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是劉備什麼人,他為什麼要背叛劉備?

柚子視界


糜芳與糜竺是兄弟,在徐州時以巨資投奔劉備,而後又將妹妹嫁給劉備為夫人,之後辭掉嬴郡太守、彭城國國相的職務,隨劉備四處輾轉。劉備出發蜀中時,任糜芳為南郡太守,協助關羽防守荊州。

糜芳與關羽一向不和,關羽襄樊之戰時曾以供糧不利要威脅殺他,加上孫權偷襲荊州、傅士仁投降、兵力枯竭,索性背劉降孫。因此,關羽被殺,糜芳負有一定責任,揹負了上千年罵名。


一、糜芳與關羽長期不和

糜芳作為劉備的二舅哥,隨著劉備勢力的水漲船高,地位也隨之上漲,平日行事應該沒有他哥哥糜竺那樣謹小慎微,難免會有觸犯律令、唐突公務的舉動。而關羽作為劉備的死忠兄弟,受到的重視更超所有人,他本人也是眼裡揉不進沙子的性格,對糜芳仗勢非為的肯定輕視。

根據《吳錄》記載,南郡城中曾經失火,燒燬了很多兵器工具,關羽為此嚴厲地責備他。另外,糜芳駐紮在江陵,傅士仁駐紮在公安,二人互為犄角之勢分南北把守長江天線,同時負責為前線的關羽供給軍資,但因為不夠及時,關羽對人說“回來後再收拾你們。”糜芳、傅士仁心裡十分恐懼。

二、劉備授予關羽生殺大權

劉備受劉璋邀請去蜀中時,先是留下諸葛亮、關羽等據守荊州,在攻打蜀中各地兵力不足時,又讓諸葛亮、張飛、趙雲等領兵,從荊州出發沿長江平定白帝、江州、江陽城,荊州只留下關羽鎮守,足見對他的信任。

劉備平定益州後拜關羽督荊州事,稱漢中王后又封他為前將軍、假節鉞。前將軍的職務倒還好說,假節鉞可是大權在握。一般來說,擁有假節身份的武將,就可以自行部署戰爭安排,並可以處罰和斬殺違反軍令將士的權力,真正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了。而擁有假節鉞的武將類似皇帝親政,不僅可以斬殺假節的武將,更擁有自行發動戰爭的權力。

漢朝授予假節鉞特權的人一個是董卓、一個是曹操,魏國多一些,吳國甚至只有假黃鉞,而關羽則是蜀國唯一假節鉞的武將。這意味著,關羽可以根據實際殺掉糜芳,儘管他是劉備親戚,但先斬後奏,到時糜芳死了也就死了,憑他的身份,劉備還真不一定對關羽怎麼樣。

三、各方軍事壓力

1. 關羽大量抽調荊州守備部隊

荊州是劉備的發家之地,赤壁之戰後,經過數年積累,所屬部隊數量大大增加。劉備入蜀,一次就帶領步卒數萬人,之後又讓諸葛亮、張飛、趙雲帶走一兩萬。關羽自己經過一兩年的徵調訓練,兵力有所恢復,但發動襄樊戰役後,尤其是擊敗於禁、龐德,前線兵力有所吃緊。

當初關羽出發時,在公安和南郡留有守城部隊,以防備東吳。呂蒙為圖謀關中,以回建業治病為由,表面上帶走很多部隊示弱。關羽輕信了東吳沒有攻城意圖,便把守備部隊全部徵調到前線,“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這樣江陵、公安幾乎相當於空城。

2. 盟友傅士仁投降

呂蒙白衣過江,兵不血刃地拿下沿路崗哨,足見對荊州情況十分熟悉,有內應也是可能的。傅士仁在公安城拒守一段時間,呂蒙讓虞翻來當說客,到城下後拒絕與他相見,讓虞翻於是寫了一封信,給他分析利弊,傅士仁看到信後,知道他說的都是實話,痛哭一番後便投降了。

  • 一是說明吳軍有內應,“大軍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舉,此非天命,必有內應”;

  • 二是以死恐嚇,“獨守縈帶之城而不降,死戰則毀宗滅祀,為天下譏笑”;

  • 三是詐城呂蒙已截斷後路,再投降就晚了,“奔走不得免,降則失義”。

3. 荊州難守、糜芳怕死

公安城拿下後,虞翻對呂蒙說:"我們這次是詭兵,應該帶著傅士仁一起走,把士兵留下守城。"於是呂蒙帶著傅士仁到南郡,麋芳也準備守城,但看到傅士仁後就投降了。當時呂蒙沒有立即進入江陵城,虞翻勸他:“現在投降的只是糜芳,難道城裡人都是願意投降的,為何不進入城中管好倉庫鑰匙?”本來城中兵士有要埋伏殺呂蒙的,因此也無法實施。


本文參考:《三國志》、《華陽國志》等


文殳子


糜芳是劉備的大舅子,他和他哥糜竺早期就跟著劉備,一直對劉備忠心耿耿,至於他為什麼後期背叛劉備,投靠孫權.

