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援助伊朗2000萬歐元,扇了誰重重的耳光?

毛開雲


事實證明特朗普統治下的美國已經與自己曾經的盟友漸行漸遠。以北約國家為主組成的歐盟國家也越來越尊重自己的想法和意願參與國際事務,而非為美國馬首是瞻。



伊朗在這次全球範圍內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受災嚴重,無論是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人數還是死亡人數以及感染人群中所涉及的領導人級別,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受災程度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再加上目前伊朗所處的國際社會和國內的形勢十分嚴峻。因此伊朗急需要世界各國的援助和支持,以便於伊朗能夠儘快地控制住疫情的蔓延形勢和儘早地結束疫情。

因此有許多國際社會組織呼籲全世界在疫情面前應該團結一致,取消對於伊朗、古巴等部分國家的經濟封鎖和經濟制裁。更好的幫助這些國家從國際社會採購醫療物資用來防控疫情。


然而美國對於聯合國提出的倡議卻置之不理,依然保持著對伊朗國內的經濟封鎖和制裁政策,根本不顧及伊朗目前正在經歷的嚴峻疫情和伊朗近八千萬民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然而歐盟國家畢竟作為全球主要的發達國家和重要的經濟體,歐盟大多數國家都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醫療衛生水平。此時捐贈2000萬歐元給伊朗用於防治疫情符合歐盟的國際地位和人道主義原則,也維護了歐盟在全球的國際形象。

然而歐盟國家之所以與美國背道而馳,實際上也說明歐盟國家和美國之間,在某種問題上已經存在著分歧和不同看法。另外一方面也說明美國作為全球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卻在這次疫情暴發之後躲躲閃閃,不願承擔起與之能力相匹配的國際責任和國際義務。甚至都不願意承認和直接面對國內的疫情形勢,導致美國國內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經到了失控的狀態。

因此,正是由於美國在這次疫情暴發之後表現的如此不堪,甚至都沒有給自己的歐洲盟友主動施以援手。歐盟也沒有必要再跟從美國的步伐,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主動承擔起歐盟應盡的國際義務和國際責任,向伊朗等受災嚴重且缺乏醫療設施的國家慷慨解囊,維護了歐盟在國際社會中的良好形象,同時也打了美國的臉。



珞珈山的貓


歐盟真是一個有趣的組織,意大利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當初意大利的疫情惡化,歐盟應該給意大利提供援助,意大利也向歐盟申請了援助,但是歐盟不願意幫助意大利,不願意給意大利提供醫療物資的支持,不願意給意大利提供醫療團隊的支持!

在歐洲地區,西班牙有疫情,德國有疫情,法國有疫情,瑞士有疫情,英國有疫情,荷蘭有疫情,而且疫情都很嚴重。當初歐盟拒絕給意大利提供援助,有一個解釋是,德國、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都忙於自救,忙著抗擊自己國家的疫情,沒有多餘的醫療物資去支援意大利,沒有多餘的醫療團隊去支援意大利!

當地時間3月23日,歐盟外交官公開表示,歐盟將向美國正在制裁的伊朗提供2000萬歐元的人道主義援助。毫無疑問,歐盟此舉,打了意大利的臉,德國等歐洲國家忙於自救,沒有足夠的醫療物資,沒有足夠的醫療團隊,完全可以給意大利提供資金援助,有了歐盟的資金援助,意大利就可以儘快其他國家的醫療物資,但是歐盟沒有這樣做,說明歐盟真的不想幫意大利抗擊疫情!

歐盟給伊朗提供2000萬歐元的人道主義援助,卻不給意大利提供1毛錢的人道主義援助,意大利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歐盟寒了意大利的心,在歐盟公開援助伊朗的同時,意大利降下了歐盟的國旗,在意大利升起中國國旗,升起俄羅斯國旗!

歐盟給伊朗提供2000萬歐元的人道主義救援,還打了美國的臉!歐盟是美國的北約盟友,作為盟友,就是同一個陣營,就是統一的戰線。美國正在制裁伊朗,按理說,歐盟應該制裁伊朗才對,歐盟偏偏違背美國的意願,給伊朗提供2000萬歐元的人道主義救援,不僅打了美國的臉,還利用歐元代替美元,趁機“去美元化”!

歐盟給美國正在制裁的伊朗提供2000萬歐元的人道主義救援,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團結的歐盟,還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團結的北約,看到了歐盟“去美元化”的決心!

