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讀公立,女兒上國際,這位母親的經歷很有代表性

讀公立學校的兒子已經從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從幼兒園就走國際路線的女兒還在高中階段最後衝刺。

這位在公立和國際道路上搖擺不定卻又反覆堅持的母親說:不要把孩子的辛苦都看作痛苦。

理想的碰壁

外國理念種的中國花未必鮮豔

兒子讀公立,女兒上國際,這位母親的經歷很有代表性

初到北京,阿雅被西方教育理念多番薰陶,女兒在一所新加坡人辦的雙語幼兒園快快樂樂地到了升學年紀。

不過,好開頭並沒有延續。一所小眾的私立小學,給了阿雅一個現實的巴掌。

學校由一位對教育極富熱情的高材生創辦,而一同選擇該校的家長受教育程度都很高,思想特別活躍,對辦學的參與程度很深。

這麼一群眼裡閃著理想光芒的人聚到一起,他們希望規避應試教育,給孩子們打造一個能夠充分肯定他們個性的環境。

然而,一學期下來,阿雅發現,西方教育理念能解決一些問題,同時也會產生一些問題。

兒子讀公立,女兒上國際,這位母親的經歷很有代表性

人性化和開放式教學對教師要求更高,當時的教師隊伍教育熱情高於專業能力。

阿雅最明顯的體會是,讀公立小學的兒子學漢語拼音是很容易的,但女兒竟然一學期都沒有分清!

慢慢地,其他一部分家長也有了碰壁的感覺。其實阿雅有不少朋友的孩子都在公立學校,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課餘活動也不少,並非所有公立學校都是一天到晚死讀書。

就近入讀北京公立學校五年級的兒子,書法、國畫這些愛好都進行得不錯,同時也設定了重點中學做目標。

說到底,國外的理念在中國的土壤裡開出的花兒,不一定就是鮮豔的。

人生都有苦

孩子的成長沒有想象那般脆弱

兒子讀公立,女兒上國際,這位母親的經歷很有代表性

考慮到女兒性格不是特別乖,在幼兒園裡的自由散漫還保留著,於是阿雅和丈夫將她轉入一所很多老師也來自公立,課程與公立學校一致,不那麼理想化,但管理相對寬鬆的雙語學校。

但剛入學的好一段時間裡,女兒一放學回家就痛哭。

原來在新學校裡,老師要求嚴格,真急了還會語氣比較兇,這與女兒之前的幼兒園和學校都很不同。

習慣了輕聲細語、溫柔對待的女兒就哭鬧:“老師怎麼可以這樣對我說話?”“老師又罵我了,我要回去。”

夫妻這才意識到,幸虧給她轉學了,不然她一直生活在一個溫室裡,接受不了真實世界沒有特別顧慮她的情緒。

本以為女兒哭鬧了好幾個月,總會對那位老師有怨懟的情緒。

但當老師要離職時,女兒反而哭著給那位老師打電話,說“你不要走”。

那一刻,夫妻發現,孩子的成長遠沒有家長想的那般脆弱。選擇離開主流學校確實是想得到更好的教育。但回頭一看,公立學校出身的老師教得也很好。

再後來,女兒中學進入理想的國際名校後笑說:“像脫了一層皮。”不過,隨之而來的是不輸公立名校的學習壓力。

兒子讀公立,女兒上國際,這位母親的經歷很有代表性

北京的很多國際學校或是國際班,學校為了保持很高的畢業率,如果學生在畢業前一年的成績不好,學校會勸學生復讀或是離開。這些被淘汰的孩子,只有出國這一條路可走。

每每看著女兒為成績、為競賽活動焦頭爛額,能幫忙的都調動資源了,其餘的必須交給女兒。儘管成績有起有落,但看到她自己也是願意接受這一場磨難,阿雅認為不要總覺得孩子的辛苦都是痛苦。

