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福奇:我絕不會使用“中國病毒”一詞

導讀

他近日接受《科學》採訪,被問到美國目前是否已經做好應對疫情的全部準備時,福奇認為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只有時間能檢驗政策的合理性。他認為,需要找到控制疫情和不讓經濟完全停擺、不影響人們生活之間的平衡

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福奇:我绝不会使用“中国病毒”一词

採訪中,頂級醫學專家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回應了有關美國總統特朗普防疫言論和政策的問題,並表示自己會堅持督促美國政府尊重事實,科學防疫。圖/新華社

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福奇:我绝不会使用“中国病毒”一词

文丨實習記者 蔣模婷 財新記者 馬丹萌

“我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使用‘中國病毒’一詞,”在接受美國《科學》雜誌採訪時,在疫情當中幾乎成為白宮對病毒傳染情況首席解讀人的頂級醫學專家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說道。採訪中,他回應了有關美國總統特朗普防疫言論和政策的問題,並表示自己會堅持督促美國政府尊重事實,科學防疫。

79歲的福奇擔任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長達36年,曾為六位美國總統提供過艾滋病防控和其他公共衛生政策方面的建議。近日,他在答記者問時當面與總統“唱反調”,澄清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尚未得到驗證,一張他在特朗普在新冠疫情發佈會上開政治玩笑時以手捂臉的照片也在社交媒體上瘋傳。他被認為是美國疫情中最具公眾影響力的專家之一。

當地時間22日,美國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官網記者瓊·科恩(Jon Cohen)採訪了這位目前日理萬機的傳染學家。訪談中,他毫不避諱對總統特朗普言論的批評,如 3月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個人社交賬號上使用“中國病毒”(Chinese virus)一詞描述新冠病毒,福奇明確表態,自己從未用過這個說法,未來也不會這麼說。

記者還問福奇對特朗普另一項關於中國的指責怎麼看。特朗普曾說過中國應當提早三至四個月公開疫情,而中國在北京時間1月11日公開了病毒的序列。福奇無奈地反問道,“說真的,你指望我怎麼做?”“他說的話與事實不符,提早三四個月就是九月了(那時病毒還沒出現)。”

福奇認為美國應當借鑑中國的部分防疫政策。記者提到中國的超市入口設有體溫計檢測,問美國是否應該考慮此類做法,福奇表示“當然”,並說會和防疫專案組討論這些做法行政及後勤支持上是否可行。

而被問到美國目前是否已經做好應對疫情的全部準備時,福奇認為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只有時間能檢驗政策的合理性。他認為,需要找到控制疫情和不讓經濟完全停擺、不影響人們生活之間的平衡。但他同時提出,美國新冠病毒檢測能力不足的問題必須被重新審視,但最好的審視時機是在疫情結束之後。

早在1月23日,美國境內就確診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美國疾控中心則在2月初開始向全國各地發放試劑盒。但此後,聯邦工作陷入倦怠,並沒有試圖向全國的實驗室和醫藥公司推廣檢測資質。到3月11日,疫情在美爆發,美國的病毒檢測能力仍停留在日均300至350次,各類醫療物質儲備也嚴重不足。13日,特朗普宣佈美國進入緊急狀態。(詳見《財新週刊》2020年第10期:從漠視到驚醒 美國戰疫如何打響 )

目前,美國各州根據各自的疫情也出臺了不同程度的防疫政策。已有超過一萬五千人感染的紐約州在本月20日頒佈“暫避令(Shelter In Place)”,敦促居民在家隔離。康乃迪克州、伊利諾州、新澤西州和加利福尼亞州隨後也頒佈了類似的政策。

……

(此文限時免費閱讀,閱讀全文請點文末閱讀全文。感謝熱心讀者訂閱財新通,支持新聞人一線探求真相!成為財新通會員,暢讀財新網!)

