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說標題要客觀,可我客觀的分析後發現,春秋沒有五霸只有兩霸

什麼是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大家再熟悉不過,但其中仍有許多內涵值得探討,比如我們由淺入深的先來討論一個簡單的話題,本身這四個字就蘊含很多知識點。“春秋”是歷史時段的特定名詞,“五”是量詞,而“霸”是當時具有領袖地位諸侯國君的特定稱謂。

春秋時期是指西周滅亡後,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到三家分晉之間這段歷史時期。但當時的人們並不把它稱之為春秋,只是因為魯國是當時的文化大國,誕生了孔子、孟子等先賢,在當時的諸侯國中只有魯國記錄下了當時的一些史料,這部史書的名稱就叫做《春秋》,於是乎後世史學家們就將這段歷史時期稱之為春秋。

同行說標題要客觀,可我客觀的分析後發現,春秋沒有五霸只有兩霸

五這個數字是指整個春秋時期,曾經先後出現了五個霸主,但事實真的是這樣麼?這也正是我們這篇內容討論的重點,咱們放在後面詳談。最後這個“霸”字,是不是我們後人看待春秋時期幾個強大諸侯國曾經稱過霸,因此我們就給它命名為五霸呢?當然不是,那樣的話就真的搞反了,中國的詞語、成語,甚至每一個字,都是先有人和事,才會有相應意思的詞出現。因此正是因為有了春秋五霸,才有了“霸”這個字,在古音裡“霸”跟“伯”是同一個讀音,在商周時期也被稱之為州伯、方伯等。雖然各時期稱謂不同,但都代表同一種人物,那就是諸侯之長,通俗點說就是天下諸侯們的“老大哥”。這個角色在周禮中的有他特定的義務和責任,那就是會盟各諸侯,並率領他們一起朝見天子。後來這種會諸侯、朝天子的禮儀,因各諸侯國的崛起和周王室的衰微,而轉變為諸侯之長才是實際的統治者。後來這個“伯”字就轉化為了今天我們用的“霸”字,也才有了稱霸、霸道、霸王等這些詞語。

同行說標題要客觀,可我客觀的分析後發現,春秋沒有五霸只有兩霸

霸主說法不一

關於春秋五霸是哪五個,《史記索隱》中表述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荀子·王霸》中表述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這也是當下最主流的兩種說法,至於還有把鄭國也加進來的“非主流”就不細說了,那完全是一種譁眾取寵的觀點。我們能從中看出《史記索隱》中是把吳、越兩國排除在外,而《荀子·王霸》中則質疑了宋和秦,兩個主流說法裡都包含齊、晉、楚。而兩千年來諸多史學家都提出過自己對於五霸成員的看法,唯獨齊桓公和晉文公是從沒有過絲毫爭議的,當你要用一個成語來代替春秋五霸的說法,那麼只有一個——“齊桓晉文”,因為根本沒有“宋襄楚莊”或者“秦穆勾踐”這類成語。

那麼好了,就此我們可以將這些“有說法”的列國分成三類,即無爭議的齊、晉,半爭議的楚和有嚴重爭議的秦、吳、越。如果我們要從中問個究竟,到底這些國家哪幾個才真正配得上霸主稱號,就需要首先知道作為一個春秋霸主所必須具備的“職業素養”和“行業規範”,然後我們再把列國往這些“硬指標”上一卡,高下立現。

霸主的“行業標準”

我們當今所生活的經濟社會,一個商品的合格標準或者一個行業的行業標準是誰制定的呢?當然是第一個從該產品或該行業成熟起來的企業制定的,它倒不一定是第一個生產這種產品的公司,但它一定是第一個完善這種產品的公司。所謂的春秋五霸,在齊桓公之前是根本不存在的事物,齊桓公之後的霸主也基本都在盡力效仿他的所作所為,因為他就是制定霸主“行業規範”的那個人。

同行說標題要客觀,可我客觀的分析後發現,春秋沒有五霸只有兩霸

這些規範包括:第一,本國國力必須得強,強到當時不可能有任何一個諸侯國可以與之單挑。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或者乾脆說代理下,齊國無論是經濟、軍事、文化等諸多領域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叄其國而伍其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戶籍管理制度、三軍制被後來的晉國照抄、稷下學宮更是全世界歷史上第一所研究型大學。第二,光自己強還不夠,必須得得到大家夥兒的尊重和認可,當週天子被慢待甚至侮辱時,要能夠第一個挺身而出,維護周王室安全和尊嚴;當邊疆小國受到蠻夷入侵時,要能夠捨身出兵驅逐,確保天下大小諸侯國的安危。這就是所謂的“尊王攘夷”,這一政策在當時周禮被灌輸到每一個人血液中的時代,我們大可不必用“陰謀論”去揣測它,與後來的什麼“挾天子以令諸侯”完全是兩碼事。第三那就是大會盟,作為霸主你不僅能組織起絕大多數諸侯國參與的會盟活動,而且能在會盟“選舉”中得到最多的票數,然後才有資格率領眾諸侯朝見天子。

