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用戶遠超支付寶達9億人次,為何微粒貸無人問津?

星期日的金魚天


都不用,月利息1.5,分期利息年化率15,儘量不要貸款,就是流沙地


九霄雲外666666


先說說微粒貸大致情況。15年5月在QQ上線,9月在微信上線,是一款純線上個人小額信用循環消費貸款產品。16年便將最高額度由20萬提升到30萬,正巧支付寶借唄也是最低500元,最高30萬。

所以就很明顯了,騰訊出微粒貸其實就是跟借唄槓上的。可惜不巧,阿里巴巴旗下有支付寶,一個專門用於金錢交易和理財的軟件。而騰訊沒有,微信和QQ都是社交軟件,在社交軟件上嫁接貸款功能,這是個專業人該做到的事情嘛?如果這樣都行,那麼借唄就該出現在淘寶首頁的推薦欄,滴滴也可以出個然後捆綁在搜索下方……

其次,微粒貸裡的授信額度與實際額度大相徑庭,顯示出來的都是高額度授信,讓人覺得:哇。像我這樣的人都能有這麼高的額度授信,穩。結果呢,實際額度卻低得要死。這一點讓很多用戶的前後落差之心呼之欲出,基本過後就是選擇荒著了。

再則,更讓網友表示無語的是,微粒貸的評估標準是騰訊多年來積累的社交數據及央行的個人徵信數據算出來的。也就是說,在用戶授信時,平臺後自動評估該用戶在整個騰訊體系產品內的數據!對,是全部,因此問題也就很明顯了,不同渠道的評估標準是不盡相同的,而且微粒貸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標準。導致大批用戶一直都是在跟微粒貸公眾號作鬥爭,最後被“綜合評定不通過”……那授信額度是為了做什麼,贈我空歡喜嘛。

因此,無人問津還是有原因的,從上線的位置和體驗情況都充分的反映了,騰訊開啟微粒貸錢是準備好了,技術還沒完善。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並不是不想開通而是想開通又開通不了,騰訊給出的白名單邀請制限制住了大部分用戶,把大部分用戶拒之門外,看看身邊的朋友有幾個開通 了微粒貸的,我是找不出幾個,之前我也沒有,我是一個平時很依賴微信支付的人,也許是這個原因吧,去年開通了微粒貸。


據統計微信用戶每天活躍量都達到了10億多人,可偏偏微粒貸不溫不火,1億多人的開通,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這完全拜邀請制所賜。

微粒貸自2015年推出以來就一直採用白名單邀請制,開通看運氣,很多用戶都說騰訊不公平,跟中彩票一樣。還好微信裡 千匯週轉 的強勢介入,婉轉了微粒貸因邀請制帶來的不利局面,人人都可申請,也是微信裡最先利用(公-眾)平臺開發的產品,跟微粒貸一樣30萬的額度也是很具有吸引力,長期用微信的網友都知道。


很多想開通微粒貸的網友表示:那難道就這樣等待下去?在這裡我想說等待那肯定是必須的,運氣很重要,我們要做的是儘量提高几率,至於開不開通反正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怎樣提高几率?我說出我自己的一些經驗;

1.微信支付,我們出門購物可以用微信支付,買菜,買早餐、日常消費都可以用到微信支付,現在線下實體大部分都提供二維碼,只要微信掃一掃就可以了,很方便。

2.訂購微信第三方服務,我們外出有時候要用到滴滴打車,有時候還會用到美團外賣,購買飛機火車票都可以用微信來完成,就在微信支付頁面裡的第三方服務。

3.買騰訊理財,這個很簡單,微信零錢是我們平時消費的主要支出途徑,現在微信推出零錢通,我們可以把零錢存到裡面,可以賺取利息,付款消費的時候也可以直接扣。

4.生活繳費,微信裡的生活繳費我們可別忘了,可以綁定水電的戶號,油卡的卡號,綁定之後,以後我們就可以直接在裡面進行繳費充值了,非常方便。


對於開通微粒貸而言,我們做的最多的也就是增加幾率了,其他都得聽天意,微信用戶十幾億,微粒貸卻只有1億多的用戶,怪只怪開通太難啊,不是不想走進大門,而是這大門打不開啊,網友們覺得是不是這樣的道理呢?歡迎留言討論。


華仔愛聊科技


借唄開始一萬4,沒用過,有次加油沒帶錢就用了一次300,第二天還了,過了一個月借唄關閉了,支付寶給我額度少可以理解,我不怎麼用支付寶,但是微信感覺更垃圾,我每個月微信轉賬消費最起碼也有2.3萬,可是微粒貸沒開,哈哈哈,


仰望ii


微粒貸不是無人問津,而是他從一開始做著項業務只是為了不落後支付寶。曾經微粒貸剛內測的時候,有那麼一群人群,超過百萬人,每天想盡辦法對它苦苦所求而求之不得!