特稿|疫情衝擊下的創新藥研發:臨床試驗困境待解[2020-03-24]

“研發新藥就像跑馬拉松,是一項長期工程,現在到最後一公里,卻發現路斷了,病人和企業都面臨生死存亡。”新冠疫情打亂了生活和產業節奏,也使新藥研發工作受挫。楊明(化名)創立的創新藥研發公司近期遭遇困境。

楊明創立的公司2010年成立於江蘇泰州,主要研發腫瘤、乙肝及衰老相關治療藥物。他介紹,由於隔離和交通受阻,幾乎所有參與臨床試驗的病人接受診斷、治療、用藥和隨訪遭遇困難,健康受到極大影響,而病人受試記錄不完整,也使臨床試驗脫節,可能影響整個臨床試驗以及後續上市申報。不僅如此,原本計劃申報上市的藥物,也因企業復工延後、現場審查工作難以進展,影響了上市的速度。

上述困境是醫藥企業面臨的共同難題。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介紹,疫情對醫藥企業的生產、市場銷售、物流配送等,特別是臨床試驗,都產生了極大影響。由於醫院病人就醫受阻,臨床試驗項目的新病人入組基本停頓,進行中的研究也遭遇藥物配送、隨訪、評估中斷。如何應對,是創新藥公司普遍面臨的問題。

新冠治癒者自述:請不要歧視我們 [2020-03-24]

70歲的李爹爹在新冠重症隔離病房經歷過生死關,他沒想到,治癒回家後,還要忍受的被周圍人冷落和躲避的“自我隔離”生活。

1月26日,李爹爹住進湖北醫院隔離病房,一週之內和他同病房的兩個病友去世。前期醫療設備缺乏、醫生也不足,那兩位病人甚至都沒有怎麼搶救就去世了。一位病人在凌晨去世,遺體第二天早上才被殯儀館收斂。李爹爹和屍體在同一個病房住了一晚,熬到清晨,看到天亮,他感慨:只有活著的人才能感受到天亮的幸福。在他住院的二十天期間,所在的病區35張床位,他所知道的就死了7個人。

2月14日李爹爹治癒出院時,還沒有出院病人集中隔離政策,他先是自己在家隔離12天,然後又被叫到酒店集中隔離14天,核酸檢測陰性後才再次回到家的。但李爹爹依舊感受到周圍人對他的恐懼。他總共出過四次家門,第一次邁出家門,鄰居驚恐地扔下手中的塑料袋跑遠了;第二次出門問社區下沉幹部關於健康碼的問題,下沉幹部朝他擺手要他站遠點;第三次去小區門口領愛心菜,社區工作人員叫他不要出門,讓他老伴來取。第四次去醫院取藥,醫院保安讓他隔遠一點。即使在自家露天陽臺上曬太陽,也被鄰居舉報,不要在公共空間出現。

意大利疫情是否已過拐點?重災區市長坦言確診人數仍低估 [2020-03-24]

意大利西北部的利古里亞大區政府主席Giovanni Toti3月23日表示,雖然該區的新增感染者繼續出現,但入院人數和搶救人數已經稍稍下滑。3月23日的重症患者較昨天相比僅增加了一人:“這是好轉出現的一個先兆,我們希望能夠繼續維持這一趨勢。”

但另一問題在於,目前意大利的檢測數量仍然不足。3月22日,第二批中國援意抗疫醫療專家組組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常務副院長裘雲慶表示,當前意大利疫情防控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很多人沒有接受檢測,傳染源還沒被發現。

意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倫巴第大區的貝加莫市市長Giorgio Gori在3月22日,與巴里市市長、意大利社區協會主席Antonio Decaro進行視頻會議時表示,通過對貝加莫所轄12個城鎮的死亡病例分析發現:當醫院內每出現1例因新冠死亡的病例時,貝加莫境內就還有其他3例未確診的患者,因為肺炎症狀死於家中。他表示,目前官方公佈的數字,顯示的是診斷和治療的能力,但不是疾病的實際傳播率,實際傳播數字還要高得多。

版面|趙今朝 何京蔚

本文首發於財新網

郵箱:[email protected]

恰詢:[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