經歷過不同學校,她也明白,中國不同教育模式之間的區別,被人為誇大了,其實無論哪個體制都改變不了“教育就是一場持久戰”的事實。

公立怨與念

睡覺都沒時間VS保姆級關注

兒子讀公立,女兒上國際,這位母親的經歷很有代表性

搬到北京時,兒子已經11歲了,有自己的主見。阿雅也曾想過將兒女同時送進國際學校,但他更願意去公立,然後進入重點中學。

因為沒有北京戶口,問題反而變得簡單,直接交了幾萬元贊助費就進去了(當時的競爭沒有如今這樣激烈)。

但進入初中後,阿雅發現兒子變化很大,原本廣泛的興趣愛好都停了,每天是做不完的作業,夜裡幾乎沒有在零點之前睡覺,而且重點中學真的離不開各種考試。

緊密的時間安排下來,他變得越來越沉悶——除了必須完成的事情,他對社會話題、讀書看報之類的,半點興趣也沒有了,對未來毫無想法,跟他說什麼他也提不起興趣,失去了好奇心,一切都等著被安排。

阿雅也知道要做點什麼,把活潑開朗的兒子找回來。但即使真想做什麼,也插不進手,他所有時間都在寫作業,家長能做什麼呢?

兒子讀公立,女兒上國際,這位母親的經歷很有代表性

在那3年,阿雅跟兒子最大的矛盾不是成績,而是讓他在零點前睡覺!

好不容易結束了高壓的初中,這次夫妻問兒子想要進什麼學校的時候,他說“隨便”。

因為夫妻期望孩子去國外讀本科,在父母眼中,而且兒子當時的情況必須更換環境。就這樣,擅長理科的兒子被送去了學A-level課程。

兒子的英文本身不是很好,阿雅選的是一所私立學校,管理者和老師全是中國人。學校的管理者認為,教學還是中國人行,中國的學校並不容易請到好的外教,還是應該用中國人的方式來學國際課程。

但讀了一陣子,問題又出現了——中文講授的英文課程並沒有讓兒子英文水平提高,反而讓他跟不上進度。

再次轉校,阿雅選擇的是某所著名公立高中的國際班,基本全是外教上課,就是為了解決他的語言問題。

可是沒想到接下去的兩年更讓人痛苦。

從全中文環境一下過渡到全英文環境,兒子上課根本聽不懂。外教有認為學習是個人的事情,管得很少。

而由於英文課上沒有獲得成就感,兒子甚至不願意備考雅思託福,這是對自己前途的兒戲啊!

阿雅咬咬牙給他請了一對一SAT、TOEFL私教,300元/小時或500元/小時已經不能介意了。出去補習一次,一兩千元就沒有了。

走這條路的家庭,經濟壓力越大的對孩子要求往往越高,家長的情緒也最容易失控。

那時候,阿雅開始懷念兒子初中學校那種保姆式的教育了——老師比家長還急,帶動起家長們一起急。

兒子讀公立,女兒上國際,這位母親的經歷很有代表性

雖說一個班幾十號人,老師很難只關注特定的孩子,但他們對每個孩子的一點點進步和退步都不不會漏過。

一次兒子考數學的時候,有道題目不會做,空著沒填交了上去。老師為此就讓阿雅去學校,陪著一起挨批。因為老師認為,即使兒子算不出答案,至少應該把推理過程寫一點,不然太不認真了。

阿雅每次去學校,都能看到別的家長陪著孩子挨批。

不過阿雅也理解這種做法。她管自己兒子的學習都有點力不從心,相比之下公立學校的老師工作量簡直超乎想象,一個人管幾十個人,那絕對是對責任心和抗壓能力的考驗,家長也不應該扔給學校當甩手掌櫃。

但兒子已經回不去公立體制,只能背水一戰了。那兩年她一直逼兒子,每個人都很累。

雖然最後的結局不錯,兒子在最後時刻終於考了一個過得去的雅思成績,進了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但是兒子是那種典型的應試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傳統教育給了他紮實的理科基本功,卻也讓他失去了對周遭事物的熱情。

別鑽牛角尖

經歷與結果沒有必然的關係

現在兒子已經本科畢業工作了,女兒還在國際高中每天苦讀,兒女的求學過程都不輕鬆。

阿雅常跟孩子說:“我們沒有錢也沒有房子給你們,我們的錢全投進了你們的教育。”

其實選擇太多也未見得是好事。北京這麼大一個平臺,信息量大,資源多,家長往往又容易陷入選擇焦慮中,生怕自己一個選擇失誤,耽誤了孩子的前途。

實際上,無論選擇哪一個體系,無非是選擇了一段經歷,這跟到達什麼樣的終點沒有必然的關係,關鍵要看你更願意讓孩子經歷怎樣的一段路程。

經歷沒有對錯,不同經歷帶來不同成長,更帶來不同風景與領悟。家長能做的,不過是及時糾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