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十二生肖老鼠為什麼排名“第一”嗎?

阿來西瓜貼吧


十二生肖中經常是地支和生肖並稱,以至於常人直接把地支當成了這種生肖的代稱,其實這是不對的。十二地支是依據於十二個月而創造的,十二生肖則是根據十二個時辰創造出來的。

《史記·律書》:十一月也,律中黃鐘。黃鐘者,陽氣踵黃泉而出也。其於十二子為子。子者,滋也;滋者,言萬物滋於下也。

而於生肖用鼠,則是根據時辰,因為老鼠在此刻活動,才排了第一名。

醜者,紐也。言陽氣如紐,牽引萬物出之也。十二月也,律中大呂。

丑時配牛,則是因為這個時辰牛開始吃草,古人喂牛要起來給牛加草,丑時就屬於牛。

寅者,言萬物始生螾然也,正月也,律中太簇。

老虎在寅時呼嘯山林,為避山君,寅時不可行山,所以寅時屬虎。

卯者,言萬物茂也。二月也,律中夾鍾。

卯時天亮,兔子出來吃草,所以這時就屬於兔。

辰者,言萬物之蜄也,三月也,律中姑洗。

古代氣候溼潤,常常在辰時下雨,因為龍為行雨之神,所以這個時辰屬龍。

巳者,言陽氣之已盡也(下勾似陽氣觸底而回)。四月也,律中中呂。

巳時天氣變熱,蛇開始隱藏行跡,離開人行的道路,藏在草叢中,此時不可行走草叢,避免被咬。所以這個時辰屬蛇。

午者,仵也,陰氣從下上,與陽相仵逆也。五月也,律中蕤賓。

午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開始生髮,馬為至陽之物,卻行不離地,正應陰陽相交之相,所以這個時辰屬馬。

未者,味也,言萬物皆成,始有滋味。六月也,律中林鐘。

未時,草中的陽氣已去,不再生長,羊即便是啃食未時的青草,也不會影響草的繼續生長,所以此時屬羊。

申者,伸也,言陰氣已成,體自申束。七月也,律中夷則。

猿猴善舒臂攀援,有伸長之意,所以這個時辰屬猴。

酉者,酒也,言萬物之熟也,因古代用來釀酒的材料這個時候,都已經熟了。又言,酉言萬物之老也。八月也,律中南呂。

雞有夜盲症,到了酉時,它們就會主動歸巢,所以酉時屬雞。

戌者,大鉞也,可以斬殺也,故云戌,滅也。言陽氣微,萬物畢成,陽下入地也。九月也,律中無射。

戌時天黑,古人就要關閉門戶,放出惡狗,看見護院,所以戌時屬狗。

亥者,荄也,荄者,根也,陽氣盡收於根下也。十月也,律中應鐘。

亥時天已大黑,萬物沉寂,歸於混沌,豬渾圓無知,只知吃睡,如同混沌,所以亥時屬豬。

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既有古人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抽象總結,又有古人日常生活的記錄,體現了先民的智慧,寥寥數字卻構成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部分。


千里雲城


在我小時候就聽到一個這樣的傳說,不知道你們那裡呢……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玉帝打算用動物來排十二生肖紀年。他通知了所有動物,並告訴他們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只要按先來後到的順序展示自己的本領就可以了。所有動物當然都想排進去,但是隻有十二個入選名額。


大家都為了能被玉帝選中,且排在前面,想盡了辦法,下足了功夫。鼠那麼弱小,又沒有什麼優勢,這可難壞了它。 相傳那時候貓和老鼠不是宿敵,相反關係還十分親密。貓當然也想被選進十二生肖,但非常喜歡睡覺,性格又比較老實,就讓老鼠去的時候叫醒它。老鼠沒多想就答應了,可它轉念一想,只有十二個名額,大家都喜歡貓勝過自己。它們兩一起去,自己可能就落選了。

於是老鼠就沒有叫醒貓,自己偷偷去了。 老鼠高高興興地去了,可是狡猾的它覺得自己個頭太小,如果玉帝看不到它,那它所做的一切不就白費了嗎?它靈機一動有了主意,老牛非常勤勞,從不睡懶覺,長得又高大,想辦法讓老牛馱自己去一定沒問題。它知道老牛比較忠厚,也沒編多少理由,就直接對它說自己長得小又沒本領,只是想跟去看看熱鬧,想請老牛帶它過去。


