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三個小姑娘點贊吧!

寫事有“妙招”:

本期話題:把事寫具體、生動的小竅門:

1、語言描寫用原話,也叫話語還原法:如“媽媽一大早就喊我起床了“。加”原話“還原後變成:”快點起來,網課開始了!老師要上傳上課照片了。“(兩句相比,哪個具體生動?所以要把說什麼,怎麼說神情、動作都寫出。)

2、動詞變化法。寫事離不開動作,寫動作要用動詞,用動詞千萬不可老用一個。如”我把菜弄好了。“”弄“就不明確,是摘,拔,掐,切,還是洗,剁、醃……還是別的呢?要用準確,寫連續動作,動詞還要不重複。

3、用好擬聲詞配音。《撲麻雀大戰》中有很多,你找找,看看不用感覺還一樣。

4、插敘:事中插”事“,可和心理描寫相結合。以回憶形式出現也行。如《給媽媽洗腳》,請你看看”回憶事“在哪裡?

開始欣賞美文吧,悟悟他們的文章都用了哪些招?

小作家欄:

為這三個小姑娘點贊吧!

張 馨 媛

為這三個小姑娘點贊吧!

耿 禕 諾

為這三個小姑娘點贊吧!

尹方婧

佳作展示臺

給 媽 媽 洗 腳

靈壁縣實驗小學 張馨媛

今天晚上剛想上床睡覺,卻看見媽媽眼睛無神、疲憊不堪的樣子。我想“媽媽今天在外忙活了一天,這麼累!不如我來給媽媽洗洗腳,再按摩按摩吧!”說幹就幹。我端著洗腳盆,來到衛生間,我小心翼翼地放水,生怕打擾到媽媽。

試試水溫,正好!我把洗腳水端到媽媽的房間裡,小聲地對媽媽說:“媽媽,您這幾天太累了,今天,讓我來給您洗洗腳,放鬆放鬆吧”。

“不用了,媛媛,你明天還要上學呢。快去睡覺吧,乖!”

“沒關係的。”說完我把媽媽的腳放到了水裡。一邊給媽洗腳一邊輕輕按摩,突然摸到了一道疤痕。這道疤痕不禁讓我想起小時候的事情。那是我在開心的玩耍的時候,突然一個牌子掉了下來,是媽媽給我擋著,為了不砸到我,媽媽卻受傷了。每想起這件事,就感到心疼。“媽,疼嗎?”“不疼,舒服!”我輕輕給她捏著,從腳趾頭,到腳掌,到腳後跟,摸著後跟那厚厚的粗糙的老繭,我的心中一陣心酸,“媽媽每天多麼辛苦啊,天不亮,媽媽就要起床給我們做飯;然後喊我們吃飯,幫我那調皮雙胞胎弟弟洗漱,吃好飯送弟弟去上幼兒園;然後急急忙忙的去供電所上班,在單位媽媽是供電所營業廳班長,工作繁忙,事又多,也不能休息一會;下班回到家,就要給我們做飯,輔導我們寫作業,等我們休息了還要做家務,媽媽多麼辛苦啊!”

我抬頭再次打量媽媽,看到媽媽神情輕鬆了許多,臉上露出了笑容。她閉著眼,靜靜地享受著,那般安謐、美好!

我嘴角上揚幸福地笑了.........

撲 麻 雀 大 戰

靈璧縣尹集中心小學 尹方婧

在我溫暖的小家裡,住著可愛的我,愛說愛笑的爸爸,和愛發火的媽媽,我們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其樂融融嘛,當然趣事最多。

在靈璧住了一段時間,爸爸決定回老家住幾天,到家嘍!我們推門而入,“啊!”媽媽驚叫起來,我和爸爸急忙進門。映入眼簾的是我們家地上、桌子上到處亂糟糟的,我們以為家裡進賊了,便拿著“武器”進攻,我們搜索了整個屋子,沒有人,卻在書房發現了一隻麻雀,它正在房子上空上下翻飛,“大展拳腳”呢。