說到這兒,有的讀者可能會問:“春秋時期的諸侯霸主有那麼高尚麼?那時候不是戰亂年代、互相征伐、爾虞我詐麼?”其實這種印象的來源是後來的戰國,與春秋沒有半毛錢關係。春秋時期是一個周禮尚在、道義尚存的時期,從來沒有也不可能出現像後來戰國長平之戰那樣的血腥場面。在春秋兩國之間要想打仗,那還得“預約”,就是通過使者互相送信,兩個諸侯國君約定好時間、地點之後才能正面開打。哪一方要是耍小聰明(就是我們看《三國》裡的那些內容)、使絆子或者沒有按照約定時間而遲到,都會受到全天下的不恥甚至群起而攻之。這種文明的社會狀態不只是我們今天不可想象的,而且是在離它最近的戰國都是不可想象的。這種風氣在整個春秋時期也並不是從一而終的,而是隨著這漫長的三百年間逐漸退化,直到被春秋末期的孔子發現而大聲疾呼天下將禮崩樂壞。

既然明白了春秋的意識形態、清晰了作為霸主的三大要素,那麼我們接下來就把那“老哥兒幾個”往上“卡一卡”。首先齊桓公就不必多說了,他要是做不到那就沒有霸主這個歷史產物了,很多像楚王不向天子進貢而被討伐、燕國被北戎差點滅國而被齊桓公復國等這類事件,網上很容易查得到,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

我們重點來看下晉文公,在他治下的晉國強麼?真的強,雖然地處四戰之地,東有齊、西有秦、南有楚、北有胡,但是晉文公時期能夠在接過霸主接力棒的同時與齊國保持友好,北邊掃平林胡擴展疆域,向南討伐楚國在退避三舍的情況下依然贏,搞的晉楚之間的中原小國集體做了晉國的附庸。另外對於秦的幾次戰爭,都是捎帶手就解決了的,因為那時候的秦還沒有任何窺視中原的能力。

同行說標題要客觀,可我客觀的分析後發現,春秋沒有五霸只有兩霸

晉文公維護周天子麼?當然,晉國與周王室是姬姓同族,當初周平王遷都建立東周都是在晉國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晉文公保護弱國麼?是的,整個春秋時期與晉國糾纏最多的就是楚,楚國雖大,但在農業社會全是山脈丘陵的土地上,可以忽略不計的部分太多了,因此楚一直覬覦中原小國的土地,比如鄭、蔡、陳、許、宋等。可是每一次只要楚國“一伸手”,晉國上去就是“一巴掌”。有的人可能會覺得,晉國這是在維護自己的勢力範圍,這完全是出於私利。可是對於一個霸主來說,全天下都是他的勢力範圍,而且晉國所救下的那些小國與晉國因戰爭所付出的兵力、財富相比,又帶來了多少“利”呢?

最後晉文公舉辦過大會盟並被推舉為盟主麼?是的,而且不止一次,甚至到了後來的晉襄公、晉悼公都是會盟盟主,也就是說自晉文公從齊桓公手裡接過盟主職位後,把持了百年之久。要知道秦穆公、楚莊王這些人可都是在這百年間出現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會有爭議了。

那我們就來重點看看這些存在爭議的諸侯國。首先是楚國,楚國所謂的稱霸玩得特別“花哨”,因為出現了很多諸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問鼎中原”之類的成語和典故,這就搞得一些對於客觀歷史不是那麼感興趣的人會覺得楚國好厲害的樣子,但這實在經不起推敲。為了不脫離主題,我們簡潔概括一點說,一鳴驚人其實就是楚莊王從遊手好閒到用心治理,從而強大了楚國,而這種強大隻是相對於之前的楚國發展程度而言的,也就是自己比自己強了而已。

所謂問鼎中原更是膚淺的很,往往由於我們中國的成語博大精深,而給我們養成了一種看到成語不能只看其字面意思,而要往深了思考的習慣。但問鼎中原這個成語的史實,恰恰就是它的字面意思,真的就僅僅是問了問鼎的情況而已,既沒有對周天子動武、更沒有吞併中原。那麼有人非要說問鼎中原是實力的象徵,因為其他國家沒有這麼做過。可為什麼沒有?因為這麼做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只是向天下人展示一下“我有多狂”,這也是為什麼在楚國融入中原文化之前被視為南蠻的原因。所以問鼎中原不等於真的有能力控制中原,反而這種浮於表面的做法被當時的列國所不恥。