老牛沒多想,就答應了。終於到了玉帝排十二生肖的時候,老牛的勤勞讓它第一個到了,被排在了第一位。這時,老鼠突然在牛背大聲叫了起來:“我才是第一個到的啊!還有我呢!”玉帝只聞其聲,覺得奇怪,仔細看了看,原來牛背上還排著個小動物,就問它是誰。老鼠自報了家們,玉帝想鼠真聰明,就答應讓它排第一位了。

動物們都到了玉帝那兒,十二生肖也都排完了。被老鼠欺騙的貓還在睡覺,等它睜開眼時,貓睜眼一看,天已經大亮了,它匆匆趕了過去,但是也於事無補了,因此十二生肖中就沒有貓。據說,從此以後貓和老鼠的關係就惡化,成了宿敵。


廣慷Talk


我們上古的先人們,從古代晝夜十二個時辰的角度解說地支還有肖獸的配屬關係,在十二時辰的啟發下,對生肖進行了排列。


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從子時開始計算,子時是夜半,23點到凌晨1點的時間,正是老鼠趁著夜深人靜,頻繁活動的時間。所以十二生肖代表十二紀年,鼠排在子時,正是第一個。老鼠也代表著智慧,和丑牛的勤奮相對應,一動一靜,也說明勤奮與智慧不可分割,兩個生肖算作第一組。


同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子時,膽經當令,一天當中陰氣最重的時刻,陽氣有三種,一陽為少陽,二陽為陽明,三陽為太陽。少陽之氣就是指剛出生的陽氣,一定要保護好,所以子時最好在睡眠狀態,不僅能養陰,更能在陰中生陽。宋代有學者將十二生肖的腳趾頭進行了歸類,偶數為陰,奇數為陽,十二生肖中只有老鼠前兩個爪是四個指頭,後兩個爪是五個指頭,可以意味前半部分是昨夜之陰,後半部分為今日之陽。


陶陶陪你研究事兒


您好,很榮幸回答此問題。因家裡有小孩,特意查過此問題答案。

目前來說,有以下幾種解釋:

1、民間故事:傳說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先到先得,原本牛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在最後一刻佔了先機。

2、動物習性:因為老鼠是晝伏夜出的動物,子時正值夜間,故為子鼠;

3、五行陰陽:明代葉子奇在《草木子》指出,十二種動物被安排是因為形體缺憾。術家以十二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無牙、牛無齒、虎無脾、免無唇、龍無耳、蛇無足、馬無膽、羊無神、猴無臀、雞無腎、犬無腸、豬無筋,人則無不足也;

其實最權威的的說法應該是:十二動物就與十二地支相配。古人用十二地支,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因地支在下,所以取動物足爪,分陰陽來區別。子寅辰午申戌屬陽,配足爪為奇數的動物,如鼠虎龍猴狗都有五指,馬是單蹄;醜卯巳未酉亥都屬陰,則配以足爪為偶數的動物,如牛兔羊雞豬,蛇無足,舌卻分岔,也歸偶數一列。

十二生肖中,鼠與子時相配,且排名第一,子時為頭晚十一時至第二日凌晨一時,時辰介於陰陽之間。而老鼠前足四爪(實為五爪,因前爪大拇指退化,不顯,古人以為四爪),後足五爪,身兼陰陽。所以,小老鼠擔當大任,成為十二生肖的“領頭羊”。


夏至梧桐0868


解釋一

中國的十二生肖以十二地支為基礎。中國古人根據對木星軌道的觀測發明了這一系統,木星的公轉週期為12年。

中國人給每一個地支命名,用它們來標記年、月、日以及一天中的不同時間。因此,木星在中國古代也被稱為“年星”。

十二生肖的順序是根據動物們一天的習慣和活動時間來確定的。例如,老鼠通常在午夜前後出來活動,因此它被安排在地支的首個,用來指午夜23點到凌晨1點之間的時間。

同樣的,牛排在第二位,因為它在凌晨1點之後開始反芻,而老虎排在第三位,因為人們認為老虎在凌晨3點到5點之間開始四處捕食。十二生肖都以此排序。

解釋二

在最廣為人知的版本中,黃帝(中國人的神和祖先)號召所有的動物在國家初建之時登記十二生肖,以“先到先得”為原則。所有的動物都起了大早,匆匆趕往目的地,只有老鼠例外,它找到了一條捷徑,藏在牛背上。當黃帝開始下令時,站在牛頭上的老鼠被命名為十二生肖之首。