我感覺有以下兩個原因1.劉備入蜀後,由於他們糜家兄弟能力不足,所以劉備一直沒有給他們安排有實權的官職,現在情況已經和以前情況大大不一樣了,已經取得了勝利的劉備,他需要好多厲害的人來管理這些地盤,所以糜家的人們都是很難再得到他的重用的

2.是由於關羽和糜芳關係不睦導致,關羽性格孤傲,曾經在襄樊的戰鬥中,糜芳在錢的任務上出現了錯誤,導致被關羽罵了一頓,所以他就非常的恨關羽,因為關羽在歷史上比較出名的就是他非常討厭早期就有一點官職有一點社會地位的人,他瞧不上那些出身豪門的人,然而糜芳的身份恰好就是關羽不喜歡的那個,所以糜芳在關羽手下辦事情自然是非常不順心的。但是僅僅是因為他和關羽之間有矛盾便選擇背叛,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北伐襄樊,命二人供給軍資,但二人沒有完成任務,關羽便放出話說:“回來再收拾你們。”二人皆恐懼不安。同年,吳將呂蒙襲取荊州,傅士仁開城投降。麋芳開始堅守,但看到傅士仁投降後也開城投降,此舉最終導致關羽兵敗被殺。

劉備聽說關羽被殺後決定攻打東吳。





東方創為


糜芳是劉備的大舅子,為什麼最後卻背叛了劉備。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糜芳在劉備貧困潦倒的時候,散盡家財供劉備發展,還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他,得益於這些錢財,劉備才可以招兵買馬。如此忠義的姻親糜芳,卻在關羽發動襄樊戰役的時候,背後捅了劉備一刀,竟然在東吳進攻荊州的時候投降了孫權,最後導致關羽敗走麥城梟首異處。

其實糜芳的背叛顯然有原因的:

其一,關羽的輕視和威脅。

關羽與同僚關係並不友好,尤其不喜歡那些咬文嚼字的文官。儘管關羽的書讀的並不多,可是很驕傲,總認為自己文武都是第一。

關羽在發動襄樊戰役的前夕,南郡因為糜芳喝酒導致失火,燒掉了不少軍械糧草,但由於北伐在即就沒有處理糜芳,但揚言北伐回來收拾糜芳,以關羽的脾氣,糜芳肯定免不了一頓重罰,說不定真的會丟了性命,為此糜芳惶惶不可終日。關羽的傲慢與偏見讓糜芳處於危險之地之中。

其二,傅士仁的投降,傅士仁和糜芳本來互為依仗,傅士仁的投降,讓緊張的糜芳不知所措,在敵人的強大攻勢下,最終選擇投降。

其三,對手東吳的將領太優秀。無論是呂蒙還是陸遜,都是東吳有名的軍事統帥,不僅仗打得好,思想工作也做得好,尤其是優待俘虜。

其四,劉備的手下並非只有糜芳一人叛降,黃權等名將也是如此,看來劉備待手下也是有需要檢討的地方。


新世紀農村困局


糜芳背蜀投吳,是三國曆史上非常驚人的一幕。

糜家世居東海,家境豪闊堪稱富可敵國。與劉備在徐州結緣。劉備194年幫助陶謙平定黃巾叛亂駐紮小沛,公元195年陶謙病死,劉備進駐徐州,糜家正式與劉備聯姻,糜芳之妹,即長坂坡投井之糜夫人,嫁給劉備為正室。

自此,糜家開始傾力支持劉備事業。包括家主糜竺,糜竺之弟糜芳,都忠心耿耿地跟隨劉備,在劉備班底裡,糜芳比趙雲更早,與孫乾同時,只比關張簡雍三人略晚,跟從劉備不離不棄長達二十五年

劉備稱漢中王時,糜竺為安漢將軍,文職中僅次於諸葛。地位極高。關羽執掌荊州為襄陽太守,糜芳為南郡太守。也是位高權重,任何人都很難想象,身為糜家第二人的糜芳會背蜀投吳。

其中原因,史書也沒交待清楚,只說:“芳為南郡太守,與關羽共事,而私好攜貳,叛迎孫權,羽因覆敗。”