從側面來說,歐盟給伊朗提供支援,幫助伊朗度過難關,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給伊朗做靠山,支持伊朗在中東攪局,支持伊朗去和美國鬥,拖住美國,牽制美國的主力,好讓歐盟獨善其身,實現歐盟的崛起!


老鱷魚觀天下


歐盟援助意大利,到底扇了誰的耳光?很多人覺得扇了意大利的耳光,但其實並不是打了意大利,而是給美國一個狠狠的大耳光,而是讓美國政府非常不滿。

意大利從歐盟拿到的援助確實不多,但是它也是歐盟內部的重要成員,給伊朗的援助也經過了意大利的同意。意大利同意拿錢援助醫療,當然不能說是打了意大利的臉,哪有自己動手打自己臉面的事情呢?時至今日,意大利已經沒有從歐盟得到援助的奢望,歐盟的大國小國全部深陷疫情的圍困,意大利已經對歐洲慘狀非常心知肚明瞭。

:沒有一個歐洲國家倖存,早就不是意大利求援助的時候了

援助伊朗兩千萬歐元,沒有傷害意大利政府:

站在意大利謀求援助的角度上,意大利還真沒有嫉妒伊朗。意大利之前向歐盟索要醫療援助,是站在法德等國家疫情還沒有爆發的基礎上,希望疫情還不嚴重的國家動用醫療資源來幫助意大利。可是到了現在,歐洲哪裡還有疫情不嚴重的國家?法國、德國、瑞士、瑞典、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全部爆發疫情,意大利意識到了沒人能幫它的現實。

對於意大利來說,兩千萬歐元只是一個大雞肋而已,沒有任何意義。意大利並不缺少金錢,它缺醫護工作人員,它缺醫療用品以及醫院等設施,這些東西不是多出兩千萬就可以變出來的。意大利就那麼多醫生,世界生產力也就那麼大,不可能突然增長。

:意大利不缺錢,而是缺人和物資,它希望歐盟派遣醫生,而不是給錢

站在意大利身為歐盟一份子的角度上,援助本身就意大利的意思。英國正式脫離歐盟之後,決定歐盟事務的三大國就變成了法德意,援助伊朗兩千萬美元必然要經過意大利政府的同意。意大利政府既然痛快的同意了這件事情,又怎麼會被打臉呢?

唯一被打臉的國家,就只有美國而已。美國對新冠肺炎疫情一直有兩大期望:一是新冠肺炎給我國帶來巨大的麻煩,美國趁機實現製造業崛起,我國疫情爆發之後,美國官員就表示現在是美國製造業崛起的大好機會,真的司馬昭之心;二是疫情給伊朗帶來巨大的麻煩,只要伊朗被新冠肺炎病毒打垮了,美國在中東就徹底開心了。

真的不是老編針對美國,美國當時確實說了抓住機會實現製造業崛起的話,美國政府也沒有給我國一分錢援助,真的是沒辦法善意的理解它。

:伊朗疫情符合美國政府的期待

歐盟現在給伊朗送資金,幫助伊朗應對疫情,美國當然不開心。

除此之外,伊朗政府前腳表示不會接受美國的援助,後腳就受到了歐盟的援助,這無疑是歐盟在和美國掰手腕。歐洲國家雖然追隨美國的國際角度,但是雙方也互有國際政治較量,時不時就會暗中鬥上幾下。現在歐盟鬥贏了,給了伊朗援助,美國就更不開心。

歐盟援助沒有傷害到意大利,而是出乎意料的打了美國。

希望伊朗疫情早日結束,中東和平需要一個充滿活力的伊朗。


注:

意大利一開始確實對歐盟挺失望的,但是現在已經認命了。

援助伊朗本身也經過了意大利同意,唯一沒有料到這件事情,唯一會反對這件事情的就是美國,因此當然是打了美國的臉。


垂垂老馬


伊朗在3月4日拒絕了美國的所謂人道主義援助以後,在3月23日接受了歐盟的援助,這雖然談不上是對特朗普政府的一記耳光,但至少讓特朗普政府自討沒趣。


特朗普想借伊朗作秀,可伊朗不給他舞臺。按照伊朗總統魯哈尼對特朗普的回應:你們戴著同情的面具而來,佯裝要幫助伊朗人民。你最好是取消對藥物的制裁。特朗普政府在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表現出的幸災樂禍、自私冷漠、推諉塞責讓所有國家都看不下去。疫情爆發以來,特朗普政府不要說對伊朗這樣的國家,就是對自己的歐洲盟友又提供過什麼幫助呢?他的歐洲盟友為什麼向中國和俄羅斯求助也不找美國?特朗普連在日本確診的美國公民都不想管,對伊朗的所謂援助又能有多大誠意?特朗普的打法無非是想用小錢來邀買伊朗的民心,讓伊朗國內的第五縱隊為美國主人歌功頌德而已。特朗普想作秀,伊朗人也不傻,憑什麼給你舞臺呢?