淡定淡定點


民間故事說:當年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託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果貓沒有選上,從此與鼠結下冤家。大象也來參賽,被老鼠鑽進鼻子,給趕跑了,其餘的動物,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卻竄到牛背上,豬也跟著起鬨 ,於是老鼠排第一,豬排最後。虎和龍不服,被封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後面。兔子又不服,和龍賽跑,結果排在了龍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氣之下咬了兔子,為此被罰在了倒數第二。蛇、馬、羊、猴、雞也經過一番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後形成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傳說故事雖不是對問題的科學解釋 ,但它卻體現了人們希望對十二生肖的選擇做出解釋的願望。



吳淮


小小的老鼠為什麼能排在十二生肖之首,關於這個問題民間傳說很多,但主要有三個版本,整理如下僅供參考:

一是傳說是老鼠將天跟地分開了。因為本來天和地是連地一起的,後來給老鼠咬開了。

二是民間傳說故事中的生肖排列。漢族民間故事說:當年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託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果貓沒有選上,從此與鼠結下冤家。大象也來參賽,被老鼠鑽進鼻子,給趕跑了,其餘的動物,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卻竄到牛背上,豬也跟著起鬨,於是老鼠排第一,豬排最後。這個版本是比較多人所接受的。

三是按中國人信陰陽的觀念,將十二種動物分為陰陽兩類,動物的陰與陽是按動物足趾的奇偶參差排定的。動物的前後左右足趾數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獨是前足四,後足五,奇偶同體,物以稀為貴,當然排在第一,其後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龍,五趾(奇);蛇,無趾(同偶);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雞,四趾(偶);狗,五趾(奇);豬,四趾(偶)。

民間傳說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還是從科學分析,要知道老鼠為什麼排名第一,還要從古代的天干地支法說起。

在引進西曆紀年法之前,中國一直採用天干地支紀年法,簡稱干支紀年法,簡單說,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固定的順序依次相配,由“甲子”開始,至“癸亥”結束,一共有六十種組合,干支紀元法以此紀年,每六十個為一個循環,俗稱為“一甲子”。

十二地支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最早起源於歲星,遠古時期,人們就發現木星約十二年運行一周天,因此採用木星紀年,這十二年的簡化名稱依次就是當今十二地支名,後來最遲在春秋以前就出現了十二辰紀月,簡單說就是以將太陽黃道分為十二個月,分別以地支建月,此後在北宋時期沈括又在此基礎上創立了二十四節氣。最遲至西漢時,已採用干支紀年,並運用十二辰加時制度,也就是說,每日十二時辰也按地支分配了。

明白了以上十二地支紀年、紀月、紀時的基本知識後,我們就會明白,十二生肖其實只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稱呼而已,起因不過為了方便人們記憶,選擇當生肖的動物當然必須是人們熟悉,也必須具備地支對應特徵,比如老鼠對應子年、子月、子時,那麼當然要有一定的說法。

以時辰為例,子時對應晚上23點到凌晨1點之間,這個時間段正是深夜,人類正在休息,而老鼠卻開始活動,這就有了對應關係。再以月份為例,子月對應農曆十一月,正處冬天,“冬三月,此謂閉藏”,子月正是冬藏時,而鼠藏跡也,配之正合適。

綜上所述,生肖以鼠起始,只是基於地支紀時的基礎上配對而形成,至於後來出現的太歲神形象以及各種衍生的民間傳說,且當神話故事聽聽就好了。


一善本命堂


小時候聽媽媽講故事:

仙界的 動物世界裡要定十二生肖為屬相,並且按到達仙界的先後順序來定!人類結合生辰,陰陽,五行,八卦,定論人類的未來!動物們爭先恐後的想要加上自己!聰明的老鼠🐭自知身材缺陷跑的不夠快,正在苦惱之時見到老牛正在趕往仙界的路上。

於是他祈求老牛說:“親愛的牛大神仙,知道您德高望重,又重朋友義氣,小弟可否與您結伴同行?”聽了讚美的老牛想都沒想就同意了。走著走著,老鼠又說:“親愛的牛大神仙,我走的太慢了,實在跟不上您,能否讓我藏在你的耳朵裡給您唱歌?這樣就可以加快我們的速度,還可以為你解悶?如果您不同意就算了,讓我自己慢慢走吧,實在不行我就爬去吧!”善良的老牛不忍心丟下老鼠,於是就同意了!

