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旗子弟到底有多會玩?

大臉娛樂2000


八旗子弟多會玩兒?他們在歷史上歷代的紈絝子弟裡如果說排第二,那應該沒人敢排第一。

首先是核桃,作為一個文玩愛好者,明離子也不少玩,但和八旗子弟比起來,那可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現在流行的什麼磨盤、四座樓,大部分都是人家旗人給分的類,連乾隆皇帝都好這口,寫了個詩至今還在文玩界廣為流傳:

掌上旋明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湧,何年是白頭。

接下來就是玩鳥兒了,可能大多數人對八旗子弟的印象就是託著個鳥籠子到處溜達,對著大姑娘小媳婦吹口哨的樣子。

旗人玩鳥,不求羽毛鮮豔,更多的是注重鳥的叫聲,一般情況下,要想玩好了會叫的鳥,就不能和那些只看外表的鳥混在一起,怕被其他鳥學壞了叫聲不清脆。

然後可就是玩蟲子了,分兩種,一種和玩鳥一個意思,就是聽響,比如蟈蟈,現在古玩界好些個蟈蟈籠子,製作的那叫一個精美,基本上都是從旗人子弟手裡搞過來的。

當然了,玩蟲子最厲害的還是鬥蛐蛐,到了秋天,八旗子弟們便各處下戰表約架,不是真打架,而是用各自的蛐蛐打。

逗蛐蛐的“探子”咱們一般人用的最多就是那種草梗,人家講究的旗人用的是老鼠的鬍子,乖乖,這玩蛐蛐還得抓多少耗子?

八旗子弟是遊牧民族出身,別看到尚武精神忘的一乾二淨,但這個架鷹的習俗卻被他們繼承了,其實打獵是次要的,玩兒是主要的。

朝廷對一種海東青的鷹非常看重,據說這是滿洲人民族精神的象徵。

除了這些,那就是各種小玩意兒,什麼鼻菸壺,風箏,那叫一個精巧,總之,八旗子弟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玩兒上了,所以玩出了境界。





遊戲人超超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張鐵林演的一部電視劇,叫《五月槐花香》!這個故事就發生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北平,而張鐵林所飾演的範五爺就是一個滿清沒落貴族,八大鐵帽子王的後裔,標準的八旗子弟!

劇中的範五爺雖然窮困潦倒,但是一身的架子和範兒也讓我們認識了那個曾今輝煌過的八旗子弟!

滿清八旗

清代滿族的軍隊組織和戶口編制制度,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

而八旗子弟就是當時設立的八旗軍人的後代,因為有著從龍之功,所以入關之後,他們有的擔任了王公大臣,有的就是親王,貝勒,鎮國公什麼的!地位低一點的,也能撈個參將!


而他們的後代,因為有著祖宗的蒙陰,世世代代都可以享受食祿,所以整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閒!

會玩就夠了

要說會玩,這點還真沒人比得上八旗子弟,尤其是那些身份高貴的!賭博,鬥蟋蟀,放風箏,玩樂器,坐茶館等樣樣精通!

玩蟈蟈,鬥蟋蟀

要說起玩蟈蟈,每年到了夏天,外面廣場上都會有小攤販拉著一車的蟈蟈來售賣。每一個蟈蟈都用精緻的籠子裝著甚是討人喜愛!不過你知道清朝的蟈蟈都需要用什麼來裝嗎?


那就是三河劉的蟈蟈葫蘆!作為最頂級的葫蘆,在小說《黃金瞳》中有過它的介紹,當時一個三河劉的葫蘆被賣出了80萬的價格!雖然那是小說,有誇張的描寫,但是在現實中,一個品相好的三河劉葫蘆也能賣到二三十萬,但這僅僅只是當時那些清朝八旗子弟的玩物罷了!

玩鳥

俗話說的好:“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一朝學會狗攆兔,從此踏上不歸路!”包括現在,還能看到小公園很多老頭沒事提這個鳥籠子,逗逗鳥下下棋!

在周杰倫的一首歌《將軍》裡就描繪了這樣的畫面:“一個提著鳥籠的老頭站在一旁拍我肩膀,我猜他想的應該和我一樣。”


而同樣的,在馮小剛主演的電影《老炮兒》中,六爺作為一個北京老炮兒,最大的興趣就是去“理髮”和玩鳥。他家裡的那隻鸚鵡也在六爺死後,被李易峰飾演的兒子所繼承!

女人喜歡打麻將

八旗子弟的女人家同樣也不閒著!抽大煙,逛花樓這些項目輪不到她們,但是打起麻將來,她們可比男人強!

在電視劇《闖關東》中,朱開山的大兒媳婦那文,出身格格,三歲就開始玩牌!硬是憑著幾把牌,贏回來了大半個家當!

結束語:在清朝,日子過的最舒服的不是皇上,而是那些京城裡的八旗子弟們!他們玩鷹遛鳥,青樓買醉,既不用勞作也不用擔心沒有銀子花,而且皇上還樂得他們這樣,當真是快活似神仙!

