氣,只是說“天下同名同姓人很多,也可能是有人在為驢尋主人而已。”副手胡饒多次趁酒辱罵他,他反而將其招到府上,以酒肉招待。契丹滅晉後,耶律德光問馮道:“為何朝見我”。馮道直言“沒有兵馬,不敢不來。”並自認是個無德無才的老頭。在皇權繼承上,馮道從不站隊,每一邊都支持,結果都不得罪。

變節比翻書快卻始終高位,古代最成功的精緻利已主義者的處世之道


圖片來源互聯網

把準時機,進諫講究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利國利君

馮道有詩“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他認為君王皆是虎狼,沒有忠於君王的觀念,但是遇到對國家和君王有利的事,他也極力去做,但如果做不成,他也不勉強。李嗣源在位時,有一年年景很好,馮道勸他要居安思危,不能驕奢淫侈。耶律德光病逝後,漢軍收復鎮州,馮道與同僚四處安撫人民,減少了朝廷損失。後漢隱帝乾佑元年,馮道向郭威獻策,讓郭威多施錢財收買叛軍,不久就平定了李守貞的叛亂。而這些皇帝殺忠良大臣,父子兄弟相殘,馮道就沒有一句話說。因為他深知,此類事件一說出口,就是災禍。

馮道死後,對他的評價分為兩極。古人崇尚”不事二主“。故歐陽修認為他“不知廉恥”,司馬光怒斥他為“奸臣之尤”。但王安石從利國利民的角度認為馮道歷事五代君王,功績可比伊尹。現代的范文瀾先生則認為“哀莫大於心死,馮道是一個心死透的人。”

變節比翻書快卻始終高位,古代最成功的精緻利已主義者的處世之道


五代戰爭頻繁。圖片來源互聯網。

是不是所有精緻利已主義者都是心死之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