如果你看過新聞,聽說過“三和大神”這一人群的故事的話,你就不會說微粒貸是無人問津的。“三和大神”每天潛伏最多的論壇和貼吧,當年我也在裡面,只是我沒有去深圳三和而已,當然用這群人的話說,在三年前的時候我就“強制上岸了”。

“擼網貸”會上癮的,我當初就是這麼感覺,最早是因為公司週轉,為了換卡。第一次用的網貸就是支付寶給的,我也是他的第一批用戶,而且當初的那個支付寶的網貸名字不是叫做借唄,只是後來才改的名字。

我當初是屬於那種剛開始有信用卡就刷個不停,後來為了保住徵信,就不斷找平臺來“擼網貸”進行換卡的人之一。因為信用卡,為了學習用卡知識,進入了那個論壇,進而知道了一種“擼網貸”的人群,隨後我也成為其中一員。

當初那個論壇,只要一個網貸平臺一上線,全國的網貸大軍就會一擁而上,那個論壇的版塊每天24小時不停有人發帖,要麼是那些網貸平臺的人發新口子,要麼就是想擼網貸的人問有沒有新口子,要麼就是有人擼下來新口子下款了來曬的帖子。

新的借貸平臺或者APP他們都會叫做新口子,如果下款了就叫發工資,諸如這些,很多這類人群的特定口語。

在這期間,最早出的微粒貸是在QQ號上面的,微信上的口子才是後面出的,我當初和眾多想要微粒貸的人一樣,我是騰訊超級會員VIP6,但是還是沒有開微粒貸,和許多人一樣,在騰訊消費很多的不開通,但是有些新號的人又開通,在當時我的徵信資質還算是好的了,借唄和花唄的額度都是幾萬的,芝麻信用分差不多770分了,要不然支付寶借唄也不會給第一批的名額給我。

我和許多人一樣,在一些平臺上有著良好的借貸資質,但是微粒貸想盡一切辦法去走路子,想辦法開通這個口子,但是就是不行,騰訊就是不開。借貸有時候就是這麼奇葩,想用的人借不到,不想用的人又給很多額度,不用還繼續升額度來給你,但是人家就不用你微粒貸。

在“三和大神”的新聞開始在網上爆發傳播的時候,我已經開始強制上岸一段時間了

有很多人,因為一些原因不得不去擼網貸的時候,“擼”上癮了,會越陷越深,因為網貸的利息是很嚇人的,所以擼網貸的人群,有一種是打著“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這樣想法的人群,有一種是為了保住自己在一些平臺上的“徵信不黑”而以貸養貸繼續在每天想著有新口子發工資,還有一種是打算放棄徵信了,把所有網貸都暫停了,不還不再繼續借,直接不管了,暫時去另外找門路來賺錢還銀行信用卡,這種把網貸給停了的人,被叫做“強制上岸”的人,而我也是這其中一員。

擼網貸越擼越是越陷越深的人之中,如果是換不起網貸逾期或者想上岸的人,在這後面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因為催收無孔不入,你的所有資料在借貸的時候已經給了網貸平臺,你還不起的時候,這些資料就會下發或者出售給催收公司,這些催收的人員如果是銀行的還好一點,外包的公司無所不用其極,心理承受能力好的人,對這些催收直接甩一邊就好了。

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或者還又怕被親戚朋友家人給壓力的,這種也有不少,也是最悲慘的一種人,他們的選擇是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類新聞相信大家看了不少。

其實我也希望微粒貸真的無人問津,包括什麼借唄都是無人問津,這樣最好,起碼大家都不缺錢了,不需要去找什麼微粒貸來借錢。無論為什麼借了網貸,還不了的時候就強制上岸吧,催收沒什麼大不了的。


電子之家論壇


這都啥說法,太扯了。微粒貸我上次聽說的用戶也有九千萬了,屬於民營銀行裡做得最扎眼的明星業務。

邏輯上大概就是優選了十分之一用戶,提供給對方貸款額,根據個人的各種信用值、使用記錄頻次等,提供不同的貸款利率。這擱哪個銀行的信用卡中心不得眼氣到哭啊。

資金來源怎麼辦?自籌的少,否則自有資本金根本扛不住飛速增加的業務。一般是走聯合貸款模式。早期好像只選了一家城商行。雖然大家所知的聯合貸款普遍都是針對某家大公司,大家為了集體抵禦風險才採取了聯合貸款。但從聯合貸款的條款中摳,即使是小額貸款,也不是不可以聯合。

現在就更容易拓展了,合作伙伴遍及全國城商行,對於城商行來說微粒貸用戶是極其優質的貸款資源。只需要提供資金,剩下的解決方案微粒貸自己就可以搞定。


程蟬


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就是打開自己的微粒貸看了一眼,感覺也沒什麼特別之處,這幾年也使用過幾次,周圍的朋友也有很多人使用過微粒貸,並沒有題目之中所說的“無人問津”!

