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們販蘋果


那年我們販蘋果

那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事了。那時候的高中招生名額少,入學難。陽坪村我們三位好友李晨,方雷和我、從小就一起玩耍,一起上學。學習你追我趕,成績都比較好,那年中考又一同考上了同一所高中,村民們都很羨慕。

那年代除李晨家外,我們兩家經濟都不寬裕。中考成績揭曉後,我們三人就謀劃著利用假期掙點學費,彌補家庭經濟不足。商量來商量去,決定把鄰村果園裡的早熟蘋果運往三十公里外的縣城去賣。

八十年代農村中機動車人力車輛及少,我們三家中只有李晨家有輛架子車。那天吃過中午飯,我們每人帶上乾糧拉著架子車去了人家果園。摘蘋果、挑蘋果、過秤、算賬付款,忙得不亦樂乎。每人從家裡要的五十元錢付過五百斤蘋果款後,所剩無幾。拿的麻袋都未用完,還剩兩條。蘋果園主比較大方,我們每人勉費品嚐外,還額外送給我們十斤蘋果。太陽壓山時,我們拉起車子就出發了。一路下坡都是柏油公路,車輛較少,比較好走。慢慢地天黑了,那時侯時興電子手錶,一看李晨手腕上的電子錶,大約走了四個多小時,已經是夜裡十二點了。路邊有一派出所,出於安全考慮,我們就在派出所門前的公路邊休息。這裡距縣城也就十多里路,準備天亮再走,趕個早市。正值盛夏,涼風習習,繁星滿天,我們睡在車子旁邊。到後半夜,陣陣涼意襲來,李晨把自帶的毛衣穿在了身上,我和方雷不得不把麻袋裹在了身上。零星的車輛從身邊呼嘯而過,不時驚醒我們的睡夢。打幾個盹,東方露出魚肚白,我們又出發了。天漸漸亮了,在行走的過程中我們相互對視,都忍不住笑了。身上的塵土,臉上的灰塵怎不惹人發笑,於是三人輪流在路邊水渠裡洗了把臉,繼續趕路。

縣城裡車來人往,一派繁華,好不熱鬧。我們把車停在街邊人流多的地方,許多人圍了上來。李晨曾經跟他父親賣過萊,我們就讓他執秤,方雷吆喝兼看攤以防有人拿了蘋果不付錢,我算賬收款。第一位買主挑挑揀揀一下子買了十斤,第二位…第三位…,這時候我發聲了:挑揀比不挑貴一毛錢,於是人們不挑不揀一混購買。上班時間過了,買的人慢慢變少了。一位戴大蓋帽的工商人員走過來和顏悅色地正告我們:讓去自由市場出售,不能影響交通。我們只得挪走了。

走著賣著來到了北關自由市場,這裡有人要批發我們的蘋果,可價錢談不到一塊,索性慢慢賣吧。十二點多,我們買了一大壺開水,每人買了兩塊餅子充飢。中午一點左右人流又圍上來了,到了下午已經賣出大約三分之二蘋果。粗略算了一下,本錢早已賺回,淨利60多元。下午又賣了一些,我們輪流吃飯。

自由市場不遠是北關派出所,工商所。一商量晚上就在這裡街邊將就一宿吧。早上起來去附近的廁所捎帶洗了下臉。半夜時分有位乞丐哼哼著在車子邊轉悠,我們隨手給他三四個蘋果,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那位乞丐就吆喝顧客來買蘋果了。我們要求不挑不揀,以低於昨天五分錢的價格出售,趕在十二點前蘋果就賣完了。

大約九點左右,我們正在賣蘋果時,來了兩位年齡稍大的稅收人員問了一下情況,得知我們是來自山區的學生時,也未收取任何費用。我們心意不過,給他們每人兩個大蘋果,他們堅決不要轉身走了。聽旁邊長期擺攤的阿姨說,像我們這樣的至少要收三五元錢。至今我還記得他們兩位那友好慈祥的面孔。

賣完蘋果一點多鐘走進飯館每人美美吃了一頓撤面,一算賬淨賺整整一百元錢。儘管回家的路一直是緩坡,可我們掙到了錢心裡是甜的,一路上拉著車子笑聲不斷,商量著再幹一番。沒想到回家一問,周邊村子的早熟蘋果被外地客商訂購一空,沒啥生意。從那以後那個暑假除李晨幫他父親賣菜外,我和李晨都在幫助家裡放牛放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