同行說標題要客觀,可我客觀的分析後發現,春秋沒有五霸只有兩霸

轉過頭來看宋國,宋襄公是真的儒雅、真的大度、真的高尚、真的特殊,如果你非要在三百年春秋裡找個諸侯國君作“聖人”,那就是他,因為實在沒有其他人選。比如齊桓公人家自己就承認自己有三個改不了的毛病“好打獵、好酒、好色”,晉文公也做過恩將仇報的事。唯獨這個宋襄公,看到楚國軍隊正在過河,堅決拉著自己的士兵不讓打,說要等人家全部過完修整好再正式開戰,不能乘人之危。這也是為什麼宋襄公憑藉如此小的國力而組織起大會盟,且得到全天下的認可和尊重的原因。但其國力實在不符合條件,宋國也實在沒有扶立天子、遠征蠻夷的龐大軍隊,就像一個男人,帥得很,也溫柔的很,就是不會賺錢,因此只能在爭議區徘徊。

同行說標題要客觀,可我客觀的分析後發現,春秋沒有五霸只有兩霸

咱們再來看秦穆公,他主要露臉的事兒有以下幾件:任用百里奚;趁著晉國內戰入侵了一把;護送晉文公回國以為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大撈一筆,結果晉文公上臺後第一件事就是大敗秦國,秦穆公趕緊又舔著臉結“秦晉之好”;向西打贏西戎、向西南吞併巴蜀。咱們看待歷史不能只看表面,也不用太過細緻的分析而“陷進去”,只需站在整個歷史軸上宏觀的俯瞰一下,就非常明白了。其實就是一直偏居一隅的秦國,在整個春秋時期一直都不敢向東看一眼,只能欺負欺負西北少數民族部落,唯獨在秦穆公任用百里奚加強了一點國力的時候,趁亂試探性地向東伸出了一隻手,結果被打的鼻青臉腫,於是秦國發誓再也不“手賤”了,我還是老老實實的向西看吧,看著看著,過了個山口發現一塊當時全天下都不在意的盆地。

同行說標題要客觀,可我客觀的分析後發現,春秋沒有五霸只有兩霸

吳、越

最後吳、越兩個我們一起講,雖然我妙語連珠可以聊得再細些,但鑑於新媒體時代碎片化閱讀的篇幅因素,只能選擇簡潔與概括,更何況這倆國家實在沒什麼好聊的。本身這倆國家的強大就僅僅是區域性的,更不可能被列國集體推舉為盟主。這倆能夠加入爭議區,完全是因為吳王闔閭的短暫北伐彰顯了曇花一現般的強盛,而既然把吳都加進來了,後面滅吳的越就也得拉進來。因此,如果要推選春秋“高光時刻”,那麼吳是可以入選的,但當公認的盟主還是算了吧。吳王夫差倒是曾經舉辦過一次會盟,只有魯、衛兩個小國迫於壓力參加,後來晉國舉辦黃池大會盟,夫差一看請不動你們我自己去,想借別人攢起來的局奪盟主之位,結果大家選的還是晉國。不僅如此,為了參會吳國精兵都跟著夫差去了,勾踐藉機背後捅一刀把吳給滅了。

同行說標題要客觀,可我客觀的分析後發現,春秋沒有五霸只有兩霸

總結

好了,無論這些國家存不存在爭議,對於符不符合作為春秋霸主的條件也都對照完了,總體上來看只有齊桓晉文完全符合,楚國確實從楚莊王開始,通過吸收和消化中原文化實現了跳躍式發展,但我們可以稱之為楚國開始融入並走上強盛之路,稱盟主還差點火候。秦國的“向東快閃”和吳越的區域性稱霸更是與齊桓晉文沒有可比性。唯獨這個宋國,它符不符合霸主素養要從標準上看,如果你卡它硬件,那是絕對不符合的,但如果你從春秋大義的精神角度來看,它又是最符合的,所以它只能老老實實呆在爭議區。

最後我想說,雖然春秋五霸的說法古已有之,好像“五”這個量詞早已約定俗成,但說起春秋霸主就非得是五個麼?對此每個人心中根據自己對於歷史知識的瞭解程度和理解角度不同,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比如我的觀點:春秋就只有兩霸——齊和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