也許是因為微信的微粒貸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的吧,畢竟它是白名單邀請制,只有收到邀請的人才有機會去使用,而收到邀請的人目前為止對於整個微信用戶來說還不足十分之一,也就是說10個人之中頂多有1個人會有微粒貸。

不過細心的人或許會發覺到近幾年周圍的人擁有微粒貸的是越來越多,這是一件好事,畢竟目前網絡之中能夠比肩微粒貸的除了支付寶的花唄借唄之外,幾乎就沒有了,多一個微粒貸,就多一個選擇,也多了一份額度,在我們需要週轉的時候,可以及時的獲得幫助。

微信的微粒貸這幾年逐步擴大了邀請力度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微信永遠都有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就是我們熟知的支付寶,支付寶這幾年來可以說是十幾億的紅包撒著就沒有停止過,不論是花唄還是借唄的用戶量均已經早早的突破了一個億,甚至已經接近三四個億的水平了,這對於微信來說形勢是非常嚴峻的,為此微粒貸曾一度的大放水,眾多用戶享受到了福利,不過儘管如此,微信的微粒貸與支付寶的同類產品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微 粒 貸:一貫秉承白名單邀請制,收到邀請的用戶才有機會使用,而這個邀請制也是很多人心中永遠的痛,儘管自己的資質再好,沒有被邀請,也是連入口都找不到的,

而 備 用 口 袋 屬於主動出擊申請制,互聯網信用分559分以上才行,慢慢移動步子到微信之後的, 備用口袋 公眾平臺申請,最高20萬,不上看徵信的特性備受用戶喜愛。

螞 蟻 借 唄:芝麻分600分以上即可使用,雖然明面上門檻很低,但是實際上也是需要一定的信用記錄才有機會開通的,例如花唄的使用情況,如果花唄使用良好的話,在花唄界面就會直接出現借唄申請的入口,獲得額度之後,在自己的支付寶主頁就會直接自動顯示螞蟻借唄的入口。

我們避過去微粒貸和螞蟻借唄不談,拿騰訊金融和螞蟻金服相比,對於騰訊金融來說,踏入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時間畢竟有所短缺,不像支付寶自創立之處就深耕於此領域,專一研究十幾載,不論是技術方面還是用戶量的積累方面都是騰訊金融所無法匹敵的,而如今的支付寶更是搖身一變成為了螞蟻金服的主打產品,成為了重點發展對象。

可以會所騰訊金融想要達到螞蟻金服的水平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微信想要趕超支付寶,要走的路將會更長,雖然微信現如今的微粒貸、週轉以及近段時間抄的沸沸揚揚的微信版“花唄”,但是支付寶能夠拿得出手的更多,不論是花唄,還是借唄,甚至網商貸、備用金等均是已經相當成熟且被眾多用戶認可的產品。

那麼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額度是什麼樣子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大侃科技說


用戶習慣

很正常,支付寶是支付工具,微信是社交工具,從屬性上,用戶也更願意把錢放在支付寶裡。雖然微信支付也有支付場景,但用戶慣性還是喜歡把大多數錢放在支付寶裡。

所以支付寶的支付場景更豐富,理財渠道也多,用戶也願意去挖掘它的一些平臺新產品。餘額寶,餘利寶,包括支付寶上很多理財產品,保險產品,都是用戶自發安利的,口耳相傳,我媽就是被我姨安利的,此前無論我怎麼跟她說,支付寶很安全,讓她使用,她都不肯,但是我姨告訴她怎麼用,她立刻往裡面存了些錢,每天打開看收益。

而微信,則更多是承載了社交和娛樂場景。最多在裡面放個幾百塊,發發紅包。至於微信裡的理財產品,入口隱藏太深,普通用戶根本難以發現。微粒貸我還是偶爾聽朋友說起才知道的,也沒有看見它的推廣,身邊也沒有像餘額寶一樣有大量用戶使用。