可是,他們曾經擁有的一切,最終也隨著清朝的覆滅而消散,甚至最後連肚子也無法填報,讓人唏噓!


瀚海說史


八旗子弟多會玩兒?他們在歷史上歷代的紈絝子弟裡如果說排第二,那應該沒人敢排第一。


首先是核桃,作為一個文玩愛好者,明離子也不少玩,但和八旗子弟比起來,那可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現在流行的什麼磨盤、四座樓,大部分都是人家旗人給分的類,連乾隆皇帝都好這口,寫了個詩至今還在文玩界廣為流傳:

掌上旋明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湧,何年是白頭。

接下來就是玩鳥兒了,可能大多數人對八旗子弟的印象就是託著個鳥籠子到處溜達,對著大姑娘小媳婦吹口哨的樣子。

旗人玩鳥,不求羽毛鮮豔,更多的是注重鳥的叫聲,一般情況下,要想玩好了會叫的鳥,就不能和那些只看外表的鳥混在一起,怕被其他鳥學壞了叫聲不清脆。


然後可就是玩蟲子了,分兩種,一種和玩鳥一個意思,就是聽響,比如蟈蟈,現在古玩界好些個蟈蟈籠子,製作的那叫一個精美,基本上都是從旗人子弟手裡搞過來的。

當然了,玩蟲子最厲害的還是鬥蛐蛐,到了秋天,八旗子弟們便各處下戰表約架,不是真打架,而是用各自的蛐蛐打。

逗蛐蛐的“探子”咱們一般人用的最多就是那種草梗,人家講究的旗人用的是老鼠的鬍子,乖乖,這玩蛐蛐還得抓多少耗子?

八旗子弟是遊牧民族出身,別看到尚武精神忘的一乾二淨,但這個架鷹的習俗卻被他們繼承了,其實打獵是次要的,玩兒是主要的。


朝廷對一種海東青的鷹非常看重,據說這是滿洲人民族精神的象徵。

除了這些,那就是各種小玩意兒,什麼鼻菸壺,風箏,那叫一個精巧,總之,八旗子弟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玩兒上了,所以玩出了境界。


明離子


關於玩的,其他道友們都回答了很多,我就說一個吃的,餃子。

他們要吃一個肉丸的韭菜味餃子,但是餡裡面不能有韭菜,塞牙。要是咱們聽到這個要求,會不會把這人給剁了,吃韭菜味的餃子,但是不讓放韭菜,這是人乾的事嗎?但是八旗子弟們就有辦法!把洗淨的整根韭菜卷好,用肉餡裹起來,外面留出韭菜根,再包餃子皮,依然在外面留出韭菜根。下鍋煮熟之後,把韭菜根一扯,餃子裡面的韭菜就整根被扯出來了,裡面就剩下肉,還有韭菜味。你們說這是不是人才???


東嶽巍巍汶水幽幽


八旗子弟到底有多會玩呢?出生正紅旗的老舍先生曾在其自傳體小說《正紅旗下》如此描述道:

有錢的真講究,沒錢的窮講究。他們在蛐蛐罐子,鴿哨,幹炸丸子等上提高了文化,可是對天下大事一無所知。他們的一生像作著個細巧的,明白而有點糊塗的夢。

當然了,老舍這裡是文藝的說法,實際上由於清朝特殊社會情況的存在,對八旗子弟來說,他們除了玩以外,根本就沒別的事可以做(清廷規定:旗人不事生產,不做生意,不自謀生計,不離駐地,靠政府發糧度日,自然只能在玩上面多研究了),於是便發明出各式各樣奇葩的玩法。而根據玩的方式不同,又分文武玩和文玩兩大類。其中文玩有:古董鑑賞、架鳥籠,玩票、打茶圍,蓄畫眉、放風箏,玩樂器和坐茶館……

古董鑑賞、架鳥籠、玩樂器都比較好理解,也是簡單事。哪怕就是蓄畫眉,在那個時代無非娘一點以外,到如今反而是成為娛樂明星標配了,也好理解。其中玩的比較狠的應該是“打茶圍”,《京塵雜錄·夢華瑣薄》說,“入伎館閒遊者曰打茶圍”。

啥意思呢?也就是八旗子弟會結伴到青樓喝茶飲酒,同時邊上還必須有妓女娼婦陪同,這溫柔鄉加個銷金窩,當然令人快樂風流。更狠的事,清末鴉片流行,官府又禁止八旗子弟狎妓,於是青樓老闆便找來俊秀的小夥子當陪同,結果雞姦同性的事情又成風靡。

不過文玩是窮人富人都裝的起的玩,真正頂級八旗子弟是看不上的,他們玩的都是武玩,即有:鬥雞、鬥鵪鶉、鬥蛐蛐、鬥蟋蟀,打獵、養狗……

雖然武玩看起來不過是養養小動物,但是你要鬥個名堂出來,可都是價格不菲的名將,不僅榮譽加身,更令主人虛榮滿滿。哪怕是一直能贏幾場的蛐蛐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買的起的,更別說飼養了。而且一旦牽涉到鬥,自然就有賭,更有在其上身敗名裂,傾家蕩產之輩,要多荒唐就能有多荒唐。

論玩,這都是群成了精的人。也是時代的悲劇,畢竟對八旗子弟來說,你什麼都不許他們幹,那人生的意義還是啥呢?


