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保障型險種要交20年而不是要交5年?

買保險一看繳費期有5年,10年,20年甚至還有30年的,那麼多選項,不知該如何選擇?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保險如何繳費才最划算。

為什麼保障型險種要交20年而不是要交5年?

先說結論: 保險繳費和房貸有些類似,繳費時間越短,總的費用越少;期限越長,總費用就越多。我們購買保險就是想轉移自己的風險,花最少的錢獲得最高的保額。所以在收入穩定的前提下,應選擇較長時間的繳費方式。

繳費如何規劃最划算,只要遵守下面這三個原則

1,保障型保險:選擇長期繳費,槓桿更高

2,理財型保險:選擇短期繳費,收益最大

3,根據個人情況:一定要結合自己收入和現金流來選擇

保障類的險種,首選拉長繳費時間,保證足夠高的槓桿

比如,某重疾險在同樣是30萬保額的情況下,如果繳費5年,每年的保費是24261元,槓桿為12倍,

而繳費20年,每年的保費是8334元,槓桿為36倍,即1元錢最大可以發揮36元的效果。

我們購買保險就是想轉移自己的風險,花最少的錢獲得最高的保額。

所以在收入穩定的前提下,對於保障型的保險建議選擇最長繳費期,既可以降低每次交費的壓力,又可以獲得最高槓杆,非常符合我們購買保險的目的。

此外,還有一些保險產品在保險責任設計中,提供了"豁免條款",當投保人發生了輕症、全殘、身故或者符合其他保費豁免條件時,可以免繳餘下的各期保費。這樣,選擇較長的繳費期限就顯得更為明智了。

很明顯,繳費時間越長,每年的保費越低,槓桿就越高,意味著我們可以用更少的錢去轉移更高的風險,對於保費預算有限的人來說,拉長繳費時間,是最簡單的降低保費的方式。

一、買房的故事

我看中了一套100萬的房子,這房子要賣100萬,開發商給出三種付款方案,分別是躉交、10年交、30年交。

❶躉交的就是把100萬一次交清。

❷10年交的,不需要首付,一年交10萬加利息。

❸30年交的,也不需要首付,一年交3.3萬加利息。

如果你是我,會選擇哪一種?

多數人一般會選擇第3種,雖然會付些利息,但是我第一年只需要花3萬多就能住100萬的房子,剩下的97萬我去做投資,這是正確的方法。

那麼,躉交或10年交的,我就不會去考慮了。

二、假如我一定會發生風險

話題回到保險來,我準備買一份健康險,保障挺高的,保險業務員給我兩種方案:

❶繳10年,一年3萬

❷ 繳30年,一年1萬。

以上兩種繳費方式,前後一共要交30萬,保費一樣的,保額也一樣,一般人會選擇哪種呢?如果是我,我會果斷的選擇第二種,因為:

我買這份保險,是為了防止發生健康風險,因為我深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吃五穀雜糧避免不了身體病痛,有些早來,有些晚來的區別而已。

假如我在第9年會發生風險,那麼,用兩種繳費方式的不同在於:

❶繳10年,一年3萬,第9年,我已經繳了27萬。

❷繳30年,一年1萬,第9年,我才繳9萬。

而理賠是一樣的,用27萬去換取理賠,或者用9萬去換取理賠,你現在應該知道如何選擇了吧?當然,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並不是換反比例關係來確定保費的,比如30年交的,繳費會超過1萬,以上列數字只是為了把複雜的事情說得簡單些。

為什麼保障型險種要交20年而不是要交5年?

如果你覺得保費貴,那是因為保額高。

如果你覺得保額不高,那是因為保費低。

你要確信,保險的費率是受保監會控制的,什麼樣的年齡對應什麼樣的保費,越年輕越便宜保障時間越久,越年長越貴保障時間越短。18歲的重疾保障,和48歲的重疾保障,是不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