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2016,江蘇宿遷和連雲港城市發展對比

在2019年的江蘇各市GDP排名當中,宿遷和連雲港兩座蘇北城市,可以說是毫無意外的拿到了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的“寶座”。其實就宿遷來說,畢竟還算是比較年輕的地級市,但連雲港在增量和名義增速都領先於宿遷的情況下,GDP也僅僅比宿遷多出了一百多億,這多少有些讓人大跌眼鏡。而連雲港作為沿海城市,又擁有江蘇省內條件最好的港口,這一點是宿遷完全無法比擬的。

1984-2016,江蘇宿遷和連雲港城市發展對比

連雲港衛星全圖

1984-2016,江蘇宿遷和連雲港城市發展對比

宿遷衛星全圖

當然,簡單的比較並不是為了抬高誰或者貶低誰,畢竟宿遷和連雲港雖然在江蘇省內比較一般,但放到其他省裡也已經算是不錯了,而且假以時日,隨著蘇北的整體發展,宿遷和連雲港也必定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下面我們言歸正傳,通過歷史衛星圖像,將宿遷和連雲港三十餘年來城市的發展進行一個對比。

在1984年時,宿遷還屬於當時的淮陰市,行政級別是縣。在我們的潛意識裡,一個縣肯定無法和一個地級市相比較,但是我們在1984年的衛星圖裡,卻看到是一種相反的情況。彼時的宿遷主城區位於駱馬湖的東南方向,在衛星圖上主城區的輪廓雖然還很小,但已經清晰可見。而1984年的連雲港主城區,大概位於現在的海州區一帶,在相同的縮放等級之下,連雲港主城區並不如宿遷主城區顯現得那樣明顯。

1984-2016,江蘇宿遷和連雲港城市發展對比

1984年宿遷主城區衛星圖

1984-2016,江蘇宿遷和連雲港城市發展對比

1984年連雲港主城區衛星圖

時間來到1996年,也正是在這一年,宿遷經歷了從縣到縣級市再到地級市的轉變,這也意味著宿遷和連雲港已經成為了平級的地級市,之所以能升級成為地級市,宿遷的綜合實力肯定是足夠的。但是在1984年到1996年的這個時間段內,我們在衛星地圖上看到的卻是連雲港主城區的快速擴展。當然,這並不是說宿遷的發展不夠快,相比1984年時瘦長的宿遷主城區,1996年的宿遷主城區可以說是胖了一圈兒。但這樣的擴展速度,仍被連雲港甩在身後。連雲港主城區不僅在衛星圖像上越發明顯,區域內建築物的密度也大幅增加。

1984-2016,江蘇宿遷和連雲港城市發展對比

1996年宿遷主城區衛星圖

1984-2016,江蘇宿遷和連雲港城市發展對比

1996年連雲港主城區衛星圖

和蘇南地區城市發展軌跡所不同的是,在1996年到2006年的十年之間,蘇北城市的發展並沒有展現出突飛猛進的態勢。這一點從宿遷和連雲港主城區規模的擴張上就可見一斑,當蘇南的蘇錫常已經開始進行大規模的一體化時,宿遷和連雲港的發展也僅僅體現在自身的一點變化之上。

1984-2016,江蘇宿遷和連雲港城市發展對比

2006年宿遷主城區衛星圖

1984-2016,江蘇宿遷和連雲港城市發展對比

2006年連雲港主城區衛星圖

到了2016年,宿遷主城區和連雲港主城區已經成型,在經歷了此前十年的快速發展之後,兩座城市的主城區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但我們從衛星圖像上不難看出,在這個十年期間,宿遷主城區的擴張速度是要慢於連雲港主城區的。宿遷主城區向西以及向南都有所延伸,和連雲港主城區的大幅向北擴展,將原先的主城區擴展到海岸線相比,還是要顯得略微差一些。但是在這裡也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在主城區發展的同時,宿遷所轄的沭陽縣的發展同樣不可忽視。這座蘇北人口第一大縣所產生的變化,要明顯大於連雲港所轄的縣城。

1984-2016,江蘇宿遷和連雲港城市發展對比

2016年宿遷主城區衛星圖

1984-2016,江蘇宿遷和連雲港城市發展對比

2016年連雲港主城區衛星圖

1984-2016,江蘇宿遷和連雲港城市發展對比

2016年沭陽縣衛星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