三觀粉碎機


在滿清王朝統治前期,他們過著十分優越的生活將玩出了文化,玩出了境界。

清朝八旗子弟有多會玩?提籠架鳥,女人成堆,沒錢了就賣祖上傳下來的寶貝。

八旗子弟早就沒有了先祖們英勇豪氣,上馬打江山,下馬治理江山。而這時候的他們早就論落為社會的寄生蟲而已,整日的無所事事,就連雍正皇帝都斥責他們但是沒有辦法該給的還要給的。

八旗子弟得到了哪些好處呢?第一,圈地,得到了很多的良田;第二,免稅,也就是說地上產多少,八旗子弟就能到手多少,根本不用向滿清中央交稅;第三,免役,免除了滿清八旗子弟的勞役。

有地,免稅,就有錢。免役,就有閒。有錢有閒,還能幹什麼?就只剩玩了。並且,身外無他事,一心只為玩,玩這個字,在他們身上得到了一次歷史性的昇華。

清朝八旗子弟有多會玩?提籠架鳥,女人成堆,沒錢了就賣盔甲武器

怎麼玩?如何玩?在老舍的作品《正紅旗下》給咱們作了描述:他們創造了一種獨具風格的生活方式,有錢的真講究,沒錢的窮講究。他們在蛐蛐罐子、鴿哨、幹炸丸子等上提高了文化,可是對天下大事一無所知。他們的一生像做著個細巧的、明白而有點糊塗的夢。

老舍,本身就是正紅旗滿族人。

1900年的八國聯軍,區區萬把人,都輕而易舉地攻破北京城。操著冷兵器的“八旗勁旅”匆忙披掛上陣,結果在壓境的堅船利炮面前,一敗塗地,作鳥獸散。遊手好閒的“八旗後”,連自食其力都做不到,又如何能守疆衛國?他們只是希望靠“變賣國土”換得苟延殘喘的好日子。

然而,歷史終於不再給他們機會了。辛亥革命以一營的譁變就推翻了愛新覺羅氏對中國的統治,“八旗後”的總代表皇帝破產了,“八旗後”全體成為破落戶。

民國時期,政府停了他們的俸祿,引起了極大的不滿。可是又無可奈何,畢竟他現在只是一個普通的貴族子弟,毫無還手之力。於是經常有滿清貴族變賣自己的家產,只為了一擲千金,博美人一笑。那時鴉片也湧入中國,許多八旗子弟沉溺於此,將官銀拿出去放高利貸,將軍隊的武器當作廢鐵賣了。


獨秀文苑


八旗子弟沒咱們玩得多,用我的兩三首詞告訴您:

《西江月*無題》

(詞林正韻第一部)

* * *

醉起先行喂鳥,出門不忘揣蟲。

新題腦海亂思空,兩岸何時一統。

* * *

書到用時恨少,玉從藏後知窮。

緣深份淺意猶濃,古董幾人真懂。

[七律*終日]

平水韻下平六麻

* * *

終日無閒宅在家,詩香玉潤淡魚蝦。

鍵盤敲落窗前月,腦海催開仄上花。

吟罷流光悲白髮,頌來春雪孕新芽。

貧由吾樂堪多味,多味人生任叱吒。

【中呂•山坡羊】我愛我玉

天天都曬,多錢不賣,玲瓏國粹傳一脈。待脫胎,更開懷,滿身紅沁招人愛。古夢今緣深似海。今,心不改;明,心不改。











南倡北道757


到底會不會玩說不準,但如果非要說會玩的話,我覺得他們的這種“會玩”絕對是太無聊逼出來的。眾所周知清朝皇帝為了集權,把所有的八旗子弟都聚在京城常住,好吃好喝的供上,生活安逸舒適,其實就是折了他們的翅膀,斷了他們的擴大實力的根基。這招尤其高明,既得利益又合理,皇帝的一番苦心確實拒不得,在次要再問他們會不會玩這種問題,那我只能說:的確會玩啊!騎馬射箭練技術,喝茶聽曲換心情,煙花酒巷每日過,新朋老友來不盡——可再會玩,他們也沒有皇帝會玩兒呀!


九璷


核桃扳指籠中鳥 品茶聽戲聞鼻菸~


RozziHD


吃喝嫖賭,聽戲遛鳥,吸鴉片,能玩的基本都會全套了。

圖片裡的就是八旗子弟的代表,躺著吸鴉片還有個妓女作陪,生活作風腐朽不堪,也是清王朝後期屢戰屢敗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