因為糜芳背叛,糜竺自綁去見劉備,雖然劉備並未治罪。但糜竺內心羞愧,一年多便病死了。但由後果推測,糜芳的叛變更像是其個人行為,而不是糜家的一種安排

大致上,起因是關羽進攻襄陽進程中,糜芳糧草轉運遲滯,關羽揚言回來要收拾糜芳。

關羽糜芳的關係,史書就講了共事兩字,那關羽對糜芳究竟有沒有管轄權呢?答案是,有,但只是理論上。關羽為前將軍,實職襄陽太守,和糜芳劉封都是平級同僚,但他還有一個頭銜是“假節鉞”。某種意義上可以代表劉備,這一地位的象徵,也是他能調動軍民資源,發起襄陽戰役的前提。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實際成都遙遠,信息往來不便,與襄陽近在咫尺的

上庸太守劉封南郡太守糜芳,兩人作為荊州地區最主要支撐力量,都沒有積極與關羽配合。可能某種程度上,他們都認為關羽不該冒然攻擊,後果與己無關。

之後東吳趁虛襲擊,公安要塞守將士仁率先背反,呂蒙大兵壓境江陵城,內憂外患令糜芳崩潰,做出了一個十分愚蠢的選擇。

關羽軍滅身死,糜芳背反在東吳苟延殘喘,劉備義子劉封,之後也被劉備問罪處死。三個太守結局蒼涼,蜀漢兵糧地一掃殆盡,這是他們在荊州地區無比慘淡的臨終一幕。

答自劉羽舟和蕭銘珏


劉羽舟和蕭銘珏


歡迎來看子正尋道。

導讀:說起麋芳,就得提到麋竺,他們倆是親兄弟。由於麋竺是徐州的一位富商,相應地麋芳應該也比較富有。隨著兄長麋竺被徐州牧陶謙徵召為官,麋芳也跟著開始了仕途生涯。後來劉備從陶謙手中接過徐州後,他們二人隨之成為了劉備的幕僚。從此以後,麋竺與麋芳兄弟倆一直跟隨著劉備,可謂是不離不棄,即便是曹操用高官來誘惑麋芳,也被他果斷拒絕。

因此在劉備眼裡,麋竺與麋芳忠誠可靠,應該給予重用。

在劉備入主益州後,封麋竺為安漢將軍,位於眾臣之首,待遇甚至超過了諸葛亮。至於麋芳,則授予了南郡太守,協助關羽守衛荊州。可以看出,與麋竺一樣,劉備充分信賴麋芳,把南郡太守一職給了他,而南郡屬於荊州的一大重鎮。在劉備的眼裡,荊州有關羽和麋芳鎮守,應該萬無一失,因為二人有一定的本事,又對自己忠心耿耿。可是天有不測之風雲,令劉備萬萬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麋芳叛變了自己,投降了東吳。

其實麋芳投降東吳一事,應該早有預兆,雖然他個人對劉備頗為忠誠,但他與主管荊州的關羽不和。這種上下不和的狀態,不僅會給荊州帶來危險,而且會讓麋芳做出意外的舉動。後來關羽看到樊城和襄陽防守空虛,決定率領荊州軍北上攻取,然後把軍資補給任務交給了麋芳和傅士仁。由於沒能按時完成任務,關羽把二人痛罵了一頓,並且放出了狠話,讓麋芳心裡感到不安。

因為樊城和襄陽戰略位置重要,曹操派來了大量援軍,導致關羽圍攻樊城,久久不能成功,兩軍出現了對峙。這時東吳趁擊來攻取荊州,本來麋芳想據城堅守,可看到傅士仁開城投降後,也放棄了抵抗。就這樣荊州被東吳佔據了,關羽出現了腹背受敵,不久與長子關平一起遭到了擒殺。

從這裡可以看出,麋芳作為劉備信得過的重臣,守衛荊州重鎮南郡。起初他沒有過背叛劉備的想法,只是後來因軍資問題受到了關羽的言語威脅,再加上形勢的所迫,不得不投降。面對東吳的進攻,麋芳有堅守城池的打算,可傅士仁的投降,再加上大部分荊州軍都被關羽抽調走了,一下子讓他陷入了險境,於是做出了投降的決定。

當然如果麋芳能夠為蜀漢戰死,無疑會成為一位英雄。在他投降東吳後,劉備並沒有為難他的哥哥麋竺,繼續給予麋竺非常優厚的待遇。

至於麋芳,則一直為東吳效力,再也沒有回到蜀漢。


子正尋道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麋芳原本徐州刺史陶謙的部下,後與哥哥麋竺投靠劉備,一生隨著劉備南征北戰,最後在任南郡太守時與傅士仁一起投靠了孫權

