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疫情影響,會不會有史上最多的人去考公務員?

奈何心善


我認為今年招錄職位數量和報考人員數量可能都會有一個新高。原因有兩點:一是待就業人數增多,二是國家極力擴大體制內人員數量保就業。

一是疫情使得體制內穩定性越發凸顯。這次疫情讓我們深刻認識到體制內工作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無論公務員,老師還是醫生,甚至是國企。居家不出的這段時間,他們工資待遇基本不會受影響,下崗被裁員的風險更是沒有,因此體制內人員的優勢在這次疫情過後凸顯!

二是今年待就業人員增加。今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74萬,同比增長40萬,創歷史新高。受疫情影響,今年社會待就業人員可以預見將大幅增長,今年的就業壓力將十分巨大。國家已經宣佈研究生擴招18.9萬,專升本擴招32.9萬以應對疫情帶來的就業壓力。三是國家會擴大體制內人員招錄數量。山東、湖南等省市先後下發文件,計劃擴大選拔錄用選調生、“三支一扶”計劃、基層醫務工作者、中小學教師以及其他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招聘。

因此,可以預見,今年體制內招錄考試,隨著招聘崗位的增加,報名人數也將劇增,競爭壓力也將增大,如果立志從事體制內工作,那麼需要認真準備,好好加油了。


公務員日常筆記


2020年有兩次考公務員的機會:一次是省考,按慣例安排在1-3月報名,4月考試,不過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省市已經推遲了考試時間,預計從考試到錄用半年時間,今年最快恐怕也要到九到十月才能完成;二是國考,一般安排在11月底,這個時間同樣可能因為省考的推遲有所延緩。省考已經完成報名,不會受疫情影響出現報名人數大漲的情況。但是下半年的國考,估計會有一定的漲幅。

今年因為疫情長期隔離封閉,職業百態盡顯。好的企業或公司,疫情影響之下,效益有所衝擊,不過基本能保證工資發放。差點的單位,特別是已經停產停工的,很多都停發、少發或延發了員工工資。特殊時期這樣處理儘管不合規,也是迫不得已,大家都還能理解。相對而言,機關事業單位包括國企基本上都能按時足額髮放工資,由此凸現了體制的優勢。很多人因此都有報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的衝動。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今年的公務員考試有幾點是明確的:

第一,報考人數預料會增長。至於漲多少,會不會出現空前的盛況,不得而知。國考已經連續10多年報名人數超百萬,而國考整體錄取率只有1.68%,很多職位報考比例達到了一比幾千,難度不亞於高考考北大清華。今年估計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二,考試難度預料會增加。公務員考試本身難度不低,這兩年隨著機構改革的推進,機關單位大範圍撤併整合,公務員編制和職位逐步縮減,一方面報考人數增加,一方面公務員實行限額管理,編制和職位都在核減,公務員的含金量在增加,多重因素交織使得考試難度越來越大,競爭無疑越來越激烈。

面對這種形勢,一定要理性報考公務員。要結合自身實際,綜合衡量各方因素外決定,否則很可能會碰得頭破血流。

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是不是有必要報考公務員。疫情的影響只是一時,一旦恢復後,各行各業都會迎來種的爆發期,有專業特長、技術優勢的,個人認為完全沒必要報考公務員。公務員的優勢是穩定,工資待遇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高,有技術和專業特長的人如果本末倒置去考不划算,在經濟上是損失。

其次,即便要報考公務員,也要有側重和考慮不能瞎報。這兩年,國考的稅務等部門一直是報考的熱點,報考比例一度超過1:4000,難度可想而知。如果想報考,最好做好攻略,有意識地避開一些重要部門、熱點崗位,增加上岸的成功率。

總之從大形勢看,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公務員報考趨熱是大概率的事情,報考人數的增加,考試難度的提高預料八九不離十,但是否會創紀錄目前不好說。


80後小公


絕對不會是最多,但是報考人數絕對還會實現增長!因為我國的公務員考試,已經連續10多年出現報考增長的情形,並且每年報考人數已經超過百萬。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大家都看到公務員序列的職業穩定性較強,旱澇保收是真實的感受。因此,有志於考公務員的人肯定會更加堅定信念!



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在造成持續性的中國經濟影響的同時,也直接和間接影響了很多產業和行業,也改變了社會的很多事物,同時也在催生著新的行業和事物的出現。

給予職業的影響來說,很多人失業,多人面臨被裁員,很多人將會重新擇業和麵臨新的職業選擇。

在此次疫情中,讓我們看到尤其是公務員和有編制職業的穩定性、保障性和規範性。我們一直所認知的公務員和有編制職業的旱澇保收的本質盡顯無疑。

很多企業和行業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利潤下降,員工工資發不下去,你姐該有的福利也沒有了。但是作為公務員和有編制職業的勞動者來說,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

例如教師和醫生,各個單位的公務員職位,工資發放和福利也都正常。況且,還因為在疫情期間正是中國的春節,很多企業和單位都沒有放假,這樣就多了很多加班。

反倒是他們獲得了加班補助和各種名稱性補助。

那麼,2020年整體公務員的考試,預測報考人數可能會較2019年小幅上升,但是幅度有限,不可能出現有史以來最火爆的公務員報考局面。

核心原因有兩點:

第1點是,公務員考試本來就是非常高難度的考,並不是說誰都想就可以試一試。浪費時間還不如理性規劃!

因此對於考公務員的考生來說,最起碼他們對公務員都有著理性的認知,會因為是鐵飯碗或者旱澇保收,而衝昏頭腦去考公務員。

公務員考試的難度可想而知,其浪費時間在長時間的備考和考試上,還不如詳細規劃職業發展道路,早就業為宜!

第2點是,雖然公務員旱澇保收,是我國的公務員體制也在大幅改革,編制在收縮,規則在變得逐漸嚴格。與企業和其他工作,公務員行列的優勢已經不那麼明顯。

對於上過學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已經不單純的認為公務員是一個有面子,並且福利待遇好的好工作。

公務員已經不再是鐵飯碗。

反倒他們認為,與其套在體制內,不如找一個專業對口,並且能發揮自己特長和創造力的好的行業和職業,更加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職業價值。

說句最現實,公務員員工資也並沒有那麼高,福利待遇也並沒有那麼好。

希望有所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