歐盟的援助在於象徵意義,但歐盟是伊朗外交的重要舞臺。截至目前,伊朗的累計確診病例為27017人,多位政府高官感染或者去世。2000萬歐元對於伊朗的疫情防控不過是杯水車薪,但象徵意義還是很重要的,後續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尋求財政支持的表態也是伊朗所需要的。在美國的極限施壓下,穩住對歐洲國家的外交關係是伊朗外交的重點工作。當伊朗拒絕了美國的偽善以後,特朗普也許還沒有意識到,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中,美國已經被撇在了一邊。美國既無擔當又很虛偽,特朗普還在穿著皇帝的新衣繼續裸奔呢。


雲霄飛翼




我們認為,歐洲援助伊朗幾千萬歐元,其原因不是為了與美國較勁兒,而是在做他們以為對的事情而已。歐洲人有自己的價值觀,雖然大部分與美國的相同,但也有一些個性和獨立性。

這種歐洲刻意保持的特立獨行,在以德國法國為代表的歐盟,始終頂住美國壓力,沒有退出伊核協議,就可以看出端倪。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病毒無國界,伊朗離美國遠,離歐洲近,幫助伊朗抗擊疫情,就等於是幫助自己。更何況相對於伊朗的援助需求,和歐洲的實力,兩千萬確實不多,只能算是意思意思。



我們以為,關鍵之戰還在後面,即伊朗向世界銀行申請五十億貸款時,肯定是一番博弈。如果屆時歐洲國家真的站在伊朗一邊,向美國討要公道,那才能證明歐洲是真長大了,敢於為了伊朗,向帶頭大哥美國說”不”去。


新文化街男孩


題主這樣問,其實是想帶出這個地球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在伊朗疫情爆發之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曾提出向伊朗提供援助,結果被伊朗斷然拒絕。說實在的,蓬佩奧的話哪敢相信, 這是一位將“撒謊、欺騙、欺騙”當做信條的人,他所謂的“援助”多半就是一張空頭支票,不知情的,還以為美國是一個多麼具有“人道情懷” 的國家,其實不然。


由於美國的制裁,本來就處於經濟困境中的伊朗又遭遇新冠病毒的襲擊,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突然提出對伊朗進行援助,顯得格外不尋常,如果裡面沒有包藏禍心,任誰也不信。俗話說:天 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美國對外的一切援助都具有特定的目的,或換取市場、或政治拉攏、或逼迫對方在具體問題上做出讓步。伊朗顯然很瞭解美國的套路,毫不猶豫就給拒絕了。



相對於美國的虛偽,歐盟對伊朗的援助就真誠多了,2000萬歐元儘管不是很多,但是,對伊朗來說,這也算是一種安慰。在對待伊朗的問題上,美國和歐洲盟友本來就有一種溫度差,在新冠 肺炎肆虐全球的背景下,歐盟這次對伊朗的援助就是這種溫差的具體表現,況且,歐盟和伊朗也具有一定互信,伊朗對來自歐盟的援助更容易接受。


在這次疫情中,美國一會說援助這個,一會說援助那個,到最後才發現就是一張嘴而已,就像伊朗領導人說的,如果美國真的想展現他的人道主義情懷,就應該解除對伊朗的制裁,讓防疫物資能夠進入到伊朗,而不是在哪兒光說不練。

美國這屆政府,早已經將國家信譽透支幹淨,那還有什麼臉皮,歐盟對伊朗的援助,美國才不會聯想到這是在挑戰他的臉面。【親們,記得點贊喲!覺得我回答的還可以,不妨關注一下吧!thanks】