和劉備的關係,為何背叛

劉備是他的妹夫,劉備初入徐州時,在徐州缺少人脈,是他們麋家鼎力相助,還和劉備聯了姻,把家產捐給劉備充公。

之所以背叛,是因為關羽出征襄樊的時候,麋芳屯兵於江陵,給關羽籌備軍資,後來因辦事不力,怕被關羽責罰。這時候東吳呂蒙來襲,傅士仁已經投降,麋芳也只能獻城投降。

背叛的人怎麼會有好下場,何況麋芳還是劉備的親戚,所以麋芳在東吳備受冷眼。

劉備怎麼處置的

麋竺得知自己弟弟獻城投降後,自縛起來面見劉備,請求劉備降罪,劉備卻安慰他,認為弟弟的錯與哥哥無關。(最後麋竺在劉備稱帝的時候還是鬱悶而死)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嘴痕


曹操說: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

興平二年(195年),陶謙病逝,麋芳與兄長一起追隨劉備;

建安元年(196年),劉備在下邳被呂布擊敗後,麋芳跟隨劉備逃到海西;

又,劉備再次被呂布擊敗於小沛,麋芳跟隨劉備逃到曹操那裡;

麋芳被曹操上表薦為彭城相,但最終辭官,而是繼續隨劉備奔波;

建安三年(198年),呂布派遣高順等人攻破了劉備據守的沛城,劉備單騎逃走。麋芳幾經波折,終於與劉備匯合;

建安五年(200年)春季,曹操親自東征劉備于徐州,劉備戰敗,關羽被擒。劉備逃往青州,後來又在鄴城東面約二百里的地方停留了一個多月。麋芳帶領著被打散的士卒也來到這裡與劉備匯合;

建安五年(200年)七月,麋芳跟隨劉備來到汝南,在這裡跟隨劉備一起擊殺蔡陽;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攻擊劉備。劉備兵敗汝南,麋芳跟隨劉備逃到新野;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攻擊劉備。麋芳跟隨劉備一起逃亡到江夏;

關羽鎮守荊州時,麋芳任南郡太守屯江陵,直到219年末,投降孫權之前,仍然還是南郡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吳將呂蒙襲取荊州,士仁開城投降。麋芳開始堅守,但看到傅士仁投降後也開城投降。(糜夫人)

糜芳的妹妹好像是劉備的妻子,因為沒有記載他妹妹的具體情況,也沒有說明劉備的兩個女兒是不是她生的?劉禪的媽媽是甘夫人,劉備的小妾。從他追隨劉備的態度上看,是可能的。

糜芳與于禁的境遇大相徑庭!糜芳沒有經過戰鬥,也沒有經過水淹。他投降孫權的原因有這麼幾個:(孫夫人)

首先不能迴避的是貪生怕死?仗還沒等打,就投降了;其次,士仁投降在先,對他有很大的衝擊;第三,孫權與劉備的關係破裂,糜芳並沒有意識到,讓了荊州三郡之後,雙方就言和了。而且,孫權的妹妹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是劉備的老婆,他與孫權還是有點緣分的吧……;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荊州的實際統領雖然是關羽,但是,關羽沒有撤換劉備的人事安排,而是採取恐嚇的辦法,也讓糜芳對關羽積怨。(甘夫人)

因此,”傅士仁真反也,罪不容誅。若麋芳,跡雖與士仁同,其實情有可原。勿以形跡相同而遂一律罪之也。”

《三國志》:益州既平,拜為安漢將軍,班在軍師將軍之右。劉備入主益州,拜麋竺為安漢將軍,地位在軍師將軍諸葛亮之上,待遇是眾臣之中最高的。

眾臣之首糜竺面縛請罪,先主慰諭以兄弟罪不相及,崇待如初。竺慚恚發病,歲餘卒。

劉備為此沒有責備糜竺,但是也擺明了弟弟糜芳有罪!他當然不能說:吾知芳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關羽邪!


公明淏


家中奴僕上萬的徐州首富,在劉備出道的初期傾囊相助,送錢送糧送妹妹。後來劉備到處顛簸流離,糜芳都誓死追隨,吃盡了苦頭從沒起過二心。

終於贏來了好日子,劉備自立為王后,糜芳官封南郡太守。

最後的故事就都知道了,前線戰事吃緊,呂蒙還沒打那,糜芳直接就投降了???那可是天下堅城江陵城!守都懶得守直接投降了。而且他也不需要像朱然曹仁那麼死守,只要能拖住一個月,援軍就到了,局勢根本沒那麼糟,為什麼啊?