很快他們到達了仙界,老鼠立刻從老牛的耳朵裡跳出來排到了第一位!

善良很可貴,但如果過分善良,就會被小人所用!

凡事有度,吃虧是福!


燃哥說創業


在我國十二生肖的排序上,為什麼鼠小為大,排在第一位呢?這個問題首先就讓人類的先哲和當今的智者百思不得其解。論體形,老鼠小得可憐,讓人一把提住能玩開在股掌之間,十二生肖動物中,它是最小的一個。論蠻力,它與牛的強壯、虎的威猛、龍的神力、馬的騰躍,簡直不能同日而語;論品質,牛的踏實、兔的善良、馬的勤奮、羊的溫順、豬的實在,也都顯得比老鼠好上許多倍;再論智慧,猴的靈巧、狗的聰慧,也都在老鼠之上。但事實是小小的老鼠卻成了十二生肖中的排行老大。

關於十二生肖是如何排列次序的,說起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混沌初分,天干地支剛定時,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動物,要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選拔十二個屬相。 消息傳出後,驚動了花貓和老鼠這兩個相好的朋友。花貓對老鼠說:"明日五更去天庭應選,我有個貪睡的毛病,到時你可要喊我一聲啊!"老鼠連聲道:"好說,好說!"

可是第二天一早,不講信義的老鼠卻偷偷起床不辭而別了。這天,靈霄寶殿上禽獸雲南集,開始應選,玉帝按天地之別,單挑了龍、虎、牛、馬、羊、猴、雞、狗、豬、兔、蛇、鼠十二種水陸獸類來作十二屬相。公雞當時長著兩隻美麗的角,也被列入獸類裡。

玉帝剛要給它們排一下座次,只見黑狸豬閃了出來,別看它生得笨嘴拙腮,卻專愛惹事生非,它奏道:"玉帝既已選好首領,小臣願替君分憂解愁,當個公正人,為兄弟們依次排位。"玉帝聞言大喜,囑咐豬要秉公而斷,就退朝了。

玉帝一走,十二生肖就鬧成了一鍋粥。開頭,大家一致推選溫和、寬厚的老黃牛居首位,連威武的老虎、蒼龍也敬它幾分,表示同意。可是,縮在牆角的老鼠卻鑽了出來,提出抗議。它說:"論大數我大,不信咱們到人間比試比試,聽聽百姓的評論。"於是,老黃牛和老鼠來到街頭鬧市。

牛在人群中走過時,人們毫無反應。這時,老鼠"哧溜"一下子爬到牛背上打起立樁來,街上的人們紛紛亂嚷:"好大的老鼠!"等人們拿出棍棒趕來撲打時,老鼠早已跑遠了。

老鼠回來大吹大擂,眾動物都替黃牛打抱不平,只有黑豬暗自高興,它覺得只有這樣大小不分,好壞難辨,才能魚目混珠,自己也從中漁利,於是,它大筆一揮先挑了老鼠,後排了老牛。

這可惹惱了在一旁的老虎和蒼龍,它倆大聲喧叫起來,震得眾動物們發抖。眾動物忙向龍和虎朝拜,一致推選老虎為山中之王,蒼龍為漁中之王,統管天下。猴子為老虎寫了"王"字金匾,掛在老虎前額上,公雞把兩隻角送給了蒼龍。從此,蒼龍戴上了桂冠。老虎、蒼龍有了人間權勢,也就甘居老鼠和老黃牛之後了。這時,又跳出一個多事的野兔,它冷笑一聲說:"嘿嘿!論長相我和老鼠差不多,論個子我比老鼠大,我是山王的護衛,應該排在海王前面。"……這些神話傳說有來一久,或許還有其他故事版本。


付俊珂


古代用干支紀年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地支。從甲子年,依次類推。到癸酉年,天干用完了,再從甲開始,即為甲戌年,丙亥年…六十年後,又重新回到甲子年,這就是所謂"六十年一甲子"。

古人還用地支記月丶記日丶記時。他們認為日夜顛倒也就是陰陽交替,每天陰至極即轉陽。一天是從陽氣上升開始的。大致是我們夜裡十二點~兩點,稱作子時,依次類推,俗語“不飲卯時酒,不罵酉時妻”,還是有道理的。

後來,又用地支作為生肖。子時當然排首位。後來又附會說子時老鼠子時活動頻繁。酉是雞歸宿等等。不足為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