三號二


大家好,我是歷史領域優質創作者,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擊一波關注

歐盟援助伊朗2000萬歐元,我認為扇了意大利和美國重重的耳光。

歐盟主要成員國都被新冠病毒襲擊,境內大部分都在嚴防死守,此時斷斷不可能拿出寶貴的醫療資源支援意大利。再者說,去救援的人,有可能回不來,為外國人這樣做,不值得。

更重要的是,意大利雖然總量很大,但新增速度已經不是歐洲老大。目前歐洲國家中法國、西班牙、德國和挪威都比意大利增長速度快。如果算增長率,意大利只有1.6%,而法國西班牙、德國、瑞士、挪威、英國、荷蘭、瑞典,等大部分國家增長速度都超過10%。

從某種程度上說,意大利與其他歐盟國家之間沒有國境線,這些病例一半是意大利傳過去的,一半是自己本土感染的。意大利如果有餘力,反而應該支援法國和德國。

歐盟的救援,本身就有條件,意大利藉此脫歐也不無可能。

這場疫情爆發之前,意大利本來就在脫離歐盟和留在歐盟這件事上十分糾結。如果不是脫離歐盟比較複雜,德國和法國可能早就把意大利踢出去了。

伊朗,是中東地區新冠病毒疫情非常嚴重的國家,伊朗衛生部3月24日宣佈,過去24小時,累計確診近兩萬五千例。由於霸權國家退出了伊核協議,對伊朗設施了嚴厲制裁,禁止他國購買伊朗的石油,對於非常依賴能源出口的伊朗政府,絕對是個沉重打擊,伊朗的原油出口大幅銳減,影響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和民眾生活的提高。

戰勝新冠病毒是全人類的共同期望,各國攜起手來戰鬥是全球輿論的普遍呼聲,老特是時候順應歷史的發展潮流,以歐盟對伊朗援助為契機,解除對伊朗實施的嚴厲制裁,甚至出手幫助伊朗抗疫,美國的國力應該對全球防疫做出貢獻。

歐盟沒有幫助意大利,反而幫助伊朗,我認為也是綜合考慮,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援助伊朗,也不幫助意大利,的確是有一些讓意大利下不來臺。

毫無疑問,歐盟此舉,打了意大利的臉,德國等歐洲國家忙於自救,沒有足夠的醫療物資,沒有足夠的醫療團隊,完全可以給意大利提供資金援助,有了歐盟的資金援助,意大利就可以儘快其他國家的醫療物資,但是歐盟沒有這樣做,說明歐盟真的不想幫意大利抗擊疫情!

歐盟除了捐給了伊朗2000萬歐元,還支持伊朗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50億美元,這可又是打了美國的臉。美國製裁伊朗,就是要把伊朗困死餓死。這下可好了,歐盟出面,打破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按美國的做法,誰支持伊朗就制裁誰,美國現在該制裁歐盟,制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了。問題是:美國要制裁這兩家,美歐就徹底弄翻了;美國不制裁這兩家,制裁從此就打破了。

以上就是我回答的內容,歡迎在評論區積極發言


大演國際


歐盟援助伊朗2000萬歐元,無疑是雪中送炭,肯定挑動了某些國家的敏感的神經,肯定是如鯁在喉般難受,如果非要說歐盟此舉是扇了誰的耳光的話,應該首當其衝的是俄羅斯!

道理很簡單:突如其來的冠狀疫情,使得伊朗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一時間叫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伊朗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孤立制裁了40年,有幾個鐵桿盟友?當然俄羅斯是最“鐵”的朋友之一了,起碼是並肩戰鬥的夥計,是共同對付美國製裁的難友,當伊朗向全世界向聯合國呼喊解除制裁的時候,也就是在泣血呼叫的時候,也沒見得俄羅斯主動伸出援助之手(起碼沒有公開報道過),伊朗在此危難之際,俄羅斯那怕是捐贈幾箱子口罩,或消毒液之類的,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啊。在生死存亡最危難之際看不到最好的朋友的影子,這算哪門子的友誼!