拿著原始股的天使投資人,跟著董事長創業辛苦幾十年,終於做大做強了,結果眼看就要上市時,出了點小情況,直接把股份全拋了,實在有點耐人尋味。

家產都送了還是投降,說明當時的情況確實沒法守。另外就是關羽的問題,第一託大抽調駐守人員擴大戰果,導致後方空虛;第二他的為人真是垃圾得可以,沒記錯的話整個荊州就沒有一個能跟他處得好的官員,遠在益州的他也能有意見。眾皆委羽而降,你說兵力不夠守不住也就算了,居然連逃跑或者嘗試抗爭幾下的人都找不到幾個,可想而知整個荊州對關羽是什麼態度。哦,對了,有位被三國志評為大丈夫的潘濬本來也沒有投降,但是據記載關羽和他也不和,你要說關羽負全責背大鍋那肯定不是,但是關羽領導方式有問題,責任不可推卸。不過糜芳個人性格也無法成事。



長安的夕陽


劉備早年有甘夫人和糜夫人兩位夫人,其中的糜夫人就是糜芳的妹妹。這樣論來,糜芳就是劉備的大舅哥了。

糜芳與其兄糜竺祖上世代經商,都為徐州富豪。兩人初為陶謙部下,劉備領徐州牧後,兩人追隨劉備,在劉備最困難時,他們從人力、物力和財力等多方面支持劉備,並將其妹嫁與了劉備。其中,兩人曾拒絕了曹操的任命的官職,一心一意的輔佐劉備不避艱險、四處奔走。

劉備知恩圖報,入主益州後,拜麋竺為安漢將軍,地位在軍師將軍諸葛亮之上,待遇是眾臣之中最高的。劉備命關羽鎮守荊州後,糜芳任南郡太守屯兵江陵,為關羽部屬。

關羽為人孤傲自負,認為糜芳多因其妹的關係而被劉備授予官職,對糜芳多的輕視。糜芳心中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率軍北伐,命糜芳與將軍士仁供給軍資,兩人皆不能按期完成。關羽放言:回軍之時定重責兩人,兩人驚懼不安。

乘關羽後方兵力空虛之機,孫權命呂蒙襲取荊州,糜芳和士仁的迫於形勢為求自保歸降東吳,間接導致關羽兵敗身亡。關羽之死令劉備傷痛欲絕,但並未遷怒於糜竺,糜竺卻自己差愧而死。

後來,糜芳一直在東吳為將。至於《三國演義》中描寫在劉備伐吳時,糜芳與傅士仁殺死馬忠再次投蜀,為劉備凌遲處死,為羅貫中演義虛構!


林城布衣10001


糜芳的妹妹嫁給了劉備,就是糜夫人。

糜家是徐州鉅富,雖然有錢,但政治地位不高,想像呂不韋一樣投資帝王獲取高回報,於是看上了劉備,劉備也急於在徐州掌握權力與資源,希望獲得當地豪族的支持,於是雙方一拍即合,不過糜家雖然看中了劉備,但劉備並沒有在徐州站穩腳,但糜家從此綁上了劉備的戰船,期間糜夫人身死,並沒有影響糜家在劉備登基後獲得的政治地位。

而關羽,親士卒而惡大夫,他因為性格傲慢,對糜芳也沒有應有的尊敬。關羽北伐,讓糜芳、傅士仁督辦糧草,兩人因喝酒誤事,沒有辦齊。關羽大怒,揚言回軍後要殺他們。後面呂蒙詐取荊州,傅士仁投降,隔斷關羽的歸路,並殺掉關羽派回來催糧草的將士。糜芳沒辦法,只好也投降。

糜芳降吳導致關羽亡敗的消息傳到成都,他的哥哥糜竺在羞愧中鬱郁而死。糜芳自己在吳國也頗為後悔,終日飲酒。吳國人對他並不瞧得起,一次遇到虞翻的船,糜芳的下人讓對方讓一下,虞翻大罵說,身事兩個君主,沒有忠心,也能叫將軍嗎?糜芳羞愧不已。

還有一次,還是虞翻,經過糜芳的營地,守營士兵不讓虞翻經過,虞翻說,該打開的門關閉,該關閉的門卻打開,真是怪事。

糜芳在吳國參加過一次戰爭,之後沒有出場紀錄,應該是在憂鬱中去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