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II:5G新基建風口下的LFP企業機會

5G現象級市場效應接連啟動,磷酸鐵鋰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燈下。對於長期根植磷酸鐵鋰電池的企業而言,機會的“窄門”也隨之開啟。

3月以來,得益於政策層面的頻繁輸出,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進度開始提速。近期,中國移動與中國鐵塔接連發布磷酸鐵鋰電池採購招標大單,近4GWh的磷酸鐵鋰電池需求向市場釋放。

根據規劃,包括移動、聯通、電信、廣電在內的四大運營商預計在2020年年底,將累計開通60萬座5G基站(含新建及改造)。

考慮到各大運營商要提前完成5G基站的建設目標,除過中國移動之外,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預計將在4月中旬開啟5G基站電池的招標。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分析認為,2020年國內將大力發展5G和基建工程項目,雙向驅動作用下,5G基站將是2020年大力推動的必然趨勢。保守預計,2020年新建及改造的5G基站需求量將達到10GWh。

這對於磷酸鐵鋰電池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大細分市場誘惑。高工鋰電瞭解到,中國移動、中國鐵塔的招標採購週期預計在5-6周,近期多家磷酸鐵鋰電池企業正在準備方案資料進入投標進程。

事實上,此前在基站電池領域已經紮根了一批鋰電池企業,包括拓邦股份、南都電源、雙登集團、雄韜電源、佳貝斯等。而隨著5G基站風起,此前在磷酸鐵鋰電池領域深度佈局的動力電池企業,也勢必會進一步參與到該市場的競爭中。

近期,寧德時代發佈的200億定增及投資方案中,其中175億投向與儲能相關,巨頭通過擴大產能以及技術優勢,實現成本降低。一旦進入5G基站領域,將會對一部分“關係戶”電池企業造成降維打擊。

同時,包括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安馳科技、鵬輝能源、瑞浦能源等一批在磷酸鐵鋰電池領域極具發展潛力的企業,都已經在儲能或基站市場有不同程度的發力。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5G基站建設步入紅利期,上述企業將有望成為5G基站電池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國軒高科

2019年6月,國軒高科全資子公司合肥國軒與華為簽訂了《鋰電供應商採購合作協議》,雙方將開展鋰電領域的戰略合作。

高工鋰電瞭解到,國軒高科已經為華為在海外的通信基站項目實現批量供貨。

合肥國軒作為國內磷酸鐵鋰電池的代表企業,多年來不斷提升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同時不斷降低製造成本,使其磷酸鐵鋰電池在新能源乘用車、客車和專用車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排名行業前三。

與此同時,合肥國軒也積極開拓儲能及基站市場,開發各種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低成本磷酸鐵鋰電池,而與5G系統方案商華為的合作,也將開啟國軒在5G通信基站電池的成長空間。

安馳科技

高工鋰電獲悉,安馳科技正在準備電池樣品和文件,進入基站電池的投標工作進程中。

目前安馳科技主要聚焦三個領域,分別為車用動力電池、儲能和鉛酸替代市場。根據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敏感點,安馳科技以安全性為基礎,在高低溫表現、比能量、長壽命、比功率等性能上有所差異化設計開發。

基於基站/儲能側重壽命及低成本的場景需求,安馳科技推出了同樣大小,不同容量的電芯產品,其中50 Ah、55 Ah、61.5 Ah、50 Ah、55 Ah等低成本產品,可應用於儲能市場。

億緯鋰能

高工鋰電獲悉,2019年億緯鋰能的磷酸鐵鋰產能為2.5GWh,磷酸鐵鋰電池車用裝機量位於行業第四。儲能電池業務也在高速增長中。

事實上,早在2014和2016年,億緯鋰能就分別中標聯通、中國鐵塔的基站後備電池招標項目。

目前,根據不同的場景,億緯鋰能主打三種不同的儲能專用電池。包括充放壽命4000次量級的電芯,以備電和少量循環為主的應用場景;應用於調峰、調頻、需求側響應的6000-8000次儲能專用電芯;以及滿足國外特殊需求的超過1萬次充放壽命的產品。

鵬輝能源

鵬輝能源表示,2019年公司已正式進入中國鐵塔電池供應商系統,鵬輝直接和間接供應電池在鐵塔供應商體系名列前三。

據瞭解,鵬輝能源所提供的電池產品目前已在廣東省、四川省,廣西省大批量供貨,並在中國鐵塔公司業務範疇內大面積應用。

隨著國家對於“新基建”的大力支持,5G建設也迎來飛速發展,鵬輝能源通訊基站後備電源相關業務有望跟隨中國鐵塔公司迎來可觀的增長;同時各地數據中心的建設也為鵬輝儲能電池帶來巨大的機遇。

瑞浦能源

瑞浦能源向高工鋰電錶示,對於5G基站電池市場,公司也在時刻關注中。

作為動力電池領域的一匹黑馬企業,瑞浦能源除了重點部署車用動力電池之外,還通過緊抓海外儲能風口,進入到儲能電池領域。

2019年,瑞浦能源在海外的儲能項目上已經開始在印度市場大規模啟用。

去年6月,搭載瑞浦能源220Ah功率型磷酸鐵鋰電池的10MW/5MWh儲能系統在印尼使用;8月,瑞浦能源承擔了印尼小“k”島緯達貝工業園區30MW/30MWh儲能蓄電池調頻電站總包項目。

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實力以及海外儲能領域的項目經驗積累,也將為瑞浦能源進入5G基站領域奠定優勢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