這下我們可算知道了,這個“賊”就是麻雀。媽媽以為她從我家不出去,是因為窗戶關上了。現在被困了這麼久,一定特想出去吧?於是媽媽打開窗戶,讓麻雀出去,可它好像還沒有玩夠,還在屋子裡橫衝直撞得的,不願出去呢。爸爸和我著急了,“再這麼鬧騰下去,我們今天沒家了。”我們決定把它抓住,趁它不注意,爸爸猛地一撲,“嘭”,爸爸重重地摔了一跤,可麻雀雀靈活一閃,躲過了一劫。爸爸越戰越勇,“騰”的從地上爬起來。我也氣極了,和爸爸一起在屋裡追趕它,最終把它追到了死路,正當我們洋洋得意時,沒想到麻雀“唧”的一聲,向前一跳,“撲”又飛了。沒辦法,正在廚房收拾的媽媽必須參加戰鬥。

我們擬好了“作戰”計劃,找到目標,在臥室。好的,經過我眼睛的掃瞄,發現了它。縮小範圍,啟用傳統武器——大掃帚。接著我們一個勁地衝過去,把麻雀圍起來,用身體圍成一個小黑屋,麻雀無路可逃,爸爸一笤帚下去,“捂到了,快去!在掃帚底下!”爸爸興奮地說。我立即跑過去,“呵呵……可算被我們抓住了!”我得意洋洋地說。我說把它養起來,我要懲罰懲罰它,可爸爸說只能玩一會,“這次原諒它,還是把它放了吧!”“哈哈,小賊,你遇到好人了!”我輕輕地撫摸著它,沒多久它就重獲自由啦!

這一場“大戰”終於結束了,我不歡迎它再來了。它自由了,我們卻累得趴下啦,能量已盡……

摘 豌 豆

靈璧縣實驗小學 耿禕諾

在今年正流行吃豌豆的時候,媽媽帶著我去外婆家摘豌豆。遠遠地看到一大片蔥綠蔥綠的豌豆地,走進了,肥厚的豌豆葉上綠中泛白,白中透綠,在陽光下閃亮!一個個胖的、扁的,大的、小的豌豆像許多調皮的娃娃在豌豆秧苗裡捉迷藏呢。還有一朵朵白黑鑲嵌的小花兒,就像小蝴蝶一樣,真是太可愛了。

媽媽說不要摘扁的。我很疑惑,為什麼扁的不能摘呢?帶著疑惑我揹著媽媽偷偷摘了個扁的,剝開一看原來它的果實很小很小,比七星瓢蟲還小。我又拽了一個圓鼓鼓的,是飽滿成熟的豆豆。媽媽看見我把豌豆秧都快扯掉了,哭笑不得地說:“我的小祖宗來,你這麼摘,你這是‘斬草除根’啊,照你這樣摘,咱以後再也吃不到豌豆了,看我的。”說著,她便一隻手扶著豌豆秧藤,另一隻手捏住一個豌豆角用力一拽,就成功地獲取一顆,再看那豌豆秧苗一點也沒受損。

我興奮不已,照著媽媽樣子試試,果然是好方法。我仔細地選著,不放過每一個成熟的豌豆角。正當我摘得起勁的時候,突然一隻渾身長著黑毛混著紅毛的毛毛蟲出現在我的手旁邊,“啊!”我頓時毛骨悚然,尖叫了一聲差點摔倒。“真是個膽小鬼!”媽媽把毛毛蟲捏了過去。我從小最怕的就是毛毛蟲,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心驚膽戰的,但有時又覺得自己真是個膽小鬼因此而笑話自己。

我們摘了一大袋豌豆,回去路上媽媽說晚上煮豌豆吃,讓我體會一下收穫的喜悅。晚上吃著香噴噴的豌豆,我第一次體會到勞動是快樂的、是充實的、更是充滿智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