當然我們不清楚伊朗是否私下裡向俄羅斯求助過。即便伊朗沒有主動求助過俄羅斯,俄羅斯起碼不應該袖手旁觀,起碼象徵性的從道義上的支持,應該不能缺位。



有的網友異口同聲的說:歐盟此舉是重重的扇了美國的耳光。這種觀點不能算是錯,起碼是有失偏見。美國和伊朗是什麼關係?敵對國家關係。尤其是去年5月份以來,由於伊核協議危機引發的一系列極端施壓和立體式制裁,雙方摩擦不斷,差點兒動武,尤其是美國暗殺了伊朗的蘇萊曼尼將軍之後,伊朗或伊朗支持下的民兵組織對美軍進行了幾輪報復,雙方仍然是劍拔弩張,美國最近又向海灣增派了航母艦。

至於美國為什麼假惺惺的說要主動幫助伊朗抗疫,那是因為受到了道義的譴責和折磨——伊朗和全世界其他國家一樣正經受了如此的災難,美國還掐著人家的脖子不放,倍受輿論責備的美觀,一下子從道德的制高點上跌了下來。



當然伊朗知道美國是假惺惺,是口惠而實不至,也很有骨氣的回絕了美國的“援助”。再者,從美國最近的疫情態勢看,自身都是泥菩薩過河,自己都缺乏抗疫物資,大統領不得不屈身向韓國求助,連歐洲盟友比如意大利都棄之而不顧,哪有更多的精力和物資去幫助敵對國家的伊朗?雖然我們沒有證據懷疑美國對伊朗的疫情是在興災樂禍,起碼內心裡面是在偷著樂。




世上哪有免費的午餐?歐盟捐助的這2000萬歐元,絕對不是白給的。常言說得好啊,吃了人家的嘴軟,拿了人家的手軟,就會受制於人。想想看,歐盟(其實就是法德兩個大國)對自己的會員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都採取了啥態度?為啥要對伊朗如此慷慨大方?這裡面肯定是有政治文章的。無非是要想讓伊朗在伊核協議上做出讓步,維護自身的利益,增加和美國較勁的砝碼(話語權),逼迫伊朗按照他們提出的方案回到談判桌上來。

伊朗會如何選擇呢?當然對歐盟作出的人道主義救助,也沒有理由去拒絕。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車到山前必有路。


書中有毒


歐盟2000萬歐元援助伊朗抗疫,是人道主義之光,是正義之舉!扇了誰一耳光呢?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沒有正義感的國家。

伊朗長期受到國際制裁,特別是美國長臂管轄,使得伊朗的疫情特別令人擔心和同情,疫情在侵蝕無數鮮活的生命!


這是伊朗最新疫情統計數字,確診病例24811,死亡1934,病死率7.8%,通常病死率4%以下,說明伊朗醫療資源已經不足以應對疫情發展。歐盟的援助是必要的,伊朗需要外匯購買抗疫物資。

其實伊朗擁有豐富的石油,本來應該是富裕的國家。箇中淵源複雜,什葉派之弧真的非要實現嗎?鈾濃縮放棄又何妨?伊朗主權在民沒有說服力。伊朗應該尋求國家發展方式根本轉變,放棄宗教立國,讓人民自由發展。

歐盟在伊核問題上有訴求,但比較對等,伊朗棄核與石油解禁相關聯同時進行,條件比較寬鬆。伊朗應該深思熟慮,以恰當方式結束伊核問題,伊朗不能有核武器,這不符合《核不擴散條約》,伊朗要深刻認識問題的本質。

特朗普政府變得不願意合作,偏愛對抗了,打又不敢,就是制裁一條道走到黑;可能伊朗還要熬四年,那時美國人民會考慮換一種類型的總統——要麼打,要麼談。


雲端美



這顯然是在暗示“扇”了美國的耳光。因為,在此前的22日,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在講話中已經公開拒絕了美國的援助。而僅隔一天,伊朗就接受了歐盟的援助。顯然,這也就沒有猜測的必要了!

據報道,歐盟總部在23日表示,將向伊朗提供2000萬歐元的人道主義援助。以幫助伊朗抗擊疫情。另外,歐盟還表示將支持伊朗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尋求貸款。對此,伊朗總統魯哈伊在表示對歐盟的感謝之餘,還特別提到了美國。也等於是再次回應美國此前提出的支持伊朗防疫的“心願”。魯哈尼的意思是說:伊朗無意接受美國的援助。而假如美國真心想援助伊朗的話,倒不如“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其實,魯哈尼的說法和哈梅內伊的說法基本一致。那就是懷疑美國的“用意”。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在3月22日的電視講話中說:“美國人幾次提出要幫助伊朗遏制病毒,而事實上,有人懷疑這種病毒就是美國製造的。在抗擊疫情方面,它們自己都面臨短缺,然而,它們卻要援助伊朗,這挺奇怪的。”哈梅內伊最後還不忘加了一句:“伊朗有能力克服包括新冠狀肺炎疫情在內的任何危機。”哈梅內伊的講話實際上就是在“暗指”美國“未安好心”。

