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9.0《無緣社會》:”宅男“”宅女“千萬不能丟”三種關係“

電影《小偷家族》講述了一群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組成了一個比親人更親的“家庭”的故事。”一家人的身份分別是孤寡老人、殺人犯、離家出走的女兒、被遺棄的孩子等等。


評分9.0《無緣社會》:”宅男“”宅女“千萬不能丟”三種關係“


影片中,爸爸這個角色,從事的是一份建築業體力勞動的工作,可是他並不是一個固定員工,只是臨時工。

當媽媽的,是在洗衣工廠當女工,這份工作同樣不是穩定的、長期的工作。老闆只需要按時薪結算,而不用負擔她的社保。

他們是社會最邊緣、最底層,自己發不了聲的一群人,電影用極端的角度展現他們的生活狀態。

導演用這部電影揭露了日本現代社會里,家庭關係日益稀薄的黑暗面。

藉此質問日本社會,所謂的“家庭”,比沒有血緣、身份不同,甚至連相處的時間也不長組建的“關聯”更親密嗎?


評分9.0《無緣社會》:”宅男“”宅女“千萬不能丟”三種關係“


答案或許是殘忍的,因為現實更加複雜。

1

2010年,隨著記者對老年人下落不明的事件深度調查後,發現日本出現了一個新行業——特殊清掃業。它們的業務內容是受託於政府,專門替代家屬整理遺物。截止2010年,增加到了三十幾家。他們把死者去世的住處稱為“工地”,那裡通常有過了好幾個星期才被發現的遺體。

這些人在日本NHK電視臺資深記者訪談合集——《無緣社會》這本書中,被稱為“無緣死者”。

記者們通過對全國市鎮村的“身份不明的自殺者”、“路斃”之類的“無緣死”的調查發現,一年有高達三萬二千多例“無緣死者”。

其實,這些人並非沒有親人,但這些親人之間的“紐帶”非常脆弱。

他們有親屬甚至不願意認領遺體。被通知到的都說自己是遠親,拒領理由也是“我跟死者只在婚禮上打過照面”,或者“我們有二十多年沒見過面了”這樣的冷漠。

特殊清掃的工作人員,儘管被要求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平和心態工作,但遇到這種情況,心裡也是會憤憤不平。

他們明顯感覺到最近有一種傾向,以前的那種骨肉情好像越來越淡薄了,越來越不起作用了。

明明有血脈相承的家人或親戚,卻落得“無緣死”的下場。讓記者們覺得,在“家庭”這一社會的最小單位的層面上,或許發生了某種反常事態。

遺體不願意接手,骨灰只有當垃圾處理。


評分9.0《無緣社會》:”宅男“”宅女“千萬不能丟”三種關係“


寺廟裡彙總了各種寄送骨灰者的五花八門的理由,最奇葩的是“本人因為已經結婚,不能認領雙親的骨灰”。一些人為了死後能得到安葬,不得不在生前與一些“經營性機構”簽訂合同,支付一定的報酬,約定死後能將他們的骨灰寄送到寺廟。

雖然是無奈的做法,但這對於在城市裡孤獨死去又無人認領,倒也是“無緣死者”體面的安葬了。沒有簽訂合同的人,更多的則成了一具有編號的醫學捐獻遺體。

記者在調查過程中很不能理解——

這些被拋棄的人當初也曾有過像樣的一生,或許也曾有過孩子,或許也曾把孩子培養成人,或許自己出生時也曾讓爹媽喜出望外。

他們都有各自走過正常的人生,為什麼最後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他孑然度日,悄然逝去的身影。


評分9.0《無緣社會》:”宅男“”宅女“千萬不能丟”三種關係“


2

經過調查,記者認為:親屬關聯日趨脆弱是“無緣死”蔓延的重要一環。

在現代社會里,一家人各奔東西、擇所而棲,與父母兄弟分開生活,已經成為日本人的生活常態。

單獨居住時,雖然住在一幢公寓裡十幾年,和鄰居們卻不常走動,有的則根本沒有往來。與鄰居的“關聯”可謂“點滴”關係。

除此之外,還有與單位同事之間的關係也是微弱的。

因為低收入的人們,無法獲得正式長久的工作,只能幹一些兼職。工作的流動性決定了和同事間的關係。


評分9.0《無緣社會》:”宅男“”宅女“千萬不能丟”三種關係“


讓人疑惑的是,為什麼一家人不願意在一起生活呢?為什麼獨居的人在增多?

