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題的問題,應該如何沒問題的回答

英國有一位性格怪異的億萬富豪名叫埃裡克森,他膝下無子卻得了絕症命不久矣,無人繼承他的鉅額財產。於是,他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謎題,聲稱如果有人能夠給出他心目中的正確答案,並做出合理解釋,就可以獲得價值億萬英鎊的遺產。以下是他提出的問題:

“有三位傑出的科學家一同乘坐熱氣球旅行,他們的研究都關係著人類未來的命運。第一位是醫學家,他即將研發出能夠徹底治癒癌症的新藥,大幅度延長人們的平均壽命。第二位是能源專家,他可以發明一種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新型綠色環保能源,避免溫室效應造成全球的環保災難。第三位則是一個糧食專家,他能在不毛之地,運用專業知識成功地種植食物,使幾千萬人脫離饑荒而亡的命運。但是,他們乘坐的熱氣球發生了故障,出於安全考慮必須扔下一個乘客,應該在這三位科學家中選擇哪一個扔下去呢?”

一開始人們認為這多半是埃裡克森的一個惡作劇,因為總共就只有三個選項,如果很多人都來回答,必然會是有好幾個人猜中正確答案的。

但是,埃裡克森在第二天的報紙上又刊登出了一則由律師公證過的遺囑,他已經將這份遺囑和密封的答案委託給了英國最大的律師事務所。三個月之後,律師事務所將在公眾面前打開密封的答案,如果有很多人的回答和解釋都正確,他們將平均分享這筆遺產。如果沒有人回答正確,埃裡克森的遺產將全部捐獻給慈善機構。

這一下子,人們開始相信埃裡克森不是在開玩笑。答題的信件像雪片一樣寄到了律師事務所,堆滿了整個大廳。一些專家和學者分析,回答埃裡克森謎題的關鍵可能是在對答案的解釋上,所以不少來信的答題都是洋洋萬言,深入剖析醫療、能源或糧食對人類命運的影響,這繼而引發了廣泛性的社會大討論,成為轟動一時的熱門話題。

三個月之後,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來了。此時埃裡克森已經不在人世,律師打開了他密封的答案並當眾宣讀:“將體重最重的人扔下去,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熱氣球的安全。”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在律師事務所收到的不計其數的回答中,只有一個7歲小男孩約翰的回答“扔最胖的人,因為他最重。”勉強算得上正確答案。於是,約翰一個人繼承了億萬英鎊的遺產。

這個故事是根據歷史上一個真實事件改編的,你可能看過類似的案例,已經提前知道了問題的答案,但你是否知道為什麼只有一個七歲的孩子才能做出正確回答呢?

事實上,埃裡克森的謎題是一個“有問題”的問題,在邏輯學上被稱之為“誘導性問題謬誤”。具體的表現形式為,發問者通過描述性的文字在所問的問題中埋設了陷阱,而回答者卻沒有識破,做出了不符合邏輯的回答。

人類的語言中往往包含著“修辭”和“邏輯”兩個要素。我們更容易理解一個純邏輯的句子:“西施是美女。”卻更喜歡閱讀經過修辭裝飾的句子:“西施有沉魚落雁之姿、閉月羞花之貌,她捧心蹙眉的愁容引發萬人效仿,偶爾露出的明媚燦爛的微笑足以傾城傾國。”

但是,當我們閱讀後一類句子時,我們大腦往往會跟隨著其中修飾性的文字進行思考,而忽略了其中的邏輯性,從而有可能導致“文過飾非”性質的錯誤。埃裡克森的謎題之所以讓眾多聰明的專家學者都沒有做出合乎邏輯的回答,就是因為他們都被描述性的文字引入了思維的岔路。而七歲小男孩約翰的優勢就在於,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傑出的科學家,完全沒有理會那些描述性的文字。在約翰的頭腦中,埃裡克森謎題被直接在邏輯上被等價為:“熱氣球上的三個人扔哪一個下去,剩下的兩個人最安全。”事實上,任何能夠做出上述邏輯簡化的人,都能得出和約翰同樣的結論。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個與埃裡克森謎題十分類似的問題,那就是你的愛人問你:“我和你媽媽同時掉進海里,你會先救誰?”如果你能避免受到其中描述性文字的影響,真正的進行理性思考,你就會將這個問題在邏輯上等價於:“兩個人同時掉進海里,應該先救誰?”

那麼,你的回答應該和一個海灘救生員沒什麼兩樣:“先救不會游泳的那一個人。如果兩個人都會游泳,或者都不會游泳,先救那個溺亡可能性更大的人。因為這樣做,才有最大的幾率同時救活兩個人。”事實上,只有這樣符合邏輯的回答,才不會得罪她們兩人中的任一方。

如果你覺得自己能識別出“誘導性問題謬誤”了,不妨來挑戰一個在邏輯學考試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請仔細閱讀以下文字:趙思雨是一個活潑開朗的90後姑娘,她特別喜歡小動物,經常幫助孤寡老人,每次單位組織獻血她總是帶頭報名。

如果以上陳述為真,下面兩個陳述中的哪一個為真的可能性更大:

A:趙思雨是一個吝嗇鬼。

B:趙思雨雖然是一個吝嗇鬼,但心地還是比較善良的。

如果你的答案是B,說明你又重蹈覆轍,落入了“誘導性問題謬誤”的陷阱,被描述趙思雨的相關文字所誤導了。陳述A中僅僅存在一個邏輯判斷:“趙思雨是一個吝嗇鬼。”只要這個邏輯判斷為真,陳述A就是真的。而陳述B中存在著兩個邏輯判斷:“趙思雨是一個吝嗇鬼。”和“趙思雨心地比較善良。”當且僅當這兩個邏輯判斷同時為真時,陳述B才為真,關於趙思雨的描述確實增加了“趙思雨心地比較善良”這個邏輯判斷為真的可能性,但並不能證明這個判斷絕對為真,所以,陳述B比陳述A為真的概率更小。

誘導性問題謬誤除了通過增加描述文字來誤導我們之外,還可以通過減少描述文字來誤導我們,這一類邏輯謬誤又被稱之為暗示類的誘導性問題謬誤。

如果你參加一個求職面試時,主考官問你:“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崗位,你在勞動合同約定的三年期滿後,是否會考慮加入競爭對手的公司?”此時,你無論回答“會”還是“不會”都陷入了對方的邏輯陷阱。因為,他的問題中缺少了一句描述性的話,暗示你在合同期滿後會“跳槽”,所以你的正確回答應該是:“我想我沒有機會考慮這個問題,因為我在合同期滿後會繼續與貴公司續簽勞動合同。”

人類是一種奇怪的動物,我們常常是心裡有了答案才提出問題的。如果你注意觀察,你就會發現“誘導性的問題”幾乎無所不在,有時候它們來自於別人對你的提問,有時候則是來自於你自己對自己的提問,只有通過理性的思考,將這些“有問題”的問題轉變成為邏輯化的語言,我們才有可能發現沒有問題的正確答案。

有問題的問題,應該如何沒問題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