儘管哈梅內伊的講話滿含對美國的嘲諷之意,不過,有一點卻也是實話。那就是伊朗和美國的疫情問題。其實,在疫情上,美國和伊朗似乎確實是“半斤八兩”。在疫情數據上,截止25日12時,伊朗的“新冠狀肺炎”確診病例是24811例,死亡1934例。而美國的確診病例是53740,死亡病例是706例。從數據上說,美國更高。但如果以醫療資源,統計誤差,透明度等因素的綜合分析,其實兩國的疫情程度差不多,總之,都是挺嚴重的。


從死亡率來說,伊朗顯然要比美國高。從數據的準確性來說,似乎也是“半斤八兩”。美國被指責故意不測試。而伊朗自己也承認數據不準確。比如,據法新社23日的報道,伊朗衛生部發言人賈漢普爾在發佈會上表示,在疫情出現那段時間裡,正值伊朗1979年以來的最動盪時期,所以,沒有對疫情太重視。而伊朗外交部副部長禮薩·馬克扎德的表態就更直接了!他表示,伊朗政府當時沒有足夠快的承認,其實,病毒從1月份就開始在伊朗傳播了,直到2月19日才公佈。所以說,伊朗現在的疫情也同樣嚴重。

美國之所以不願測試,是因為美國政府擔心恐慌會影響經濟。而伊朗之所以“滯後”公佈,則更多的是擔心會造成政局不穩。總之,各有原因。不過,客觀的說,儘管美國的確診病例多,但以美國的實力,在混亂一段時間後,肯定會逐漸穩定下來。而伊朗則不然,由於受到美國的多年制裁,不管是物資儲備,民生問題還是醫療資源都是相當缺乏的。如果僅靠伊朗自己的話,一旦疫情繼續蔓延和擴大,也是很難應付的。肯定需要國際社會的支持。並不像哈梅內伊所說的那樣“輕鬆”。


不管是歐盟國家,還要美國,儘管它們現在也處於疫情爆發的緊張階段。但是,它們並不缺錢,只是臨時性的缺少醫療防護用具而已!而伊朗卻是既缺錢也缺物。尤其是醫療資源方面,如果確診病例數據繼續增長的話,一旦出現醫療擠兌狀況,那對伊朗來說可能是個災難。鑑於此,歐盟自然是可以輕易的對伊朗進行資金援助。而伊朗現在也確實需要錢,所以,也就順理成章的接受了歐盟的援助。至於拒絕美國的援助,那顯然是個“原則”問題。

儘管歐盟也是西方陣營,也曾因為“伊核”問題制裁過伊朗。但在“伊朗核協議”簽定後,歐盟隨之解除了對伊朗的制裁。而在美國2018年5月8日退出“伊朗核協議”後,歐盟(德國是代表歐盟的簽字方)並沒有退出,而且到目前為止仍然在強調將支持“伊朗核協議”。所以,對於伊朗來說,它自然能夠接受歐盟的援助。而對於美國的援助,因其特殊原因,“拒絕”似乎也合情合理。


伊朗之所以拒絕美國的援助,不外乎三個原因。一是因為美伊雙方的多年仇恨,接受肯定不合適,首先在“面子”上就掛不住。二是伊朗懷疑美國的援助動機,擔心這又是顛覆伊朗政權的策略。三是伊朗想借此刺激美國,以使伊朗能夠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比如魯哈尼說:“如果美國真心援助伊朗,那就取消制裁。”其實,伊朗也難免會有藉此刺激美國,使美國放鬆制裁之意。儘管伊朗知道不可能。但哪怕能“松”一點的話,伊朗的日子也會好過些。畢竟,伊朗人已經“苦”得太久。

美國之所以提出援助伊朗的“願望”,自當不排除想“藉機”和伊朗改善關係之意。但是,如果說美國會因為伊朗的刺激而取消對伊朗的制裁,那顯然不現實。因為,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原因是“伊核”問題,這與“疫情”顯然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說美國會因為“疫情”而取消對伊朗的制裁,那隻能是想想而已!別說是“扇耳光”了,就是將“刀”架在美國人的脖子上,估計也“無濟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