“不想給別人添麻煩”是比較多人的想法。

不少人列舉了“孩子家裡房間小”、“孩子家經濟很拮据”的具體難處,但大都又認為,即便沒有這些難處,跟有了自己家庭的兒女共同生活,雙方肯定會感到精神疲憊。所以必須長期保持健康,靠自己活下去。這樣的舉動裡,有他們無可奈何的善意,也有他們對抗孤獨、不安的最大努力。


評分9.0《無緣社會》:”宅男“”宅女“千萬不能丟”三種關係“


獨居的老人增多,單身不婚的數字也在急劇攀升。

單身的人越來越多,除了生活方式發生變化,到了某個年齡必須結婚的觀念正在弱化,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收入不穩定,存在失業或生病時轉眼陷入貧困的危險。一些人,特別是男同胞,想結婚也結不了。


評分9.0《無緣社會》:”宅男“”宅女“千萬不能丟”三種關係“


那些到了四五十歲的未婚男子,更是滑落到夾縫裡的群體。

一位叫水野君的人,是四五十歲的未婚獨居男子。他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他說“根本找不到工作”,即便是他通過職業訓練學校拿到新的資格證,仍然屢次拿不到勞務合同。“那裡擠滿了失業的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水野君有時候也會想到“大概會在人家發現之前就嚥氣”感到傷心,但是“如果結婚生孩子的話,就得讓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可這樣一來,大到教育費小到聖誕禮物,什麼都得花錢。”

因為經常換工作,收入不穩定,再加上正好碰上泡沫經濟崩潰的當口,“既然結婚,就要保住自己的家庭,但是不可能保得住啊”。

他在某次胃痙攣發作時,作了一個決定,就是開始整天不上門鎖,睡覺也不例外,只把門鏈掛上。這樣一來,即使自己倒下,大概還是方便有人把自己救出去。從治安的角度來說,也許這是一種危險的方法。

獨自生活的水野君的不安,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與別人失去關聯,就像是一種活著的孤獨死。


沒有一個人關心你,你也發揮不了任何作用,這樣的話,不管活著還是死了,不都是一樣的嗎?


這與自己這個人已經消失了不是沒什麼不同嗎?所以我覺得,確認與別人有沒有關聯,就是在確認自己是否存在。”

3


評分9.0《無緣社會》:”宅男“”宅女“千萬不能丟”三種關係“


家庭、社區和單位,是每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基本關係。如果一個人同時擁有這三種關係,而且三種關係都處理得不錯,一般可以認為他是一個不錯的社會人。

NHK特別節目《無緣社會——三萬二千人“無緣死”的震撼》播放剛結束,網上就相繼出現了很多年輕群體的留言:

”這樣下去的話,我也會無緣死的。”“無緣社會,可不是事不關己的啊。”

“一位政府負責福利工作的人員說:“無緣社會的採訪,說不定會打開潘多拉的魔盒”。

這樣的呼聲,讓《無緣社會》的記者們走向了探求從“無緣社會”走向“結緣社會”新的關聯,對一些“失去關聯後選擇死亡的人們”進行了追蹤採訪。

他們從一個非營利組織援救站那裡瞭解到,這些被救的企圖自殺的人們,過起畢業旅行式的集體生活後,人們之間的距離逐漸縮短了。

“眾多人匯聚在一起的餐桌,始終被一張張笑臉包圍著。”

在看到這些笑臉的瞬間,我們甚至忽然忘記了這些人都有過悲慘的人生,以致曾經想過要去自殺。

在這個瞬間,“早上好”的招呼聲此起彼伏,一個人說了聲“我吃啦”,大家會一起回應“我們吃吧”。或許正是這些日常生活中不足為怪的微小“關聯”,在支撐著人們的笑臉。讓人聯想起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一家人”。

這,就是“關聯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