微粒貸使用門檻高

微粒貸使用是有一定門檻的,不像花唄、借唄,保持一定的螞蟻信用積分就能開通,微粒貸需要有白名單用戶邀請,也就是平臺認可的優質用戶邀請你,你才能開通。

而要獲得這個白名單,不那麼容易,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信用良好

就是微信、QQ用戶貸款、信用卡等正常還款,沒有不良記錄。

2、實名認證

財付通、微信、QQ已經通過實名認證。

3、購買騰訊理財產品

就是通過財付通、微信支付,購買過騰訊系的理財產品。

4、在騰訊旗下軟件消費

微信紅包、微信支付、QQ紅包、QQ轉賬、QQ會員購以及和騰訊系產品,比如京東的消費記錄。

別小看這些條件,能滿足的別說微粒貸了,放到銀行貸款領域,也算優質客戶了。所以說,微粒貸它是自身有意識地進行篩選,為平臺篩選優質客戶。畢竟騰訊不像阿里,要為電商業務服務,將平臺門檻放低。對騰訊來說,一個優質客戶產生的收益,抵得上十個普通客戶,畢竟壞賬風險也算成本損耗。


不過,金融這塊蛋糕,互聯網企業都不想放過,京東、蘇寧都在做自己的金融平臺和支付工具,銀行等傳統金融企業也不肯輕易將這塊市場拱手讓人。騰訊已經拿到了一張船票,憑藉騰訊系產品潛移默化中發展用戶,也不失為一種方式。

畢竟整體經濟不好,地主家也沒餘糧,良性發展才是王道。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吳懟懟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微信確實有著極多的用戶,據最新統計微信用戶已經達到了9億,但為什麼微粒貸競爭不多螞蟻花唄/借唄,其實原因有下列幾條:


用戶習慣

大家已經習慣了微信的社交功能,支付功能,也習慣了支付寶的金融功能,因為兩者並沒有很大的差距,一般一個人習慣了用螞蟻花唄,螞蟻借唄,就代表著已經大部分的個人負債已經在裡面了,個人負債是一個循環,不是說想換一個借貸平臺就換的。

而且支付寶在人們心中金融,借貸,理財地位更加穩固,大家更加願意相信熟悉的支付寶,而不是不熟悉的微粒貸



微粒貸開放方式限制

微粒貸開放的方式限制太多,為邀請制,短期內根本無法普及,芝麻信用的評級標準並無法提供給微信來進行用戶評估,相比之下,支付寶有芝麻信用,只要是沒有不良記錄的人,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用上螞蟻花唄和螞蟻借唄,只是額度不同,這一種方式把大多數用戶拒之門外。



螞蟻金服的強大

阿里巴巴的金融服務已經遠遠領先於騰訊,螞蟻金服的強勢,已經讓馬雲和阿里的實力提升了一個大層次,所以無論是在金融圈,還是在普通民眾心裡,螞蟻金融服務的地位不可動搖,所以微信與螞蟻金服的競爭會在長期處於劣勢。




首席投資官


微信用戶遠超支付寶達9億人次,為何微粒貸無人問津?

微粒貸不是無人問津,而是沒有邀請開通。

支付寶的借唄和微信的微粒貸都是官方邀請開通,為何支付寶5億用戶敢開通3億,而微信9億用戶才開通7000萬。

這還得從他們的歷史說起,支付寶比微信早誕生十年。在微信還沒誕生前,支付寶一直作為第三方支付的老大,獨佔鰲頭。在沒有微信的歲月裡,人們慢慢養成了使用支付寶消費和存錢的習慣。在心裡已經默認支付寶就等同於銀行。

而作為支付寶來講,最珍貴的莫過於他這十年來得到了這一批用戶的珍貴數據,包括他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特別是有淘寶的支撐。加上芝麻信用的上線。使的數據更加完善。

也就是講,在支付寶推出借唄的時候,他對大部分用戶是知已知彼的。對一個知已知彼的人,只要符合他的要求基本上都會開通。而他的要求並不高。600分以上就有資格,支付寶老用戶,基本上都能達到。所以支付寶5億用戶,敢給3億用戶開通借唄。基本上支付寶的老用戶,平常經常使用支付寶的人一般都有借唄。

而微信作為qq的升級版。在人們的印象裡一直是個社交軟件,覺得他與金融根本搭不上邊。微信支付也是在14年才開通。時間較短。雖然現在人人都有微信,但並沒有養成用微信大額消費和存錢的習慣。使用者基本上都是聊天,放些零錢收發紅包而已。也就是說騰訊對大部分用戶還不知根知底。所以微信對一個不知根知底的人是不敢隨便開通微粒貸的。雖然他有9億用戶,但他的微粒貸用戶才邀請開通7000萬。

微信給人的感覺始終只是個小錢包。而支付寶是可以存錢的銀行。他們二者之間的差距主要還是用戶的消費習慣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